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不僅向學生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基本技術和技能,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勞動和服從組織、遵守紀律、團結合作的思想作風,使其具有勇敢頑強、合理競爭、實事求是的精神,文明禮貌的習慣,以及樂觀、自信、進取的心理素質。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因此,體育教師在日常的體育教學工作中,必須有意識、有計劃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體育教學之中。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必須把握當代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狀況,并不斷探索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一、 教師言傳身教進行德育
孔子曾說過:“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又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言行舉止、文化修養(yǎng)、精神風貌、工作態(tài)度等,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應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以良好的師德、精湛的技藝、崇高的職業(yè)道德來影響學生,以教師特有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啟發(fā)學生,感染學生。如:教師提前到上課地點,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可以感化那些上課遲到的學生;教師衣著整潔規(guī)范,可以熏陶和影響那些不按體育課要求著裝的學生;教師在嚴冬迎著寒風,精神抖擻地帶領學生鍛煉身體,在酷暑頂著烈日,汗流浹背地完成示范動作,這些都隨時隨地在感召、教育著學生。
二、 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
體育課堂常規(guī)是為了保證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師生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建立和嚴格執(zhí)行體育教學常規(guī),對于保持良好的教學秩序、嚴密教學組織、培養(yǎng)學生講文明、守紀律、懂禮貌的優(yōu)良品質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課堂常規(guī)的貫徹落實,嚴格考勤制度,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規(guī)范的養(yǎng)成和組織紀律性的提高,可使學生逐步形成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良好品質。
三、 根據教材特點進行德育
體育教學的內容豐富多彩,各有特點。大部分教材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思想感情實際,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挖掘內含的思想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德育。如:在室內理論課的教學中,可以講述我國奧運健兒在國際大賽中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事跡,激發(fā)學生樹立為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的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在田徑運動的教學中,耐久跑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精神,快速跑可以培養(yǎng)學生集中精力、一鼓作氣的良好品德,跳躍和障礙跑等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勇敢果斷,百折不撓的品質;球類項目需要在多名同學的配合下進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可以增進學生勇敢頑強、互相協(xié)作、團結友愛的思想品德;在武術項目教學中,可以培養(yǎng)他們尊師重道,講禮守信,寬以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 靈活運用教法進行德育
課堂教育中選擇合理、科學的組織教法,不僅可以傳授知識、技術、技能,發(fā)展學生體力與智力,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與身體活動的變化,合理利用組織教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師在實施課的組織和教法時,如果能有意識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其中,則既能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又能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如:進行籃球教學比賽時,讓學生來當裁判,學生裁判水平不高,就會出現一些錯判和漏判的情況,這時教師可以要求隊員必須服從裁判的判決,培養(yǎng)學生遵守規(guī)則、遵紀守法的優(yōu)良品質。同時激烈的比賽中,學生通過掩護、策應、傳切等戰(zhàn)術配合,最后精彩得分,在得分的喜悅中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團結的力量,也能明白“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真諦,還能培養(yǎng)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思想品質。在教學中增設困難環(huán)節(jié),在原有的內容、結構和要求上提出更高的目標,使學生必須作出更大努力來克服困難和障礙來完成目標,從而培養(yǎng)堅毅、勇敢、頑強、進取、拼搏的品格;還可以通過有計劃地培養(yǎng)和使用體育骨干,養(yǎng)成學生相互協(xié)作和獨立工作的品質。
五、 通過突發(fā)事件進行德育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突發(fā)事件,教師應把握機會,不失時機地利用突發(fā)事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在籃球比賽中,有學生摔倒后,立即爬起來繼續(xù)參加比賽。對這一生動事例,老師應及時給予恰當的鼓勵與表揚,這對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為集體爭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在跳高、跳馬、單杠等動作難度較大的練習中,有的學生出現畏難的情緒,如怕苦、怕摔、膽怯等一些現象。教師要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循循善誘,激發(fā)其勇氣,使學生減小畏懼的情緒,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和勇于克服困難的優(yōu)良品質。
六、 通過課外體育鍛煉進行德育
按作息制度中安排的早操、課間操、班級體育鍛煉等,是學校課外體育鍛煉基本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使得一天的學習生活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地運行,具有科學性,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具有積極意義。課外體育鍛煉,能加強學生之間的體育交流,尤其是小型多樣的群眾性體育競賽活動,能打破班級之間、校際之間的界限,擴大交往,對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能力,改善人際關系有良好作用。體育活動中的遠足、野營等活動,對擴大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才干,豐富閱歷,提高文化素養(yǎng)等多方面都有積極的意義。課外體育鍛煉因其內容豐富,具體現實,形式多樣、直觀形象,很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易被學生理解接受,也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如小型多樣的競賽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協(xié)作配合、集體主義、勝不驕敗不餒等思想品質,校外遠足野營等活動可以培養(yǎng)愛國主義、組織紀律性、堅韌頑強,勇于克服困難等思想意志品質。
總之,德育永遠是學校教育的主旋律,而體育教學具有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體育教師應努力學習,用新的教育方法、體育思想、知識技能、教學方法充實自己。挖掘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內涵,把德育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始終,使學校體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兆軍,魏紅英.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體育教學,
2000(2).
[2]姚蕾.中國城市學校體育現狀與思考[J].體育科學,2004(12).
(宜興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