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年齡特征、個性心理不同,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問題也在不斷變化,其主要表現(xiàn)在:1.心理承受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缺少意志和毅力。2.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自私狹隘,虛榮心強。因此,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也應隨之變化;不僅需要學校、教師的努力,更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共同攜手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主要途徑有:
一、教育者要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教育觀念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且能夠促進學生在智力、品德、身體諸方面的開發(fā)與養(yǎng)成,這早已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重視,也被教育實踐所證明。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在學校開辦了心理訓練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為心理患者提供治療幫助與服務。我國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分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得有聲有色,總結了不少經驗;但對于相對閉塞的學校來說,還處在起步階段,究其原因,應試教育難逃其咎。
二、加強專業(yè)培訓,提高教育水平
針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教育行政部門應有計劃地在師范院校中開始培養(yǎng)高素質的專業(yè)教師,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師資保證;要通過教師培訓提高在崗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知識,教師在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基礎上,開足、開齊心理健康教育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各科教學之中,才能更好地落實教育計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學生厭學是現(xiàn)代中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心理問題,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原則,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變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使學生心理得到健康調整。教師教學方法不靈活、嘲諷、相互間缺乏心理溝通,都會給學生造成心理壓抑。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消除師生心理障礙的關鍵,當老師把學生當作知心朋友,師生之間架起了相互溝通的橋梁,學生就會喜歡上你的課,學習就有了興趣,學業(yè)成績也就隨之有了提高;與老師關系親密了,也就會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自信心,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這有利于完善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人格及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四、優(yōu)化心理品質,改變評價方式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弱點和不足,每個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理欲望,中學生更是如此。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用“放大鏡”看待每一個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在第一時間給予鼓勵和表揚,逐步樹立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正視缺點,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點,完善人格。不少學生的自卑心理來自教師對學生的主觀評價,個別教師憑主觀感情,偏愛成績好的尖子生,對中等生不管不問,對學困生全盤否定,出言不遜,這無疑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思想和心理壓力,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五、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學校和社會環(huán)境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單靠口頭說教是不行的,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優(yōu)雅、潔凈、文明、舒適的校園環(huán)境能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和教育。校園中亭閣假山、名人雕像、書畫長廊、名人名言、校風校訓以及各種宣傳櫥窗都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園里生機盎然,校園里繁花點點,綠草茵茵,無時無刻不在觸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使學生在愉悅中受到教育,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
六、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功能
父母的教育觀念、教養(yǎng)方式、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著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徹底改變只重智育,忽視德育、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觀念;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吃苦耐勞、戰(zhàn)勝挫折的意志和能力,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困難、障礙、曲折,讓孩子去磨煉意志,增強自信;要重視對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導,加大對家庭文化生活的投入;要從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愛之則寵,恨之則打,溺愛型和打罵型的教育方式可直接導致孩子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等等。
七、開展心理咨詢活動
在校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學校要進一步完善心理咨詢室工作,配備具有豐富專業(yè)知識的心理咨詢師。學生通過咨詢,進行傾吐和宣泄,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學校心理咨詢老師要詳細了解咨詢學生的各種情況,尊重、理解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要給咨詢學生溫暖,指導他們自我調控,做到既是學生的傾訴者,又是學生的咨詢顧問,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除心理咨詢外,學校還可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等。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全社會都應高度重視。政府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學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工作的重點抓緊抓好;家長要提高認識,配合學校做好工作;使少年兒童都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為將來踏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畫川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