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國錚[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東語系,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2]
平淡的壓抑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風(fēng)中之路》解讀
⊙房國錚[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東語系,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2]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說《風(fēng)中之路》描繪了日本戰(zhàn)后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中女人們的情感生活。小說內(nèi)容由無數(shù)個描寫生活瑣碎、日常對話的小段落構(gòu)成,沒有驚濤駭浪的愛情故事,沒有復(fù)雜殘酷的情感糾葛,沒有嬉笑怒罵的熱鬧,沒有變態(tài)畸形的不倫之戀,然而,讀完整部作品,卻在讀者心中留下淡淡的憂傷。本文將從內(nèi)容和形式兩個方面來分析平淡中的壓抑和憂傷感。
《風(fēng)中之路》 平淡 憂傷 壓抑
日本著名小說作家川端康成的《風(fēng)中之路》描寫了一位魅力不減的母親宮子與三位女兒的情感經(jīng)歷。宮子人到中年,與丈夫高秋早已分居,生活缺乏激情,在無聊的家庭生活和日常瑣碎中耗盡青春,后因丈夫有外遇泯滅了情焰,喪失愛的希望而心如死灰;大女兒惠子出嫁之后,與母親宮子一樣被傳統(tǒng)的婚姻與家庭束縛;二女兒直子在兩個男人的愛情小巷中彷徨不定,焦慮不安;稚氣的三女兒千加子為尋找自己的偶像而狂熱……小說故事明快流暢,由無數(shù)個描寫生活瑣碎、家長里短、日常對話的內(nèi)容構(gòu)成,全篇平淡無奇,如同一幅水墨畫,卻分外雋永,耐人尋味,給讀者留下淡淡的憂傷和壓抑。
作者通過描述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中女人們的悲劇性命運揭示了整個女性群體的悲劇宿命,深刻反映了日本女性的情感失落與現(xiàn)實的悲哀。下面將從內(nèi)容和形式兩個方面淺析小說平淡中的壓抑和憂傷。
首先,從內(nèi)容方面看,通篇都在不厭其煩地描寫瑣碎的日常生活。母親宮子善良、美麗,雖已邁入中年,仍不乏魅力。文章開篇寫到宮子的夢,夢中宮子與女婿釋放不倫的激情,讀到這兒,讀者會把宮子當(dāng)做一個長期受到壓抑而心理畸形的老女人。然而,繼續(xù)讀下去便會發(fā)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完全是另外一個模樣:宮子善良、勤勞,在漫長無聊的婚姻生活中消磨了激情和理想,她只是本能地維持著自己的家庭,照顧女兒和丈夫,為了生活瑣事而忙碌。讀者也許會失望,為了那不能滿足自己好奇心的情節(jié),然而,細細品味會發(fā)現(xiàn)孕育在平淡中的壓抑、憂傷,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沒有畸形變態(tài)的人物,沒有嬉笑怒罵的熱鬧,沒有戀愛的甜蜜,一切都是那么平淡,甚至有些乏味,然而讀完全篇卻給讀者以耐人尋味的感覺。
大女兒惠子時尚、美麗、獨立,是一個慣于我行我素的美人。因為美麗,所以成為業(yè)余模特,過著精彩別樣的生活。讀者一開始容易產(chǎn)生錯覺,認為她可能是小說中最光鮮的形象,然而,婚后的惠子與母親宮子別無二致,在瑣碎的家庭生活中喪失了理想和追求,限于無愛的僵持中。惠子比別的女孩多了份成熟和理智,即使處于戀愛期的她,也沒有像其他女孩那般幻想著有關(guān)婚姻、幸福、愛情的種種,目睹了母親的操勞,孤寂的惠子害怕在婚姻生活當(dāng)中喪失自我。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惠子說過,結(jié)了婚要是連自由、朋友都失去了,那她就不想結(jié)婚?!弊髡哔x予惠子光鮮的形象和獨立的性格,卻讓其與母親一樣陷入了無生趣的生活瑣碎中。即使是獨立、個性的女性,也難以擺脫在婚姻生活中耗盡青春、磨盡棱角的命運,這不僅是惠子的命運,也是所有女性的命運。
直子是宮子的二女兒,在兩個男人的愛情小巷中徘徊,她的愛情是憂傷、煩悶的,永遠缺乏戀愛帶給女人的那份幸福。小說用非常平淡的筆鋒描寫了直子的那份彷徨、不安,她像一個迷路的女孩,在森林里徘徊。她似乎有些搞不清楚自己的心意,對于兩個男人的感情有些迷茫。她偷偷迷戀著插花師傅的兒子光介,卻永遠難以進入光介的內(nèi)心世界,她似乎與這個清冷孤傲的男子無緣。小說最后讓光介回到東京待了三天,似乎讓那種若即若離的感情有些后續(xù)。然而,我們不難想象,直子最終的結(jié)局與母親宮子和大姐惠子無異,將身不由己地走向所有女人共同的墳?zāi)埂?/p>
小說中的女性各不相同,結(jié)局卻難以避免地相像,我們可以預(yù)測,三女兒千秋子最終也難以擺脫宿命。女人們生下來便被上帝下了蠱,終將在無愛的僵持中失去所有,這是女人們共同的宿命,像一圈圈惡形惡狀的夢魘,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整篇小說通過對平淡的生活瑣碎的描述給人以窒息感,讓人想到了來去無依、進退無據(jù)的凄清。
川端康成不厭其煩地描寫著生活瑣碎,既沒有離奇的情節(jié)描寫,也缺乏對于愛情故事的想象,整篇小說都在描寫有關(guān)于家務(wù)、婚禮籌備等非常微小的事情,平淡無奇,讀后卻令讀者心頭久久縈繞著憂傷感和壓抑感。
其次,從形式上看,小說以四個女人的感情經(jīng)歷為主線,同時展開了對四個女人感情生活的描寫和刻畫,通過對四個不同類型的女人相同的悲劇性結(jié)局的描寫,深化了作為女性的悲劇力量。小說描寫了母親宮子與三個女兒的感情經(jīng)歷,母親在無愛的婚姻中勞碌,大女兒惠子嫁做人婦后逐漸喪失自我,二女兒直子與三女兒千秋子也在步入這一結(jié)局的途中。作者同時描寫了四個不同年齡、經(jīng)歷、性格的女性形象的情感經(jīng)歷,揭示著永恒的主題——女人最終在生活瑣碎和家庭束縛中喪失自我和對愛的理想。小說中有無數(shù)個小的段落,每個段落都是由幾十個字、幾個字,甚至是一個字組成,瑣碎、冗長,如同一個老太太在念叨家長里短。這種略帶慵懶、倦怠、隨意的段落形式與無聊的婚姻生活和瑣碎的家務(wù)相得益彰,實現(xiàn)了形式與內(nèi)容的完美結(jié)合。此外,小說對于宮子與丈夫高秋的敘述形式是別有意味的。小說在前半部分著墨于宮子瑣碎的日常生活,對于宮子與丈夫高秋間的婚姻生活并無細致的描寫和說明,而在后半部才提到宮子與丈夫之間了無生氣的婚姻生活。小說中有關(guān)丈夫高秋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比較模糊的,既沒有鮮明的性格特征描寫,也缺乏對其生活面貌的還原,甚至連他的婚外情也只是幾筆帶過,仿佛只是大背景下的一幅淡淡水墨,點到為止。小說上半部著力描寫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操勞,不盡其煩地著筆于家庭的瑣碎,對其丈夫高秋著墨甚少,在后半部才提到了宮子與丈夫無愛的僵持,旨在表達那些對愛有朦朧向往、對生活有無限激情的女性,在瑣碎的家庭生活中一步步消磨了愛的理想和激情。
平淡中帶著憂傷,給予女性深深的同情和憐憫,這種寫作方式和主題訴求與川端康成的經(jīng)歷和性格有關(guān)。川端康成幼年失去父母親,后來又相繼失去養(yǎng)父母和姐姐,他的一生都是在悲苦中度過。不幸的童年和悲苦的人生遭遇使他性格中有很多抑郁、敏感、脆弱的因素存在。他的一生是非常痛苦的一生,沒有父母親的愛,沒有許許多多朋友的愛,他時常陷入無愛的恐慌中。他骨子里浸著憂傷,因此,他的作品中都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即使是描寫快樂幸福的瞬間,也難以抵觸那份憂傷。所以,《風(fēng)中之路》這篇小說中散發(fā)著的淡淡的傷感和壓抑既是作者有意為之,也是作者個人情感不經(jīng)意的流露。小說中塑造的光介這一人物形象,實際上是作者的自我寫真。光介孤傲、冷漠、寂寞、神秘、霸道,他是生活中的一個異類。他的這種神秘感和霸氣對女性很有殺傷力,所以才會讓直子欲罷不能,愈陷愈深。光介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與川端康成是非常相像的。作者在小說最后讓光介回到東京待了三天,似乎預(yù)示著與直子那段若有若無的感情的后續(xù),也許是對光介或是他自己的一種憐惜。川端康成對婚姻生活中的女性群體給予了深深的同情,他身上有著與紅樓中賈寶玉類似的氣質(zhì),厭惡男人,憐惜女人。他細致地刻畫了女人們在婚姻生活中逐漸走向悲劇化宿命的過程,同情和憐愛之情溢于言表。他深刻地意識到了作為女人的宿命,對于女人的悲劇宿命無可奈何,只能傷悲。他一生都沉浸在孤獨、傷悲中難以自拔,直到用自殺的方式實現(xiàn)自我解脫。
婚姻是愛情的墳?zāi)梗绕涫桥藗兊膲災(zāi)?。川端康成在這篇小說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幾乎無一例外地邁進了婚姻的殿堂,走進了愛情的墳?zāi)?,男人們無一例外地有了婚外情。滿懷希望和幻想步入婚姻殿堂的女人們,在無聊的婚姻生活和瑣碎家務(wù)中,為了丈夫、為了婆婆、為了孩子、為了維持家庭,而不得不拋棄自己曾經(jīng)的追求和夢想,不得不磨光身上所有的棱角,變成一個順從、卑微的木偶,然而,即使如此,也挽救不了婚姻,仍然難以重拾曾經(jīng)得到的愛情。與女人不同,男人們發(fā)現(xiàn)婚姻生活不再甜蜜后,不會試圖改變自己來挽救婚姻,他們將踏上重新找尋激情與愛情之路,絕不會顧念曾經(jīng)的溫情和纏綿。愛你時,你咳嗽一聲他都會心疼;不愛你了,你死了他都覺得厭煩。男人不會只對一個女人死心塌地,女人卻傻傻得認為改變自己迎合男人便可以得到他,于是,女人們都放棄了理想和追求,在無聊的婚姻生活中支撐著,男人們卻厭煩了那個木偶般的妻子,在婚外情的路上愈行愈遠。男人與女人終將在無愛的婚姻中僵持,女人終在妥協(xié)中“萬劫不復(fù)”。《風(fēng)中之路》以簡單平淡的語言和樸實的筆鋒揭示了這一主題,生活瑣事、人物對話乃至一花一草都成為小說的主要構(gòu)成要素,平淡得像女人的生活一樣,形如枯井,了無生趣。作者的目的似乎只是為了營造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壓抑,讓人讀完后,記不得故事情節(jié),只留下淡淡的憂傷在心頭。
[1] 川端康成.風(fēng)中之路[M].于榮勝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2] 周密.漫談川端康成的中間小說[J].日本研究,2004:(02).
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教改項目“創(chuàng)建多元化大學(xué)生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11-XJ2043)
作 者:房國錚,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東語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日語語言文學(xué)。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