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提問”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藝術的有效方法,它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和產生情感共鳴的紐帶,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獲取知識。只有對“課堂提問”進行藝術設計,具體把握提問,合理安排提問時間,巧妙使用問題機制,才能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堂提問 提問內容 提問時間 激勵機制
教師講課離不開課堂提問,只有通過提問能更好地啟發(fā)學生思維發(fā)展,推進課堂進程。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濃厚課堂學習氛圍。因此。課堂提問的巧妙運用在教學中必不可少。
我認為課堂提問的巧妙運用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適情把握:
一、“課堂提問”應具體把握提問內容
1.把握難度和準度,使提問具有挑戰(zhàn)性和適度性
問題的難易度,是衡量提問有效性的首要條件。課堂問題要難易適中,不要貪大求全。如不少教師在課堂上喜歡提出“是不是”“對不對”“行不行”之類問題讓學生回答。這樣的提問過于淺白,學生覺得索然無味;如果問題太深,會讓學生聽麗生畏。提問準度應把握不能太“偏”和太“空”?!捌比菀鬃ゲ蛔≈攸c,浪費時間;“空”則感覺回答不了,無從下手。
所提問題的難度,應以較高水平學生經過思考或討論或稍加提示點撥可以答出為上限。要盡可能剔除可有可無,目標模糊的提問。只有切合實際、引人深思的教學提問,才能有助于點燃學生思想火花,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達到教學的目的。
2.把握深度和梯度,使提問具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
(1)提問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積極的思維活動,要使他們通過努力達到“最近發(fā)展區(qū)”,能夠探得到,夠得著。
(2)課堂提問應注意問題的梯度,使其具有層次性。
提問單層次的問題對于某一部分或某一個學生來說可能是最適合的,但面對全體學生來說,則不然。解決的最佳方法就是要求提出的問題必須有梯度,即不同的學生在面對此問題時,都可以從他們本身的知識結構水平的角度去思考,從而形成他們自己的思維方法。在研究二次函數的性質時,如提問“一元二次函數”的圖象性質有什么特點?若用定長的籬笆怎樣才能圍成一個最大面積的四邊形區(qū)域?若用定長的籬笆去圍一面靠墻的一個最大面積的四邊形區(qū)域,該怎樣圍?課堂提問不求問題難度有多大或多小。只要這個問題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思索的切入點,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方法去解決,這就是最優(yōu)化了的問題,從而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3.把握廣度,使提問具有開放性
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具有開放性,盡可能突破“標準答案”的束縛。這里的“開放”并不是指隨意提一些問題,而是要求問題本身在保證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鼓勵學生做更多的腦力思維活動。教師的注意力應多集中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所反映的思維過程,而非答案本身。教師應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做出特別的反應、回答或理解而不是牽著學生走,應尋求開放式問題與詳細的、理由充足的回答之間的平衡。
二、“課堂提問”應捕捉時機,具體把握提問時間
課堂提問可以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的任何時刻進行,但是不同的時刻進行教學提問,其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教師善于捕捉提問的最佳時機,體現時間性。簡單地說,就是問在學生“似懂非懂”之時,“無疑有疑”之間。應從如下具體把握提問時間:
1.合理安排提問時間的層次
一般說來,提問有時間層次的:在開講時提問引入新課;在過渡或轉折時提問,將教材結構和知識系統(tǒng)相結合;在關鍵處提問,將學習興趣和知識重點緊密相連;在小結歸納時提問,將理解和記憶達成統(tǒng)一。在具體講授過程中不宜頻繁提問,不宜邊講邊問,一問到底。
2.充分提供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并學會傾聽
在提出問題后,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以講代學,以講帶思。讓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和傾聽,讓學生充分思考并為學生的回答提供及時的反饋,這樣才能達到提問的目的。
3.有機配合其他教法,體現整體性
提問僅僅是教學方法之一,它只有同其他教法有機配合,形成完整合理的結構,才能顯示整體功能。哪些地方需要提問,提問什么。怎樣問,抽哪類學生答問,什么時間提問等等,都應同其他教法結合起來整體考慮,事先應設計好。不要想問便問,隨心所欲。提問的隨意性會破壞整體性,影響提問的效果。
三、“課堂提問”應采用激勵機制,體現評價性
課堂提問應正確運用獎勵和懲罰,表揚和批評,并對回答做出正確的評價。但要注意:
1.獎勵的公正性,不能帶上過濃的主觀色彩,在獎勵過程中過分獎勵一部分學生,而忽視另一部分學生。
2.表揚作為積極的強化因素,形式應該多樣,如及時肯定或親切的微笑等。
3.提問表揚的針對性,對優(yōu)秀的學生要求可嚴格一些,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可放寬一些。
4.課堂提問不是教師用于懲罰、收拾“差生”的手段,要一視同仁提問的對象。
5.課堂提問應做到態(tài)度熱情、語言親切,對成績弱的學生應以鼓勵的語氣提問,用贊許或肯定的口吻評價,絕不能挖苦、譏諷、傷害“差生”的自尊心。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技能。恰當地運用提問,能保持教師的注意力,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tài),積極應用思維的技能去解決問題;也可以開啟學生的心靈和智慧,診斷學生遇到的學習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