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教育若缺乏對美的教育,將是貧乏的教育。語文是一門充滿美的魅力的學科??梢?,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已成為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則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內容,在生動形象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成為美的化身。愛美是人的天性,美的東西能陶冶人的性情,激發(fā)人的求知欲望。教師自身必須注重課堂的藝術美,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才能達到吸引學生的目的。把傳授語文知識的“真”和滲透思想情感教育的“善”統(tǒng)一起來,滿足學生審美心理的要求,塑造美的人性,增強語文能力,并堅持把對學生的審美教育貫穿于教學始終。
一、通過語文教材內容美進行審美教育
語文教材本身是一個美的海洋,它給人以美感。其中的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等文學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審美反映,是審美意識的一種表現(xiàn),具有審美的本質屬性。語文教材被譽為“語言的圖畫”“生活的教科書”,是“真”與“善”相結合的美的世界。它遠遠超越了學生直接經驗的生活圈,極大地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從中可以鳥瞰古往今來人類社會活動的各種人文景觀,也能眺望人類未來生活各種科幻想象的人事物象。教材中反映美存在的領域是十分寬廣的。有自然美,寫山水魚蟲、日月星辰等千姿百態(tài),應有盡有,對引導學生認識美的本質、美感特征和各種藝術形式起著導向作用,有助于優(yōu)化學生的審美觀,教師應充分重視這些內容,并落實在教學過程中。一定不能把審美教育只看作是一種狹隘的欣賞、愉悅,而要把審美教育的人格塑造,情操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懷的培養(yǎng)與創(chuàng)新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語文的載體使之整合、提升。高尚的人文素質正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而創(chuàng)新又必須是新型人才所必備的重要素質。
二、通過現(xiàn)實美的創(chuàng)造進行審美教育
首先語文教育要密切結合教材中關于自然美的描寫,引導學生參加實踐,進行聯(lián)想,加深對課文語言美的理解力,同時提高運用語言表現(xiàn)自然美的能力。如曹操《觀滄?!分械木渥樱骸扒镲L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苯處熆梢杂脕碇笇W生觀賞宏觀世界的運動美。對自然美的欣賞、創(chuàng)造要與內容美和形式美相統(tǒng)一。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悅性。美育可以通過具體可感的生動形象來感染人、啟發(fā)人,這就與智育的抽象概括和德育的理性論證區(qū)別開來。情感性是美育的特殊功能,更多的是要指導學生學習語文教材關于社會美的描寫,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促進課內課外語文教育和審美教育的結合,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如服飾、美容、理發(fā)怎樣做到美觀、大方、得體;教室、家庭環(huán)境如何布置得富有時代氣息和生活情趣,突出自己熱愛學習、追求理想的主旨。指導學生建立人際關系的和諧美。要求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親友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心;要自覺地凈化自己的心理環(huán)境,做到隨和、融洽、坦蕩、純潔。美育將理性蘊含在感性之中,以情感來維系主體與客體的關系,而不像智育和德育那樣的理性來維系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這也使得它較之于某些抽象的說教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語文教材是美的載體,每一篇課文都體現(xiàn)著各自不同的美的內容。有的歌詠偉大,有的歌詠平凡;有的歌頌善良,有的歌頌純真;有的鞭笞丑惡,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笞落后,有的鞭撻黑暗……這些豐富多彩的語文內容無不寄予了作者的審美情感。這就要求去啟發(fā)、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內心世界,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在鑒賞朱自清的《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形、狀、聲、色等方面去鑒賞,甚至可以請同學畫出作家筆下的草、花、雨、風箏。因此在審美實踐中,教者要摒棄傳統(tǒng)的鑒賞文學作品的抽象思維教學法,努力把學生引入藝術的形象思維。這樣,在審美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新世紀的一代青少年學生才有可能并最終完成“感覺的受動狀態(tài)到思維和意志的能動狀態(tài)的轉變”,即變?yōu)榫哂袆?chuàng)新精神和完美人格的“理性的人”,成為精神的傳播者,美的創(chuàng)造者。由此而獲得自己的審美感悟。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學習和理解語文美育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根據(jù)初中學生特征充分發(fā)揮其作用。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文章的感染力,陶冶他們的情操,升華他們的感情。而且能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美的修養(yǎng)。調動學生的生活和知識積累去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以豐富審美對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學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義,明確美的情感所蘊含的理性。當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這些心理要素結合起來,并達到自由協(xié)調的狀態(tài)時,語文教師只有做到這些方面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實施審美教育,才能發(fā)揮良好的審美教育功能,推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