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如何開展閱讀指導課成了語文教師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閱讀的本質使學生的閱讀行為變成了開放式的、多元化的、個性化的。而“新課標”又特別強調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獨特的體驗、獨特的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讓學生明白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一、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能夠激發(fā)師生的讀書欲望。把班級布置成一個小型圖書室,進一步規(guī)范了圖書角的建設,學生的課外書籍實現資源共享。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性及怎樣正確地對待課外閱讀。讓學生在濃濃的書香味中走進書海,暢游其中。
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有選擇地進行摘記,以加強語言的積累,豐富寫作的素材;撰寫好書推薦單,將好書推薦給同學,更深刻的領會所閱讀的書籍,提高寫作的能力,增強歸納、概括的能力;寫好讀后感,抒發(fā)自己獨特的感受,形成正確的情感意志、審美情趣及價值觀。
三、有效開展讀書指導活動
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指導活動,可推動課外閱讀的深入開展。以指導課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掌握正確的讀書的方法,并能夠學以致用,通過語言文字的練習,促進閱讀的有效性。
1.教給閱讀的方法
精讀、略讀和速讀。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根據需要,自己靈活地選擇閱讀的方法,使整個的閱讀能迅速有效。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到三個結合:讀書與正確的衛(wèi)生習慣相結合;讀書與思考相結合;讀寫結合。
2.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時,要讓學生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進入作品的內蘊。還要讓學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的經歷、感受和領悟與作品的內蘊結合起來,去理解、去感悟,以獲得自己全新的體驗。
3.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與聯系上下文相結合的方法來猜測、理解那些不理解的字詞的意思;引導學生查閱原著,從中吸取養(yǎng)料,擴大知識面,豐富詞匯,理解從原著中節(jié)選出來的文章。
總之,在中學開設真正的閱讀指導課,是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同時也是新課程賦予所有教師的神圣職責。課外閱讀不僅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的有益橋梁,而且更是大語文課堂所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課外閱讀學習,讓課外閱讀為學生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河北遷安市上莊鄉(xiāng)望都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