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達到閱讀教學中美感、樂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在閱讀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已成為當前小語教改中眾人注目的重點,但在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對朗讀缺乏興趣。
如何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讓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熱點”,讓課堂書聲瑯瑯,成為我們語文教師要長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一、如身臨其境的配樂朗讀
優(yōu)美的音樂,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氣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能帶領(lǐng)人們進入精神的領(lǐng)域,能烘托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更進一步感受課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但是小語課文類型不一,所以我們要針對不同類型的課文內(nèi)容,選擇與其朗讀基調(diào)相宜的音樂進行配樂朗讀,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指導朗讀《靜夜思》一文時,我在引導學生借助插圖大致的了解了詩歌的內(nèi)容,感受了詩人李白孤獨、懷念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感情之后,播放了著名小提琴家馬思聰?shù)摹端监l(xiāng)曲》,憂傷而悠長的曲調(diào)一響起,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思緒仿佛進入了詩歌所表達的情感,漸漸,個別孩子臉上有了一絲絲不宜察覺的憂愁,于是我在這安靜而平靜的氛圍中輕輕地朗誦了起來,孩子們不由自主地跟著我輕輕地隨著音樂也讀了起來。那停字斷句,輕重急緩隨著音樂自然的表現(xiàn)了出來。然后,我再次把古詩唱了起來,這下可熱鬧了,孩子們興趣盎然的跟我唱了起來,連下課了也不知道。
又如教學《四季》和《小熊住山洞》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四季的美,在欣賞四季景色的時候,我陪上了優(yōu)美的鋼琴曲,讓學生在驚訝之中充分地享受。還讓學生在舒緩、輕柔、抒情的音樂中進行朗讀,個個讀得興趣盎然,聲中融景,景隨聲出。
二、直觀形象的畫面欣賞朗讀
目前使用的人教版試驗教材與以前的教材相比,增強了直觀性,特別是低年級的每篇課文,甚至語文園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都配有密切聯(lián)系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畫面充滿童趣,而且色彩鮮艷,讓人賞心悅目,借助電教手段,如制作投影,多媒體課件等方式適時用插圖配合朗讀,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進行看圖訓練的基礎(chǔ)上去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對畫產(chǎn)生喜愛之情,產(chǎn)生朗讀的欲望,從而收到良好的朗讀效果。
一年級有篇課文《小小竹排畫中游》,朗讀前,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讓他們充分地去觀察,自由地表達:兩岸的樹木長的那么茂密,田里的禾苗綠油油的,魚兒在清清的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有的還跳出了水面,多么高興,小鳥在天空中飛翔,唧唧的唱著歡快的歌,小男孩撐著竹排多么快樂!學生看著這幅形象生動的畫面和同桌的同學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江南的美好,再指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句朗讀,效果很好。有的讀第一句“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時像一種跳躍的音符,把魚兒與鳥兒的動感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有的讀第二句“兩案樹木密,禾苗綠油油”很陶醉的樣子,仿佛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片綠色的世界,有的讀第三句“江南魚米鄉(xiāng),小小竹排畫中游”時則滿是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