【摘 要】本文基于語用學理論,分別從聽力口語教學、閱讀教學以及翻譯教學三個方面,分析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yīng)如何將語用學的理論應(yīng)用其中,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化,使學習者能夠很好地掌握使用英語的能力。
【關(guān)鍵詞】語用學 語境 語用失誤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1-0050-02
人們在社會交際中借助語言傳遞信息,達到交際目的。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學習英語知識與技能,掌握言語交際能力。要實現(xiàn)這一目的,英語教學活動不僅要按照英語本身的語言組織規(guī)律實施具體的教學方法,而且必須要依靠哲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成果來指導英語教學的再實踐。語用學強調(diào)在語境中(context)研究詞、句、話語等言語行為的意義。一旦脫離了語境,言語行為的理解就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因而交際功能也就無法實現(xiàn),也就是說出現(xiàn)了語用失誤(pragmatic failure)。我國的英語語言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的是詞匯語法的講解,只注重學生語言形式的使用正確與否,而較少注重介紹語言的使用場合,較少結(jié)合語言的社會含義進行教學。多數(shù)學生盡管學習英語長達數(shù)年,但是在實際的交際活動中,卻發(fā)現(xiàn)很難達到自己的交際目的,即不能被他人理解和理解他人的話語。因此語用學對于英語教學的影響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
一 語用學的定義
雖然目前語言學界對于語用學的定義和范疇還沒有統(tǒng)一的見解,但語言學家都有一個共識,即語境是語言學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一門專門研究語境在交際過程中的作用的學科。人們的正常語言交流總離不開特定的語境。這里的語境包括交際的場合(時間、地點等)、交際的話題、交際的參與者以及上下文。人們要判斷一句話的意思,應(yīng)當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推斷出它的真實含義。離開了語境,也就失去了依據(jù),在交流中有時難免會產(chǎn)生困惑甚至誤解。
二 聽力口語教學方面
將聽力口語教學置于教學首位完全遵循了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教師在組織這方面學習的過程中,應(yīng)刻意引入語用學的知識,結(jié)合交際語境,介紹日常交際話語的語用意義。聽力教學也應(yīng)引導學生在重視語言形式和技巧掌握的同時重視語體差異和語用環(huán)境。不能只注意話語本身意義,而不注意言外之意。
Mother:Come on, Jack. Get up quickly. You are almost late for class.
Jack:Mom. You forget today is Martin Luther King’s birthday.
Jack對媽媽的應(yīng)答可能會讓很多學生感到困惑,盡管聽清了Jack的話語,但是如果他們不知道在美國Martin Luther King’s birthday是a federal holiday,那么就很難捕捉到這句話的會話含義。乍聽上去,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話語,事實上要結(jié)合它的語境才能發(fā)現(xiàn)它們密切相關(guān)。學生如果懂得這一點,就不會只停留在敘事行為的水平上了。無論是口語還是聽力訓練,教師都應(yīng)當注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于語用的敏感和話語語用這一理解話語的重要性的認識。
三 閱讀教學方面
在英語教學中,閱讀訓練占有突出的地位,僅從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分值分布中就不難看出。在閱讀教學中,一般教師沿襲了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基本上遵循詞匯講解——語法分析——譯述人意或逐句翻譯的步驟上課。對于學生造成的誤解便是,只要自己將文章中的生詞查一遍,便知文章的意思,從而會認為老師的幫助不大。這種教學方法的確會給學生留下教師的啟迪作用十分微弱的錯覺。
針對以上問題,教師應(yīng)當在閱讀訓練中加強語用分析,運用言語行為、會話分析和合作原則等語用原則就可以有效地減少誤差,提高理解的準確率。因為中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有所不同,中國人習慣于螺旋思維(circular pattern),英國人習慣于線性思維(linear pattern),思維的差異導致語用分析和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yīng)以語用學原理為指導,逐步使學生認識并適應(yīng)英國式的思維方式,提高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認識單詞卻不能正確理解句意的問題所在,從而有意識地解決問題,進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四 翻譯教學方面
翻譯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感覺很難的一部分,學生的體會就是自己翻譯的句子表述不夠地道。事實上問題就在于我們與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不同。例如:從他的年齡考慮,他是跑得很快。在翻譯這句話時,筆者的大部分學生會這樣翻譯:Given his age, he runs fast. 當然這句話完全符合語法規(guī)則,然而下面的翻譯才夠準確:Given his age, he is a remarkably fast-runner. 那么,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就需要結(jié)合語用學的原理向?qū)W生解釋原因,為什么后者要比前者更好?!癇ut we live in a different world. So you see, Mark’s color is not the problem…”這是一位白種女孩的媽媽在傳達反對女兒嫁給Mark(一位黑人青年)時說的話,很多學生只是從字面上把它翻譯成“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同的世界……”,事實上結(jié)合后一句話,不難看出這位媽媽是想說“但是他們的生活與我們的不同,我們也不必介意他們的閑談”。語用學就是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話語,特別是研究在不同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下如何理解語言和使用語言的一門學科。作為一名譯者,除了要了解原文的字面意思外,更要深入透徹地理解、準確無誤地譯出在特定的語境以及語言的特定涵義。教師必須根據(jù)語用學原理引導學生糾正錯誤的做法,正確理解和翻譯話語的語用含義。語用學對翻譯教學的作用意義首先體現(xiàn)在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原文。
我們知道,敘事的著眼點不同,可能引起不同的言外之意。在翻譯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避免和糾正語用失誤,怎樣結(jié)合語用失誤的研究來進行譯文講評,這些問題都是翻譯教學需要解決的。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認識到語言與語用學的密切關(guān)系。英語教學如果只停留在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層面上,學生即使掌握了標準的語言、豐富的詞匯、正確的語法,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語言,更不能進行成功而有效的交際。因此,為了準確地理解和使用語言。學習者應(yīng)在交際中運用語用策略消除歧義,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作為英語教師,也應(yīng)當在教學過程中,實施這一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語言的使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何兆熊.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孫桂英.英語教學語用失誤分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