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峰
(吉林省白城衛(wèi)生職工中等專業(yè)學校,吉林 白城 137000)
蛔蟲病是中國分布范圍最廣、人體最常見的一種寄生蟲病,以農村地區(qū)多見。2001年~2004年,按照衛(wèi)生部《關于開展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狀調查的通知》要求,全國31個?。ㄊ?、區(qū))均開展了人群蛔蟲感染現狀調查。現對其中的不同地區(qū)分布資料采用秩和比法進行綜合評價,為各省(市、區(qū))制訂防治對策和防治規(guī)劃提供客觀依據?,F將結果報道如下。
以第1次全國人體寄生蟲分布調查的全部中簽縣(市)為基礎,按經濟水平和地形/方位進行兩特征的分層整群隨機抽樣,在31個?。▍^(qū)、市)抽取229個縣687個點共343500人進行調查,以所得蛔蟲感染地區(qū)分布資料[1]進行綜合評價。
基于分檔的秩和比法用于綜合評價時的基本步驟見文獻[2]。
根據專業(yè)知識易判斷,蛔蟲標化感染率為低優(yōu)指標,感染度的構成比亦應為低優(yōu)指標,但由于有程度的差異,重度、中度和輕度分別按低優(yōu)、偏低優(yōu)和稍低優(yōu)編秩。低優(yōu)指標按從大到小依次編秩為1、2…n,數值相同者取平均秩次;偏低優(yōu)的秩次=(低優(yōu)的秩次+不分的秩次)/2,稍低優(yōu)的秩次=(偏低優(yōu)的秩次+不分的秩次)/2[3],各指標所編秩次見表1觀測值后括號內的數字。將所編秩次R代入公式RSR=ΣR/mn(m表示指標數量,n表示省市區(qū)數量)計算得到綜合指數秩和比,見表2。
表1 第2次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狀調查中不同地區(qū)蛔蟲標化感染率(%)和感染度構成比(%)
表2 人體蛔蟲感染現狀調查結果的綜合指數秩和比計算值
見表3。經試k=11,r=0.9913(P<0.05),RSR=-0.1314+0.1266Y。
依據合理分檔數表分3檔(見表4)。經Levene檢驗各檔方差一致(F=4.67,P>0.01),經ANOVA檢驗各檔之間的差異具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F=38.42,P<0.05),經SNKq檢驗各檔兩兩之間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表4為最佳分檔。
由表5看出,有13個省市區(qū)低于全國蛔蟲感染情況RSR平均值,包括東部的山東、福建,中部的湖北、湖南、海南和安徽,西部的云南、甘肅、四川、江西、廣西和貴州。
本文計算得到的反映全國人群蛔蟲感染情況的綜合指數RSR數值越大,說明該省區(qū)市的感染情況較輕。由表2可以看出感染情況由輕到重的排序,與單純依靠表1中的標化感染率的排序不同,其原因在于RSR綜合了標化感染率和不同程度感染度構成比2類指標,如果不考慮感染度構成比來評價人群蛔蟲感染情況是不全面的,盡管標化率考慮了人群年齡和性別結構的影響。也正由于此原因,致使表5的分析與文獻[1]表2的分析結論有差別。
表3 RSR的分布與切割
表4 RSR的排序與分檔
表5 不同經濟區(qū)域蛔蟲感染情況的比較
同時,應用秩和比的分檔法,可將各省區(qū)市人群蛔蟲感染情況進行聚類分析,如表4分為3類,其中東西部各有2個省區(qū)市為“優(yōu)秀”,東部10個、中部4個、西部8個省區(qū)市為“良好”,中部3個、西部2個省區(qū)市為“差”。當然,也可根據合理分檔數表,分為多個類別,且要求各檔方差一致,相差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結合表5可以看出,中部人群蛔蟲感染情況較重,其次是西部,東部相對較輕。另外,不能忽視其特殊性,由于西部的新疆和內蒙古的感染情況最輕,導致表5計算得到的西部RSR平均值較高,畢竟西部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較低,國家應當有相應的政策性傾斜。
第2次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狀調查表明,蛔蟲感染率仍居土源性線蟲之首,防治任務仍然十分艱巨。今后應繼續(xù)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和突出重點的防治原則,在低感染地區(qū),應加強監(jiān)測,鼓勵群眾進行糞檢,僅對陽性者進行選擇性驅蟲治療;在重度感染地區(qū),可對感染率較高的目標人群進行驅蟲治療;在高感染地區(qū),應開展全民驅蟲治療[1]。另外,應加強健康教育,提高群眾的防病意識和對化療的依從性,降低蛔蟲感染率和中重度感染人群數量。
[1]衛(wèi)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狀調查[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8-45.
[2]孫愛峰,劉吉霞,林艷華.秩和比法在教師整體素質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1,19(9):80-81.
[3]田鳳調.秩和比法及其應用[M].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199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