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教育家彼得克萊恩說“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笨磳W生是否真正參與課堂,關鍵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fā)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交往的狀態(tài),思維的狀態(tài),不能滿足于學生都在發(fā)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
【關鍵詞】情景 探究 激勵
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的。學生要實現主動發(fā)展,參與是最基本條件。我們從實踐中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廣度與深度,直接影響著我們課堂教學的效果。正如有的專家所說,“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質量”。那怎么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我認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的一種教學藝術?!痹诮虒W活動中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景,能夠激發(fā)學生飽滿的學習情緒,促使他們以旺盛的精力、積極的態(tài)度主動地在情景中沉思,在情景中領悟真諦。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高昂和興奮的心理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識框架和內在的經驗體系為基礎主動構建新框架的過程。教學中如果不能抓住教材所蘊涵的興趣因素,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就容易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纱丝梢?,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著愿望,興趣滋生著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認識規(guī)律,要靠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作為英語教師,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主動探究問題的愿望。而啟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根據中學生的好奇、好勝、喜歡探究新異事物的特點。課堂教學內容要有新意,用真情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動了“情”,繼而便有了“趣”。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標倡導自主學習,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當學生對學習內容、學習形式產生濃厚興趣時,其學習的主動性才會增強,創(chuàng)造思維才會活躍。
二、誘導參與,注重探究。
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情景并不等于學生已經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來了。那么,該如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呢?學生的情趣與動機在調動起后,要讓他們保持住這樣的平穩(wěn)抑或高昂,教師應當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tài)。一切科學研究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愛因斯坦說得好,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F在,通過學習新課程理念,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正從習慣于把問題拋給學生要求讓學生回答,轉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我感覺這應該是一個質的變化:課堂問答應抓住學生的心理,既是語言的訓練,思維的訓練,又是心靈的碰撞,精神的熏陶。新課標下的教學就是為了促進這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際、探討,而不是師教生學。教師應積極培育課堂探究的氛圍,立足于“交流——互動”的教學形式,突出學生自學、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中學生在學習時善于摸仿,愛說、愛唱、愛表演,學得快,學生們樂意嘗試的欲望特別強。因此可以適時地抓住時機,誘導他們積極參與,滿足他們心理欲望。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說、做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并且讓盡可能多的說。如我在教學牛津英語7A Unit5 Going shopping中的Happy birthday時設計了以下三個片段。
片段一:為了引出“birthday”這一話題,我與學生進行了以下對話:
Teacher: Excuse me. When is your birthday?
Student A: On February 11th.
Teacher: Do you know your father's / mother's birthday?
Student A:…
片段二:在談到得到生日禮物時,我這樣問道:
Teacher: Now Simon will get his birthday present. Who do you think get the present from ?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說Millie, 有的說Ann's father,有的說 Ann's mother……。
片段三:課堂上分組討論:你是怎樣過生日的?學了本課后,你打算怎樣過好你的下一個生日。通過不斷的設置問題,誘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讓學生想說,會說,樂說,一方面深化教學主題,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三、因材施教,優(yōu)化激勵。
教師的課堂提問更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對學生要一視同仁。要課堂上,教師不應冷落任何一個學生,不歧視后進生,要盡量發(fā)揮有自卑感的學生的積極性,給每一個學生以平等的關注和正確的評價,以鼓勵為主,努力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激勵他們主動地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只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他們自己能親自參與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并獲得成功的機會,真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不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而是引導學生的思維自己走;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耳,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動心、動腦。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和聯系。也可采用“評優(yōu)”的辦法來激勵學生,使學生更熱愛英語,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競賽情境,以充分展示學生們的性格特征和興趣特長,是活動的價值所在。教師可以適當擴大鼓勵面,增設獎勵項目,以激勵中間層,促進差生的轉化和投入。如我在上一些活動課時,準備了一些小禮品,如鉛筆、像皮、作業(yè)本等學習用品,或者桔子、蘋果、香蕉等水果,學生們一看見這些物品都想得到它,盡管這些東西不貴,但是意義卻大不一樣。所以課堂上他們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積極地參與游戲、活動,氛圍十分熱烈。但要注意,一定要照顧到大多數同學,特別是一些差生,更應關注,哪怕他們的回答不夠完整,只要他們能開口,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就要鼓勵。
總之,課堂是教育教學改革最終的歸屬與落腳點。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就應該追求完美?!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只要我們想法設法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那么我們的課堂就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我們的學生就會想學,樂學。只要我們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學習積極性自然就會高漲,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fā)展,這樣的課堂才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地探索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實驗)[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葉瀾主編,陳玉琨等著《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4]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何廣鏗.英語教學研究[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