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不同于普通高中學生,大多數(shù)文化課基礎差,尤其是語文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但對自己的專業(yè)還是比較重視。針對這些特點,經過不斷實踐,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基礎上,總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
一、轉變教學觀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磥砼d趣是推動學生求知欲的強大動力,而中職學生很多都不愛學習,認為語文沒用的學生就更多了,再看課堂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致使中職畢業(yè)的學生依然錯字連篇,書面表達能力低得可憐。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應由過去的以“教”為主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舊模式,改變?yōu)楝F(xiàn)在的以“學”為主的“整合”教學新模式,開展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研究,有效促進教師自身理念的更新與轉變。
二、創(chuàng)設和諧情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中職學生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缺乏自信心,但他們也有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都需要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平等、真誠、尊重的課堂氛圍,從高高在上的權威地位上走下來,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見解的空間。
三、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是教師借以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巧的一種手段,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必須有良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第二冊第五單元中四篇課文都是以長城為題材,但側重點各有不同,我采用了比較法,這樣可以使學生清晰地從各個側面來認識長城,探究作者在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風格的變化。在學習《一段最古的長城》一文時,單單就本文內容來講,學生會因歷史知識掌握較少而覺得枯燥無味,我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詩歌、圖片、畫面等生動的展示,配上合適的音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文章的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我還采用了故事法,課前讓同學們搜集“昭君出塞”、“孟姜女哭長城”“胡服騎射”等故事,讓他們在課上講解并討論,同學們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語言積累水到渠成,達到了優(yōu)化的效果。
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該針對學生自身特點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和把握課堂時間,增強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