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真難!”這是許多學生的煩惱。為什么學生對作文如此畏懼,以致難以完成一篇好的作文呢?這就涉及一個興趣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他自身就會產(chǎn)生寫作的動力,就會有欲寫不能罷的強烈愿望。因此,培養(yǎng)寫作興趣,對于提高作文水平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寫作興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引導閱讀,喚起興趣
我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歷史的長河里激起過多少朵晶瑩浪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學寶庫里有多少膾炙人口的杰作。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歷閱讀的各種書籍。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小說,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xiàn)代的,無論是文學讀物,還是科普讀物,也無論是中國作品,還是外國作品,閱讀的內(nèi)容和范圍不作限制,越廣泛越好。教育學生隨身準備一個記錄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錄下來。只有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
二、 走進生活,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正如葉圣陶所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睘樽寣W生成為生活的有心人,教師自己首先要成為一個觸覺敏銳的人,能夠捕捉學生的生活亮點,有目的地指導他們觀察,有意識地幫助他們作文。如課前三分鐘演講,要求同學在臺上聲情并茂發(fā)言,臺下的同學注意觀察演講的同學的表情、手勢,每次有一位同學指出其優(yōu)缺點,改進的建議,從中學會互相觀察,積累心得;又如在家觀察父母、家人的特點,然后對其進行細致的描寫??傊?,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感受生活,體驗生活,讓他們說出自己的做法,提高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
三、 賞析語言,感受魅力
在平時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表達效果,從而喜歡上語言文字的錘煉,培養(yǎng)出敏銳的語感,感受運用語言文字的快樂。在感受的過程中,特別要抓住詞語,體會用語的準確性,生動性。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對“綠”字的揣摩體會,讓學生對語文感興趣,從而養(yǎng)成錘煉語言文字的習慣,提高用語的能力。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了輕松,在輕松中得到了學習,從而對語文感興趣,對作文感興趣,那就不再畏懼作文了。
四、 利用賞識,增強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質(zhì)是被人賞識的渴望?!钡拇_,中學生大多對自己充滿信心,具有表現(xiàn)的心理特征,時刻渴望得到老師肯定的評價,以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因此,作文教學中應讓大多數(shù)學生在賞識的歡樂中尋求對自己價值的認可。教師要盡量挖掘?qū)W生習作中的成功之處,加以肯定、鼓勵。對獲獎作品可在班中張貼出來,給他們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有榮譽感,也為全體學生樹立起榜樣,有輻射作用。對一般學生的好習作,可以在班中當眾宣讀,讓大家來品評欣賞和贊揚。也可建立“優(yōu)秀習作交流欄”“進步學生園地”等等,尤其對差生,哪怕是點滴閃光點或進步,也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肯定、表揚。
五、 自己評改,提高能力
在作文批改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改??刹扇』ヅジ?、集體批改等多種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學生批改作文時做到:先通篇讀,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認真讀,找到不通順的句子、不恰當?shù)脑~語、錯別字、用錯的標點符號等,并用圈、點等符號標出,最后寫上對這篇作文的簡評。這樣基礎好的學生與基礎薄弱的學生對調(diào)批改作文,寫得差的學生改到好的作文時,可以從中學到方法,受到啟發(fā),得到提高;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寫得差的作文,也從中得到教訓。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愛動筆的好習慣,十分有利于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天長日久,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無論用何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有一點,我們是要明確的:對學生充滿愛。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的:“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教師要讓學生在感受我們對他們的愛的同時,收獲寫作的快樂,收獲作文的成功。
(唐山市遷西縣新莊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