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教導對談法是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費迪南·佛尼斯為管理人員提供的培訓課程。目的在于幫助管理人員做好份內應做的事,也就是通過教導的手法,清晰地、面對面地與之對談,借此改善員工的績效、生產量和工作品質[1,2]。護理質量是指護理工作為病人提供護理技術和護理服務的效果和程度,是在護理過程中形成的客觀表現[3]。護理質量控制是護士長工作的重要部分,在質量控制中,護士長的工作除了要制訂質量要求和督促檢查外,及時糾偏顯得尤為重要。質量控制中只是查出問題而不進行糾偏,護理質量控制則沒有任何意義。為了達到及時糾偏的目的,我科從2008年1月開始將教導對談法應用于護理質量控制中,將原來的質量控制記錄表格進行改進,采用護士閱讀后簽字的方法進行糾偏?,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1 科室人員構成 我科護理人員共18人,護士長對17名護士的工作進行質量控制。其中工作10年以上護士3人,工作5年~10年護士2人,工作5年以下護士12人。
1.1.2 護理質量控制內容 包括護理文書、基礎護理、措施落實、健康教育、消毒隔離、急救物品、技術操作、“三基考核”、院內感染、病區(qū)環(huán)境等項目;每月有1項或2項質量控制重點。
1.2 方法 2007年5月—12月采用舊的質量控制表格;2008年1月開始使用新的質量控制表格。
1.2.1 新護理質量控制表(見表1)
表1 護理質量控制活動實施記錄(護士長用)
舊的質量控制表格與表1大致相同,區(qū)別在于舊表格評價結果后面只寫責任者的名字,沒有“責任者簽字”和“閱讀日期”欄,護士長要求護士自覺閱讀,認識自己和他人工作中的不足。新的質量控制表格每個問題后面有“責任者”“責任者簽字”“閱讀日期”3欄,要求每位護士不僅要閱讀自己的問題,也要閱讀其他護士的問題,責任者要進行簽字并注明閱讀日期。
1.2.2 糾偏效果的觀察時間 因為一個問題出現后,即使已經改正,隨著時間的延長,還有再次出現的可能。所以,本次統(tǒng)計問題出現的次數時只統(tǒng)計1個月內出現的次數。舊表格以記錄后1周開始計算(按照護士的班次,1周內每人都有閱讀的機會);新表格以“閱讀日期”中所填寫的時間開始計算。將兩種方法糾偏的效果進行對比,觀察使用新的表格能否減少同類問題出現的次數。
1.2.3 護士長了解護士閱讀質量控制內容的方法 護士長通過是否簽字了解責任者閱讀護理質量控制記錄的情況,通過他人在工作中是否出現同類問題了解他人閱讀護理質量控制記錄的情況,并將護士是否及時閱讀作為對護理工作態(tài)度進行考核的一部分。
1.2.4 資料收集、分組及統(tǒng)計學方法 護理問題的統(tǒng)計,只選擇平常質量控制檢查頻次最多的護理文書、基礎護理、措施落實3個內容;將采用舊表格的考核結果設為對照組,采用新表格的考核結果設為實驗組;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四格表χ2檢驗。
表2 兩種方法責任者同類問題出現次數比較 人次
表3 兩種方法他人同類問題出現次數比較 人次
3.1 及時糾偏的必要性 在護理質量控制中有章可循是質量控制的前提,督促檢查是質量控制的保證,及時糾偏是質量控制的關鍵。如果不能及時糾偏,質量控制將功虧一簣。而且待護士養(yǎng)成習慣,糾偏難度就會加大,更重要的是問題不能及時糾正。
3.2 簽字對護士有約束力 以往的護理質量控制記錄將檢查出的問題記錄于護理質量控制活動實施記錄表中,要求護士自覺閱讀,部分護士主動閱讀的自覺性較差,而且因為沒有簽字,護士長也不知道護士是否認識到問題的存在。增加“責任者簽字”欄,并且將是否及時閱讀質量控制記錄作為對護士工作態(tài)度進行考核的一部分,對護士有約束力。
3.3 應用教導對談法能起到及時糾偏的作用 當你發(fā)現護理人員不做應該做的事或做不應該做的事時,就可利用教導對談來解決問題。教導對談法要求必須讓護士同意問題的存在[4]。護理人員倒班的特殊性使護士長不能每天與所有護士見面,不能及時將檢查出的問題面對面地告訴責任者,如果護士長將問題一一告訴責任者,不僅護士長的工作量加大,也不能起到他人引以為戒的目的。應用教導對談法改進護理質量控制實施記錄單相當于在護士長與護士之間搭建了溝通、面對面談話的橋梁,護士長把問題及時寫出來告訴護士,護士通過簽字告訴護士長他已經明確了問題的存在。通過這種方式,護士不僅能認識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能了解到他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引以為戒。
3.4 新表格是對護士進行素質考核的依據 責任者在自己的問題后面簽字,即同意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護士長每個月對護士進行素質考核時可以以此為依據,避免了管理者與護士之間矛盾,這一點與黎小云等[5]在護理質量控制中采用護士簽字確認方式的目的有相似之處。
將教導對談法引入護理質量控制,護士及時閱讀,不僅能及時明白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能了解到其他護士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引以為戒,防患于未然,可謂一舉兩得。
[1]丁惠民,游秀雯,譯.績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3-4.
[2]賴江梅,曾白蘭.加入 WT O我國護理面臨的挑戰(zhàn)、機遇與策略[J].護理研究,2002,16(3):125.
[3]宋錦平,成翼娟,向代群.完善護理質量管理體系持續(xù)提高護理質量[J].護理管理雜志,2006,6(5):33-34.
[4]楊輝,張月明.教導對談法引入護理管理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3,17(6):658.
[5]黎小云,梁錦漢.護理行為簽字確認在護理質量控制中的作用[J].現代醫(yī)院,2004,8(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