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縣從2009年3月到2010年1月集中組織開展了班主任校本培訓,整個過程經歷了“先行試點,全面鋪開,中期推進,繼續(xù)深化,總結考核”五個階段,并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個“創(chuàng)、樹、建”三位一體的培訓模式。
一、創(chuàng)建一批教學相長、學用結合的實踐基地,發(fā)揮集聚輻射的效應
我校作為全縣校本培訓的組織承辦單位,本著“讓培訓內容從班級中來,再到班級中去”的原則,從一開始就注重設計和運用貼近班主任和一線教師實際的培訓內容和方式方法,統(tǒng)籌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創(chuàng)建了四種培訓基地。
1.精細化管理基地。按照“更嚴更活”的要求,加強學習效能建設,保證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按照“有統(tǒng)有分”的要求,在集中培訓的基礎上,利用網絡平臺系統(tǒng),強化自主學習;按照“有理有情”的要求,建立了班主任QQ群,開展班主任工作論壇,對培訓及日常工作中的疑難問題進行及時交流與廣泛探討。
2.專業(yè)技能培訓基地。選擇部分學校設立班主任專業(yè)化技能培訓項目,通過一年培訓,使每位班主任和廣大一線教師都能達到“行為規(guī)范訓練技能,健康健體教育技能,勞動技術教育技能,班級文化建設技能”等13項技能。
3.文化毓秀基地。充分利用武義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在相關學校開展校園文化、歷史文化、區(qū)域文化三對接活動,組織開展經驗交流活動和觀摩學習。
4.安全教育基地。建立“警—?!t(yī)”三家合作模式,定期組織安保人員和醫(yī)護人員巡回對師生進行針對性輔導教育,開展相關操練演習,著力提高班主任安全管理和廣大師生安全自救的意識和能力。
二、樹立一批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可學可比的先進典型,發(fā)揮示范帶動效應
對班主任這個特殊的群體,培訓管理必須重視從教育教學一線挖掘和培育身邊典型的人(單位)和事,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引導激發(fā)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
1.評選先進典型單位。按照“分層分類為主、自主選擇為輔”的原則與試點單位建立參考坐標,確立聯(lián)系渠道。培訓結束時依照類別標準評出“班主任校本培訓十佳單位”。
2.打造優(yōu)秀典型團隊。把班主任培訓與“創(chuàng)建特色中隊”“評比先進教研組”“評選優(yōu)秀團隊”相結合,學校在全面了解掌握一些班級管理上的亮點之后,利用“班主任例會、論壇”等平臺進行展示推廣。
3.樹立身邊典型個人。開展“樹典型、立榜樣、作示范”的示范班主任評選活動,將評比的優(yōu)秀學員與一年一度評選的校級先進教師視為同級榮譽,并作為縣級優(yōu)秀班主任推薦人員的主要依據(jù)。
4.實施創(chuàng)新典型項目。鼓勵班主任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在班主任申報課題“單位加個人”的基礎上,倡導建立“跨校加多人”模式,加快集體攻關能力建設。此外,積極引導班主任撰寫教育案例,進行個案研究,以“短、平、快”形式加快研究成果的轉化運用。
三、建立一套各具特色、簡便管用的培訓機制,發(fā)揮保障促進效應
為了讓培訓實踐中的有效做法和管用經驗制度化,我們遵循“教育給了我教育的眼光,我用它來發(fā)現(xiàn)教育”的校本研訓思想,引導教師留心觀察身邊的教育現(xiàn)象,思考教育問題,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和積累經驗。目前,全縣初步建立起四個方面的培訓機制。
1.“教學—研究—體驗”平面培訓機制。建立班主任研究會,加大對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探索班主任工作中的新特點、新模式,不斷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質量。如有的學校建立“一講眾評”互學互助制度,由主講人講述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解決實踐問題的切身感受,其他班主任發(fā)表意見,進行現(xiàn)場訪談。有的學校提出“互動生成體驗式”的班主任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培訓模式,將班主任的培訓提升納入到學校教師樂教工程的“四快樂”之中,為班主任培訓工作在培訓模式及操作方式上注入了新的活力。
2.“內外結合、上下幫帶”立體培訓機制??h內,主要采用城鄉(xiāng)學校、強弱學校結對幫扶形式開展送教下鄉(xiāng)、上掛下派等交流活動。校內,采取“導師制”,優(yōu)秀班主任與年輕教師結對,發(fā)揮傳、幫、帶的作用,加快年輕教師成長。縣外,通過組織優(yōu)秀班主任、年輕一線教師、分學科教師以及以校為單位外出專題考察學習,或者請外地名校班主任教師來武交流,促使廣大班主任教師增強對最前沿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成果的感性認識,進一步開闊視野。
3.“寄宿—留守”網格化培訓機制。主要針對武義“超市經濟”(南部山區(qū)廣大農民外出到長三角城市開超市)帶來留守、寄宿兒童特別多的實際,采取“溫馨家園”式農村寄宿管理,開展留守兒童“愛心家園”活動,引導班主任如何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更多關愛,彌補留守兒童因父母不在家?guī)淼那楦腥笔А?/p>
4.“考—評—促”人性化考核培訓機制?!翱肌本褪菍ε嘤柷闆r進行專項考核,“評”是指在寒暑假前各組織一次百校千人滿意度測評,“促”就是把上述考核成績和滿意度測評結果作為教師評優(yōu)評先、工作調動和學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jù),并建立學習推廣機制和拓展提升機制,努力做大成功點,營造以點帶面功效。
作者單位:武義縣繼續(xù)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