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庫區(qū)下鄉(xiāng)脫貧移民的陸續(xù)遷出,學生廖莫隨父母搬遷至廿里鎮(zhèn)脫貧小區(qū)居住,他也由原先的山區(qū)學校嶺洋小學二年級轉入我校三年級就讀。幾日的接觸發(fā)現這是一個紀律、習慣特別差的孩子。更特殊的是這是一個超齡生,已經11歲的他比其他孩子足足大了3歲,經過了解才知道因為到處治療眼病,他曾休學2年。面對這樣一個戴著深度遠視鏡而又身高馬大的孩子,班級里的其他孩子也不甚歡迎。如何縮小他與其他孩子的距離,早日找到回家的感覺,適應這兒的學習,回歸班級的主流成了我的首要任務。
溝通了解——建適宜平臺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在教育過程中,我們只有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才能針對其特點,設計最佳的教育方案。
因此開學初我就找來了他的父親,對他的學習、生活、心理和家庭情況進行全面了解。而后又電話聯(lián)系他原先的班主任,對他在校的行為、與同學的相處、學習情況等進行更細致的了解。結合自己平日里的觀察與其他孩子的反映,并以平等、信任的態(tài)度跟他談心。匯聚多方面的材料,我判斷這是一個學習基礎差,行為習慣不好,紀律觀念淡薄,但內心渴望進步而又把持不住自己的孩子。加上眼睛和年齡的問題,他又非常敏感和自卑。當然還有新轉入的孩子一個共性特點,對新的環(huán)境不適應,但又非??释谛颅h(huán)境里開辟自己的新天地。根據這一系列的情況,我開始努力走近他,利用課余休息時間,從網絡、相關刊物上搜尋有關這類孩子教育的資料文章,為他制定出一套專門的施教方案。
學期初班里要進行班干部選舉,了解到身體素質特別好的他很想當體委,我高興的同時也發(fā)了愁,就他目前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怎么能當選呢?我與班長研究了一下,決定要讓他當個班干部助理。這樣可以借此約束他,提高他的自制能力。于是我又與他進行了一次言詞懇切的心靈對話。我清楚得記得他的眼神,那么的有光彩,我知道我的談話起作用了。接下來的幾周時間,不管是學習還是活動,我都盡量讓同學們感受到他的閃光點。如此這樣,連我都沒想到,競選時他竟然以滿票通過,全班同學都用最真誠的掌聲祝福了他。
營造環(huán)境——創(chuàng)成長樂園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便學會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他便學會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便會學會憂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便會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huán)境中,他會學會鐘愛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便會學會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們;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里”??梢姡瑒?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班級育人氛圍,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在對廖莫的教育上,我認為首先要讓班級接納他,然后讓他愛上班級,才能讓他早日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因此我一再要求班級里的所有孩子要有同情心、愛心。同時召開班隊會,圍繞“我是新生”這一話題進行換位思考,明白廖莫比所有的人都需要鼓勵、幫助,從內心喚醒每個孩子的同情心。日常學習中對關心、幫助他的孩子進行表揚,對歧視、捉弄他的孩子批評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術的頂峰——即師生間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教師只有打開學生心靈的窗口,取得學生的信任與尊敬,才能贏得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為此我經常與他促膝談心,真誠表示愿意成為他的知心朋友;明確告知廖莫我最看重的是一個孩子的進步,因為只有進步的孩子,能夠努力的孩子,才是有希望的孩子;希望他不要介意以前的不足,要抓住現在的機會努力進取;堅持做到發(fā)現他的微小的進步,及時表揚,不放過任何一個激勵他的良好機會。師生間就架起了感情的橋梁,在這種師生互愛的氛圍中,廖莫開始漸漸融入我們這個大家庭,他在日記中寫道:“在我的新家里,同學間互相幫助,親如兄弟姐妹;老師辛勤親切,勝過我的爸媽。我能在這樣的集體里學習真幸福?!?/p>
家庭氛圍時刻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為發(fā)揮家校合力的作用,我積極挖掘家庭教育中的積極因素,為廖莫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他還有一個姐姐,因父母疏于管教,中學沒上完就出去打工了,這也成為廖莫父母的心病,所以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廖莫的身上,對他是既寵又嚴,但因年紀較大又沒有什么文化,教育簡單又粗暴。為此我多次與其父母交談,傳授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還將自己購買的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籍借給廖父母閱讀。其父后來跟我交流中談到:“多虧老師的教育,要是我兒子還在山里學習,我肯定不能成為現在這樣的好父母,我兒子又要走女兒的老路了?!?/p>
培養(yǎng)信心——善戴高帽子
每個插班生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內心必然是害怕、矛盾的、不自信的。為消除廖莫的恐懼感,開學的第一天我就將他隆重的介紹給全班孩子?!巴瑢W們,這個學期我們班又增加了一位新成員,他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孩子,雖然眼睛不好,看不清楚書本和黑板上的字,卻不放棄,依然努力學習。因為不挑食,你們看他長得多結實,有了他的加入以后我們班的拔河比賽肯定能拿第一名了……”在孩子們面前我大張旗鼓地宣揚他的優(yōu)點,甚至夸大其優(yōu)點,一開始就讓他處在一個高起點上,點燃其新的希望,奠定其前進的基礎。同時將他放在了讓孩子們歡迎的位置上。
同時私下里,我也充分表示歡迎和肯定,并告訴他新的環(huán)境自己的良好開始需要自己的努力,只要從現在開始努力一切都來得及。老師期待他的蛻變。我每次上語文課時,廖莫只要回答完整而且洪亮,我就向他微笑,給予肯定,向他投以支持、肯定的目光,表示相信他能行……。多次以后他在我的課堂上開始專注地聽講,積極主動發(fā)言。
我還鼓勵“紅旗小隊”的隊員們吸收廖莫參加,讓他愛勞動的優(yōu)點得到大家的認可,幫助他找回自尊。在學校開展的教師節(jié)“我拿什么回報你,我的老師”活動中,廖莫憑借自己身材高大的優(yōu)勢,將各類彩帶懸掛在教室的日光燈和電風扇上,并在黑板的上方用氣球和彩帶設計了六個大字“老師節(jié)日快樂”。給了所有任課教師一份驚喜。事后我充分肯定了他的勞動成果。這件事以后他更加關心班集體,甚至豪情宣誓“老師您放心吧,我一定努力做一個讓大家看得起的男子漢,我不會辜負您的期望。我要盡力為這個班級爭光?!?/p>
廖莫接受全班同學的幫助,在勞動等各類活動中逐步樹立了自信,改變了原來的自卑心理??墒牵幸淮慰荚?,他的成績不理想,只考了三十幾分,我批評了他。他又開始疏遠同學,回避我了。他的同桌,他的伙伴,有點泄氣了。我及時引導大家懂得:要想幫助廖莫樹立信心,我們自己首先得充滿信心,這樣才有助于他對自己充滿希望。這一說法不久便得到證實,那天,語文課上,在黑板上做題,我看出他有想上來的意思,便微笑著示意他上來做,果然他做對了。全班同學自發(fā)地熱烈鼓掌予以表揚,廖莫當時沒有喜形于色。但課間休息時,他主動與同學交談,有說有笑。在大家充滿信心的期待下,他又回到了我們中間。
因材施教——尋恰當支點
阿基米德曾說過:“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撐起整個地球?!边@句極富科學道理的話人人耳熟能詳,也都堅信不移。教育,同樣是需要一個“支點”的。對那些性格迥異、“身手”不同的學生就需要找一個合適的支點因材施教。
對于廖莫來說若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支點,就能成功地將他向前推動。針對他學習習慣不好,特別是因為眼疾看不清板書和課本中較小的字。我將他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并找來一條矮凳子給他坐,平時也有意識地將板書的字寫得大些。同時又安排了一個成績優(yōu)秀而且習慣非常好的女孩子作為他的同桌,讓該女生與他結成互助小組,囑咐該女生多幫助他。平日里我給予他更多的關注,只要發(fā)現他有進步就鼓勵、表揚,多為他提供表現的機會。比如廖莫的口頭表達能力較好,我就有意識地讓他多回答問題,并及時表揚他。因為眼睛的問題他的書寫速度慢,字跡歪歪扭扭,因而在抄寫生字方面,我給他立了新標準,每次抄寫量只有其他孩子的一半,在批改上我更是區(qū)別對待,“矮子里挑高個”只要發(fā)現他有一個字寫得稍微端正些,就在那個字旁注上五角星給以鼓勵。并要求孩子的父母進行督促,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專業(yè)老師那里練字。同時我還以朋友的身份與廖莫交談,協(xié)助他制定相關的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的,給足學習動力。另外讓他發(fā)揮自己年齡和身高的優(yōu)勢,多為班級做一些其他孩子不能完成的勞動,如洗拖把,提水等一些原本由老師完成的事情。以此樹立他在其他孩子中的威信,讓更多的孩子接納他。讓他在同伴和老師的贊揚聲中獲得成功感,盡早抬起頭來走路。
回顧對廖莫一年的教育和轉化,他有了很大的改變,在學習上、紀律上、交往中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F在我們眼前的他同過去的他是“脫胎換骨”的,我堅信,他會越變越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深切地感受到學生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必須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無微不至的愛心。教師只有全身心地去接納自己的學生,愛自己的學生,那么再難教育的學生也會感悟、轉化,這是當老師的多大的幸福啊!
(作者單位:浙江衢江市衢江區(qū)廿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