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琴
(福建省商業(yè)高等??茖W校體育教研室,福建福州350012)
從新生體質的動態(tài)變化視角談大學體育改革
王小琴
(福建省商業(yè)高等??茖W校體育教研室,福建福州350012)
為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本文對某大學新生的體質做了測試,主要測試了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的體重、身高、握力、肺活量、臺階試驗、仰臥起坐與立定跳遠以及其他數(shù)據(jù),繼而發(fā)現(xiàn)高校學生體質變化的動態(tài)規(guī)律,然后提出了有益的體育教學改革的對策。
大學生;身體素質;體育改革
人才是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優(yōu)勢的所在。大學又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大學生是未來中國的人才希望和科學的接班人,是科學和技術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是將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21世紀的大學生要有良好的整體素質,同時更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因此,了解、掌握和研究大學生的身體體質,并探討如何改善他們的身體條件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按照“學生健康標準”[1]對我校學生展開6項測試,即體重、身高、肺活量、臺階試驗、仰臥起坐(女)、立定跳遠和握力(男)。測試時間為2004-2008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測試人員是受過特別訓練的體育教師及相關工作人員。根據(jù)體質總分來評價,得分86分以上為優(yōu)秀,76-85分為好,60-75為及格,59分以下為不及格。使用SPSS11.5軟件包的進行對所有數(shù)據(jù)分析統(tǒng)計,采用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從表1可見,男孩和女孩的身體素質均在良好的范圍之內。除2006年男生體質有所增加外,2005200720082009年級都有所下降了。2005年級與2008年級之間有著明顯下降差異(p<0.05),2005年級與2009年級之間有一個非常顯著下降和差異(p<0.01)。女孩分數(shù)逐年下降,而男生的趨勢是在2006年稍微有所上升,而后又下降了。2002年級和2004年級與對比有著明顯地差異(p<0.05)。2008年級與2009年級和2005年級女學生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男生的最大價值2006年級2009年級最低值差0.9分。女生2005最大價值和女生2008年級的最低值相差1.95點,表明女生體質的降幅略大于男生。
表1 體能測驗結果類
結果表明,學生的體質狀況并不樂觀,總體呈下降趨勢,增長體現(xiàn)在身高,體重,肥胖男生和體重較輕的女生的比例有所增加,心臟和肺部功能下降顯著,男性和女性的肢體力量呈現(xiàn)下降趨勢。高校學生接受學校體育教育是一個關鍵時期,是與終身體育融合,因此被認為是大學生長期運動的奠定的重要階段。大學生的體育意識決定了他們以后走上工作崗位能不能以強健的體魄來勝任未來的工作。所以,大學的體育教育應利用最后的有利時機加強教育,以改善他們的體質,培養(yǎng)鍛煉意識。體育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文章根據(jù)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現(xiàn)狀的改變,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方面進行探討改革的形式和對策。
1.大學體育教學內容應注重心肺功能鍛煉,同時兼顧大學生的興趣
體育教育發(fā)展應注重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這是大學體育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時要遵循的是思想解放,提高能力,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高校的體育教育一直是以田徑為大部分內容,其他運動項目作為輔助,使高校體育的內容基本上還在復制中小學時期的體育課的鍛煉內容,沒有多大的創(chuàng)新,還是缺乏娛樂,重競技,使得體育的教學內容嚴肅而不夠活潑。學生體育學習時感到乏味的,恐慌,據(jù)調查表明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滿意程度才到66.3%,大學生厭煩體育課的現(xiàn)象屢屢出現(xiàn)。因而我們在體育教學的內容上必須要做出創(chuàng)新,努力從采取各種不同的先進的體育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尤其是發(fā)展學生的心肺功能水平。
興趣是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育的重要心理因素,它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效果[2]。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當代大學生在體育課的選擇的項目追求多樣化和娛樂性,網(wǎng)球、羽毛球、健美操、定向越野等一些“掌握類”運動項目和“探險類”運動項目特受關注,他們對傳統(tǒng)的籃球、足球也愛好。對跆拳道等搏擊項目他們充滿著期待。體操與田徑類卻被冷落。女生與男生選擇項目上有明顯的區(qū)別。女生主要喜歡形體塑造與滿足自身的愛好興趣上,注重塑體、健身和娛樂性的項目,舞蹈、健美操等項目都是她們喜愛的。男生主要參與的體育項目是以身體健康、滿足自身的興趣、娛樂方式,還有像籃球、搏擊班、流行音樂、舞蹈、戶外運動等對抗性、競爭性比較強的體育項目男生更為喜歡。從調查結果可看出,以娛樂和增進健康為主的項目是現(xiàn)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因此我們在安排大學體育課程時,應結合學生的性別特征、興趣愛好和健身娛樂特點。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應針對性的選擇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活動,關鍵要把學生心肺功能的改善,作為大學體育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過去訓練學生心肺功能上,主要以田徑為主要的手段,這種做法并沒有被學生承認,我們可以用新的形式。如定向越野是現(xiàn)代大學生更感興趣的戶外冒險類體育項目,它是一項長距離間歇越野跑,同時需要長跑距離的耐力,還要有長跑的速度。在野生環(huán)境中定向越野可以放松人體肌肉,進行無氧與有氧運動,身體運動負荷和精神連續(xù)交替,使學生全身心的得到訓練,以促進個人成長和發(fā)展的各項指標,提高對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尤其是心臟和肺部功能改善。一些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3],相同的訓練時間方向組的心肺功能水平比中長跑組有顯著的增加,這種既能訓練心肺功能又能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的體育項目可以多開設一些。男生喜歡冒險刺激類的項目,而這些刺激類的體育項目對改善學生的心肺的功能是顯而易見的。針對女生的特點,開設的體育項目的激烈程度要小一些,比如像有氧健身操可以增加耗氧量,排汗量,大大加快新陳代謝,對呼吸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改善和加強的作用。研究表明每周3次45分鐘的有氧健身操可以大大改善女大學生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對女生的身體形態(tài)和身體素質有良好的改善作用[4]。其他的運動也可大大的改善女生的心肺功能,如羽毛球,太極拳,體育鍛煉,排球等,總之,在教學內容上滿足大學生的興趣,側重于功能的心臟和肺的發(fā)展,以滿足學生的需要,給學生帶來一個輕松的運動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
2.采用分層教學形式組織教學
經(jīng)過多年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實踐,也有發(fā)現(xiàn)了不少問題,由于大學生個人身體素質的差異,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難與把握。大學體育教學幾乎都是一個模式、一個規(guī)范、一個標準的集中授課的組織形式。導致在教學過程中,重點不突出和差異不明顯,從而忽略了學生個體的性格興趣愛好及體育能力水平的差異。嚴重制約了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對體育課的積極性影響也很嚴重,以至學生缺乏獨立體育鍛煉的能力的興趣。不能真正反映教學的原則“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所謂分層次教學[5],本質是將教學內容是分為早,中,高三個不同層次,根據(jù)學生的素質、技能的基礎,同時結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規(guī)定將學生分為不同等級、不同層次的班級進行授課。
根據(jù)學生個體的體能實際水平,采用分層教學形式設立了“早、中、高”級別類進行組織教學。針對學生有良好體質與一定的體育實踐能力可采取高級班教學,它的要求高、目標高、進度快、內容多;針對身體素質較好與一定的體育基礎水平學生采用中級班教學,它的目標適當、內容適中,進度中等;針對體育基礎差體質差的學生采用低級班教學,它的目標低、重基礎、多重復、進展緩慢,這樣每個級別都必須有相應的級別的教學要求與教學大綱,特別是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上,三個層次不能停留在簡單的知識改變上,而要根據(jù)教學要求對不同的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的體育運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要求來設計教學內容,引導和激勵學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更大的提高。
3.根據(jù)大學生運動能力和進步幅度進行體育教學評價
體育教學評價是在基于體育教學目標下通過有效的評價技術和手段來分析、比較、判斷體育教學的研究過程。很多年,我們對所有學生采用統(tǒng)一的考模標準進行評價,而沒有考慮學生個體的起點的差異性,這樣良好的學生體育成績始終是高分,而較差的學生體育成績總是低分,這其實是不公平的。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是以分數(shù)為主要的標準,這樣“健康第一”的體育指導思想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得到大大地減弱。因此,一些學生很容易挫傷積極性。這種評價方法,缺乏從人性的角度,學生起點因素角度來評價,似乎反映了體育的競爭意識,但有某些偏見,不完全反映學生的水平和和學生的努力,可以說這項評價是“應試教育”的產物。
為了讓學生形成努力學習,經(jīng)常鍛煉,終生體育意識,從而達到增強機體的最終目的。應采取能激勵和監(jiān)督學生的合理化、人性化的評價體系,我們可以采用以考促學,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評價體系改革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整體性,應考慮總結性評估的過程和評估使用原有的組合,評估分為物理和特殊技術技能,建立一個運動過程和結果相結合的科學評價體系。充分考慮學生運動的能力進步的幅度是該評價系統(tǒng)顯著一個特征。這評價系統(tǒng)能更佳反映體育學習和教學的效果,更注重學生在體育學習鍛煉中的進步幅度,這樣能改變已往把期末考試作為唯一的評價依據(jù)。該評價體系充分表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當代教學理念,更能考慮到學生的進步幅度的諸多因素。專家研究結果證實了,該評價體系能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和參與長期體育鍛煉,促進和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這種評價方法本身的概念體現(xiàn)的是“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注重運動成績和學習的過程相結合,避免學生個別差異所造成的自卑感,通過對學生自己努力和結果的評價反映學生體育進步的幅度,有利于激勵學生參與體育學習鍛煉的積極性,也能培養(yǎng)他們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與意識。該評價體系淡化評價結果更有利激發(fā)學生的參與體育活動興趣,能鼓勵學生自覺地參與體育鍛煉的行為以致于逐步形成為一個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這樣就能達到更好地評價目的。
在本文中,根據(jù)新生體質的動態(tài)變化,研究體育教學改革的對策和方法。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一年級學生的身體素質均呈現(xiàn)良好,但是女生的身體素質下降趨勢要高于男生,對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我們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專注于學生心肺功能的發(fā)展。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勢應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運動能力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在高校教育評價方法上,我們應該考慮到學生的進步幅度。
[1]孫玉金等.城市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的分析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2(30):1702~1703.
[2]劉志敏等.遼寧省城鄉(xiāng)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體能比較[J].體育學刊,2007,(7).
[3]張麗萍.西安高?!洞髮W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現(xiàn)狀與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11).
[4]潘書波.中日兩國大學生身心健康調查結果比較與分析[J].體育與科學,2003,(7).
[5]趙忠偉.中、韓兩國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2,(11).
G807
A
1006-5342(2010)11-0155-02
20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