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龍,趙和丹
(浙江省嘉興市康慈醫(yī)院門診部,314500)
軀體化障礙是一種以多種多樣、經(jīng)常變化的軀體癥狀為主的神經(jīng)癥,其共同的表現(xiàn)是醫(yī)學(xué)上無法或不能充分地用器質(zhì)性發(fā)現(xiàn)解釋的軀體癥狀。軀體化障礙患者本來有某種情緒問題或心理障礙,但卻轉(zhuǎn)換為各種軀體癥狀來表現(xiàn)。癥狀可涉及身體的任何系統(tǒng)或器官,最常見的是胃腸道不適,常存在明顯的抑郁和焦慮,可伴隨不同程度的社會功能受損[1]。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已證實有抗抑郁、焦慮作用,與抗抑郁藥聯(lián)合治療抑郁癥具有增效作用,但國內(nèi)外對軀體化障礙的研究報道尚少,為此,2008年1月~2010年1月,筆者觀察用小劑量喹硫平對治療軀體形式障礙的增效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院門診患者,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biāo)準(zhǔn)》第3版[2]中有關(guān)軀體化障礙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排除相關(guān)軀體疾病、抑郁癥、焦慮癥、疑病癥、精神分裂癥、腦器質(zhì)性疾病及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等,共入選84例。本研究方案治療前征得患者或監(jiān)護人的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需經(jīng)過2名以上的精神科主治醫(yī)生確診。將84例患者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2例。入組前1周均沒有使用抗抑郁藥和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均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口服抗抑郁藥舍曲林(浙江京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zhǔn)文號:國藥準(zhǔn)字H20051076,規(guī)格:每片 50 mg)100 mg·d-1,治療組聯(lián)合喹硫平(AstraZeneca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zhǔn)文號號:國藥準(zhǔn)字 H20030190,規(guī)格:每片25 mg),起始劑量25 mg·d-1,1周時逐漸加至 100 mg·d-1,觀察 8周。研究期間不合并使用其他抗抑郁藥或抗精神病藥,并發(fā)睡眠障礙的患者可服用苯二氮?類藥物,并發(fā)心動過速者可加用普萘洛爾。
1.3 療效判定標(biāo)準(zhǔn) 于治療前及治療第1,2,4,8周末分別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ve scale,HAMD)17 項[3]、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3]及不良反應(yīng)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3]評定療效與不良反應(yīng),所有評定人員均為精神科主治醫(yī)師,并經(jīng)過培訓(xùn)和一致性檢驗。治療前及治療8周末進行心電圖、腦電圖、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等檢查,療效根據(jù)HAMD和HAMA的總分變化及減分率進行判斷,減分率≥75%為痊愈,減分率50% ~74%為顯著進步,減分率25% ~49%為進步,減分率<25%為無效。以痊愈、顯著進步和進步的例數(shù)計算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一般情況 治療組脫落5例,原因分別是療效不好3例,不良反應(yīng)2例;對照組脫落7例,原因分別是療效不好5例,不良反應(yīng)2例。共脫落12例,最后完成72例。治療組37例,其中男15例,女22例,平均年齡(35.14±8.41)歲,平均病程(32.57±10.81)個月,HAMD評分平均(22.18±2.23)分,HAMA評分平均(21.34±4.12)分。對照組35例,其中男14例,女21例,平均年齡(37.56±7.72)歲,平均病程(33.19±12.21)個月,HAMD評分平均(22.36±2.45)分,HAMA評分平均(21.23±5.02)分。兩組患者脫落率、性別、年齡、病程、HAMD、HAMA評分構(gòu)成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均P>0.05)。
2.2 臨床療效 治療組痊愈、顯效各13例,好轉(zhuǎn)6例,無效5例;對照組痊愈8例,顯效12例,好轉(zhuǎn)7例,無效8例。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86.5%,77.1%,R治療組=0.45,R對照組=0.55,u=1.92,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2.3 HAMD評分、HAMA評分及軀體化因子(HAMASOM)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顯示,兩組治療前HAMD、HAMA及HAMASOM評分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第1,2周治療組HAMD、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或P<0.01);治療組HAMA-SOM評分在治療2,4周均低于對照組(P<0.05)。
2.4 不良反應(yīng) 治療組的不良反應(yīng):困倦(16.23%),惡心(6.90%),口干(12.60%);對照組不良反應(yīng):惡心(15.55%),失眠(8.25%),口干(10.27%)。TESS總分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
表1 2組患者HAMD總分、HAMA評分及HAMA-SOM評分比較Tab.1 Com parison of HAMD scores,HAMA scores and HAMA-S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分,±s
表1 2組患者HAMD總分、HAMA評分及HAMA-SOM評分比較Tab.1 Com parison of HAMD scores,HAMA scores and HAMA-S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分,±s
與對照組同時間比較,*1 P<0.05,*2 P<0.01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1 P <0.05,*2 P <0.01
組別與時間 例數(shù)HAMD評分HAMA總分HAMASOM 評分治療組37治療前 22.18±2.23 21.34±4.12 13.34±3.12治療1周 15.24±3.42*1 14.47±3.91*1 9.17±4.31*1治療2周 12.49±3.24*2 12.79±3.19*2 6.59±3.02*1治療4周 10.29±3.79 9.67±3.57 2.67±2.57治療8周 8.59±4.03 6.61±3.13 2.61±1.13對照組 35治療前 22.36±2.45 21.23±5.02 13.23±2.92治療1周 17.56±3.89 16.76±4.89 10.26±4.89治療2周 14.53±3.05 14.82±3.05 8.06±3.05治療4周 10.40±3.45 9.59±3.48 4.29±3.28治療8周8.70±3.93 6.96±3.08 2.56±0.98
軀體化障礙的臨床治療一般多選用抗抑郁藥,但是療效不甚滿意。近年來,聯(lián)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輔助治療,取得一定的療效。錢建軍等[4]研究表明,利培酮對軀體化障礙的治療有增效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神經(jīng)遞質(zhì)分泌有關(guān)。
喹硫平是一種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為多種神經(jīng)遞質(zhì)受體拮抗藥,在腦中喹硫平對5-羥色胺(hydroxy tryptamine,HT)2受體具有高度親和性,且大于對腦中多巴胺D1和多巴胺D2受體的親和力,阻滯5-HT1a、5-HT2a和α受體,具有抗抑郁和抗焦慮的作用,它對D2受體快速結(jié)合,快速解離,因而對D2受體作用較弱,產(chǎn)生錐體外系反應(yīng)較少[5]。另據(jù)相關(guān)研究顯示,喹硫平能更好地改善精神患者的認知功能,使其對疾病所致抑郁的自我情緒的認知有所提高,故對抑郁改善優(yōu)勢明顯。喹硫平聯(lián)合抗抑郁藥治療難治性抑郁有增效作用[6]。軀體化障礙的治療用藥與抑郁癥相近,這也證明喹硫平對軀體化障礙的增效作用。還有研究表明,在治療軀體化障礙時加用小劑量喹硫平,能減輕入侵性思維的痛苦,而且患者耐受良好[7]。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喹硫平對治療軀體形式障礙增效作用明顯(P<0.05)。治療第 1,2周治療組HAMD、HAMA評分及治療第2,4周HAMA-SOM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合并喹硫平治療軀體形式障礙的療效優(yōu)于單用舍曲林,喹硫平對軀體形式障礙有協(xié)同治療作用,起效更快。合并小劑量喹硫平后不良反應(yīng)并沒有顯著增加,患者耐受良好。因此,治療軀體化障礙初期聯(lián)用小劑量喹硫平可以快速提高療效;而在治療后期,則可以考慮撤去喹硫平,一方面可以減少長期用藥藥物協(xié)同作用引起不良反應(yīng)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dān)。
此外,本研究尚存較多不足之處,首先是研究樣本較小,需要加大樣本數(shù);其次是本研究中對軀體化障礙治療觀察的時限較短,因此治療的中長期療效無法評估,這些不足之處均需在后續(xù)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
[1] 李枯,李進,孫學(xué)禮.軀體化障礙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7,24(3):360-362.
[2] 中華醫(yī)學(xué)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biāo)準(zhǔn)[M].3版.濟南:山東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1:108-109.
[3]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8:16-27,121-126.
[4] 錢建軍,董瑩盈,沈芳.利培酮對軀體化障礙的增效作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4(10):389-390.
[5] STRAKOWSKISM,DELBELLO M P,ADLER C M,et al.Atypical antipsychoticsin th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J].Expert Opin Pharm,2003,4(5):751-760.
[6] 陳遠嶺,施劍飛,葉建林,等.喹硫平治療難治性抑郁癥增效作用[J].臨床精神醫(yī)學(xué)雜志,2007,17(6):316-317.
[7] 喻東山,葛茂宏.精神疾病臨床治療手冊[M].蘇州:江蘇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9: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