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了,這是一年級孩子們?nèi)雽W的第一天。好一道鮮活而亮麗的風景???,小家伙們手拉著手,挺著胸,昂著頭走出校門,整齊而有序。學校的大門外,爺爺奶奶或父母們正翹首已盼,在一列列隊伍中尋找著,焦急而興奮?!褒R齊,過來,奶奶在這兒!”忽然,人群中一個脆亮亮的聲音響起。
過了一會兒,隊伍中走出一個小男孩,虎頭虎腦,背著個大書包,冷板著粉撲撲的小臉?!皢眩谝惶炀瞳@得這么多小紅花呀……”“還是小紅花,我都是小學生了?!边€沒等奶奶說完,齊齊的臉漲紅了,眼淚撲簌簌地流了下來。奶奶連忙摟著齊齊急切地問:“怎了啦,誰欺負你了?”齊齊抹了抹眼睛,抽泣著說:“我都一年級了。不喜歡小紅花了……”
孩子們親近“小紅花”,特別是在幼兒園。一朵朵小紅花象征著榮譽,代表著贊賞,因此,孩子們渴望腦門上被貼上小紅花,越多越好。因此,一年級,“小紅花”還是被老師們用來表揚、激勵孩子。低年級,教室后面的表揚欄里每個孩子姓名的旁邊“小紅花”鮮艷地綻放著,或多或少,自然有的是五角星。下課了,孩子們涌出教室,小家伙的腦門上“紅花”迎風吐艷,無論男孩還是女孩等等。用小紅花或者五角星去評價孩子的方法我們已經(jīng)駕輕就熟了,以至用“小紅花”評價孩子是低年級老師不成文的約定。但為什么“小紅花”在齊齊的心目中凋謝了?我想這也許不是個別現(xiàn)象,這現(xiàn)象背后隱藏著什么?面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需要反思的是什么?
我們先來看這樣的一組數(shù)據(jù)。“在才智上,1999-2008年”高考狀元中的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盃钤ā比〈盃钤伞狈Q為進行時;在生理上,中國男孩的體質(zhì)逐漸下降,男大學生入伍面臨體質(zhì)差、合格率低的尷尬現(xiàn)狀;在心理上,《中國青年報》的調(diào)查顯示,48.8%的人認為當代男孩勇敢擔當精神匱乏。一句話“男孩危機”已日趨嚴重,其已經(jīng)成為我們不容忽視的社會現(xiàn)象。自然造成這種社會現(xiàn)象的因素多而復(fù)雜,如家庭教育和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當學校也有不可推卸的擔當,這里談教育教學中的評價。評價是我們平時教學中不可忽卻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手段。它在教育教學中起到的作用已經(jīng)越來越被大家重視,因為好的評價是引導、激發(fā)、提升、魍造。由這個案例,我們不妨反思我們?nèi)粘=虒W中的教育評價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反思。
“小紅花”真的是所有孩子所愛?“我都一年級了。不喜歡小紅花。”從孩子的話語里我們不難讀出他的委屈。他認為自己長大了,“小紅花”是獎勵比他更小的小孩子的。所以,我們評價孩子的手段是不是應(yīng)該遵循孩子的個性特點。如我們工作可以做得再細點,了解每個孩子受到表揚自己希望得到怎樣的獎勵。從而應(yīng)循孩子的個性需求,培養(yǎng)他們自我意識。我們的孩子為什么缺乏勇敢精神的擔當,有一點是在他們的學習生活中,更多的是接受老師的旨意,他們的自我意識沒有被喚醒。當小紅花“到處”綻放時,我們是不是忽略孩子內(nèi)心的感受與需求?
“小紅花”真的是所有孩子的所愛?齊齊哭了,不是因為被獎勵,而是他從內(nèi)心不愿再接受“小紅花”。那我們在評價孩子的行為時要不要考慮孩子的性別、性格特點。男孩子我們可不可以獎勵他“小老虎”“恐龍”“變形金剛”這些代表勇敢、正義的動物或者動漫圖案。通過這樣的獎勵性評價去喚醒、激發(fā)其剛正、勇敢的品質(zhì)。
“小紅花”真的是所有孩子的所愛?當用小紅花去獎勵已經(jīng)成為低年級老師不成文的約定時,我們是不是該反思我們評價手段的多元化。如我們可不可以獎勵那些被表揚的孩子下課或者放學時幫助動作慢的小朋友整理書包,收拾桌子;獎勵他到學校的廣播站做一次廣播員;做一次升旗手;獎勵他們回家?guī)椭依镒鲆患倚〖覄?wù)事等等。
低年級是孩子們小學生活的開始?!坝萌恕笔俏覀兘逃某霭l(fā)點和歸結(jié)點,陽剛教育更應(yīng)該從孩子抓起,那就讓我們目中有“人”,心中裝著“陽剛”,從評價開始,反思我們的教育行為吧。小紅花是美的,但有時它們在悄悄地傷害著孩子。
(作者單位:江蘇淮安市人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