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是三維目標教學之一情感教育的核心。它在中國社會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時期,盡管有不同的內容,但它的核心內容首先是熱愛自己的祖國。而中國近代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素材。中國近代史始于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止于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面對這樣一幅歷史長卷中的詳實而豐富的歷史史實,該如何把握分析,突出愛國主義精神。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相關史料,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深化這一主題教育。
一、借助歷史人物,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在中國近代史中,涌現出許多愛國愛民的民族英雄人物,因而,借助歷史人物的形象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學,也是歷史教學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學方式。我在講授這段歷史時,充分利用人物的名言或者挽聯?!都孜缰腥諔?zhàn)爭》一課中的鄧世昌,我給學生補充了后人為他寫的一幅挽聯“此日慢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烘托出他的愛國主義情操。首先讓學生搞明白這句話的含義?!肮敝刚l?“海軍”什么時候創(chuàng)建?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講述鄧世昌的主要事跡,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課文,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史論相結合來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經過這種方式樹立的人物形象就顯得比較豐富、充實且更有說服力和可信度。在講到左宗棠時,我利用后人的挽聯,“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大將指誰?有何功績?也可以把兩個人物進行比較,更能使學生體會到愛國主義的情操,從而激發(fā)我們要向英雄人物學習的優(yōu)秀品質。
二、利用時事新聞鏈接歷史,更能激發(fā)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展示時事材料:2010年9月7日,在釣魚島附近海域,一艘中國拖網漁船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廳一艘巡邏船沖撞,后又受到日方另外兩艘巡邏船跟蹤、沖撞、截停、登船、檢查。中國漁船遭日本巡邏艇沖撞,中國船長遭日方逮捕。剛聽到這則材料,學生義憤填膺,日本怎么這樣猖狂,直接導入新課。在100多年前,日本曾侵略過中國,這是怎么一回事?結果如何呢?一個是給學生造成懸念,使學生急于知道答案;另一個是使學生更加愛國,認識到國家落后是挨打的重要原因,更加努力學習,為祖國的強大和富強做貢獻?;蛘哒故具@段視頻,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的情感。
通過榜樣的力量和時事鏈接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實際上能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感的方法有很多,以后在教學中要不斷探討,以期實現歷史的教育功能。
作者單位:江蘇省灌云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