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琴
高職高?!蹲o理學基礎》理論與技能考核方法的現(xiàn)狀與改革方向
楊 琴
長期以來,如何結合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恰當安排理論與技能考核來提高護生《護理學基礎》教學效果,一直為護理教育工作者們所研究探討的內(nèi)容。本文將目前國內(nèi)《護理學基礎》理論與技能考核方法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革路線,合理增加見習實習期間的教學,從而提高護生《護理學基礎》綜合成績的覆蓋范圍。
護理學基礎;理論與技能考核方法;現(xiàn)狀
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教育是為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培養(yǎng)擁有現(xiàn)代護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質實用型護理人才,而《護理學基礎》(簡稱《護基》)是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重要的基礎課程,是學習各科護理的基礎[1]。
《護基》分兩學期完成,一般為第一學年第二學期,第二學年第一學期。就我校來說,作為考試課程,理論考試有期中考試與期末考試兩次,結果按照期中成績占 20%,期末成績占 50%納入綜合成績,每學期如此。國內(nèi)也有其他院校除此以外增加單元考試,通過口試方式,考察學生運用知識能力,改變傳統(tǒng)的理論考試僅僅使用筆試的方法[2]。
《護基》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實踐操作能力培養(yǎng)是目前高職高專護理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目前國內(nèi)護理學基礎技能考核形式多樣,大多數(shù)院校采取平時抽考,期末必考的形式,按照統(tǒng)一的評分標準打分,以技能成績占有相應比例列入綜合成績。隨著臨床技能操作的不斷改革,要求《護基》技能教學及考核方法也要與時俱進,在技能操作考核中采取病例展示考核模式,修改考核評分標準,重視綜合能力測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備物方式,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2,3]。
《護基》綜合考核涉及到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結合,每學期的綜合成績?yōu)槠綍r成績、期末理論成績、技能成績,三方面綜合起來分別占有一定比例,每個學校側重點不同,比例分配也不一樣,我校理論成績重于技能成績與平時成績。
《護基》是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教育中的主要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學時數(shù)各占有一定比例。我?!蹲o基》理論教學 112學時,實踐教學 132學時,可見實驗教學占總學時的50%以上。通過技能教學培養(yǎng)護生實際操作能力,是使護生順利勝任臨床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但通過教學發(fā)現(xiàn),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實驗成績只占該課程總成績的 10%~30%[4],而且僅限于每位學生手中的操作評分標準,導致綜合成績計算不合理,從一次考核成績中不能夠準確反映出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高低,因而使得學生輕實踐、重理論,把實踐課簡單化,對實驗課不重視。步入高等教育后護理的學術化傾向十分顯著,注重知識的理論化,并要求畢業(yè)生具備更為完整的能力結構與知識系統(tǒng)[5]。但是護理專業(yè)教育最終是培養(yǎng)學生走到臨床一線,面對患者提供整體護理,僅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不具備或者不熟練技能操作,就成了光說不練的假把式。另外從護理教育者出發(fā),理論課教學涉及到方方面面,老師課前充分準備,課后認真總結,而實踐教學往往遵循示教-電教-練習-回示-總結模式,規(guī)定操作統(tǒng)一按照這種模式展開教學,導致護理教育者重理論輕技能。
2.2.1 在技能考核上 傳統(tǒng)技能考核方法一般僅憑一次和一項考核內(nèi)容來評價學生技能操作水平,根據(jù)抽考或必考項目,由兩三位老師監(jiān)考,抽題難易度不同,每位老師評分及教學差別都能影響其技能成績,對考生欠公平和合理性。另外多數(shù)院校操作技能考核標準單一化、模式化,過于強調按流程操作,比如無菌技術、打開無菌溶液,雖是開啟過的溶液,但學生在準備用物時仍然會準備啟瓶器,每項操作都按照理想標準規(guī)定限定時間。這些都削弱了學生操作時的真實感,更重要的是無法考核到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目前國內(nèi)護理學基礎技能考核已經(jīng)有院校在原有基礎上作了大幅度改革,病例展示考核有助于培養(yǎng)護生的整體護理觀念,有助于培養(yǎng)護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創(chuàng)新與評判性思維,促進《護基》技能教學。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操作技能的興趣,但是它對實踐教學時間有了更高的要求。
2.2.2 實驗條件的影響 實驗室硬件設備是實驗教學能否順利實施的基礎。它直接影響實驗教學的質量及學生考核成績。實驗場地擁擠,儀器設備不足或陳舊,學生規(guī)模大,造成實驗課分組多為 5~6人一組,不符合教育部對實驗教學 2人一組的要求[6]。
高職高專護理教育要求安排學生見習與實習,每所學校時間要求不同,見習僅限于學生觀看帶教老師操作。以我校為例,見習時間為一天,每位同學見習結束后根據(jù)自己所見要寫見習報告,寫病例要按照護理程序書寫,由各專科老師評閱、評分,納入平時成績,最終計入綜合成績。但是僅憑一次書面報告作為見習成績不能反映學生的綜合水平,學生往往按照病例本抄一個來應付。護理專業(yè)第三學年為完全實習時間,由學校與醫(yī)院聯(lián)合教學,醫(yī)院根據(jù)學校實習大綱制定詳細的實習計劃及實習輪轉表,將學生分配到各個科室,每輪換前都要進行出科考試,分為筆試與操作,并由帶教老師給予文字評價,所以與學生在校期間成績沒有任何關系。作為最后一學年理論與實踐總分相結合,更能體現(xiàn)出一個學生的綜合水平,而沒有成績的約束,則存在一些學生不認真實習或者中途停止實習的現(xiàn)象,存在只要不范錯誤就能通過的僥幸心理,沒有把整體護理運用到實踐中去,不能充分發(fā)揮護生的作用,這與當前護理專業(yè)教育目標是不相符合的。
《護基》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強,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容易導致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護理專業(yè)老師在進行理論和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把握護理學基礎課程特色,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不偏不倚。老師在講理論時可以模擬醫(yī)院場景,以病例展開教學 ,鼓勵學生角色扮演,這樣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教學靈活。同樣,在實踐教學中增加實踐教學學時比例,也可以開展這種模式,改變以往固定模式教學,提高了用案例教學能使學生身臨其境。1993年,國內(nèi)培養(yǎng)出第一批標準化患者,指那些經(jīng)過標準化、系統(tǒng)化訓練后能以復制的方式準確表達實際臨床問題的正常人或患者[7],加強學生對病史進行考核,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另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互融合非常重要,既要在理論教學中深入實踐教學內(nèi)容,同時要把實踐教學中學生反饋的內(nèi)容再次去驗證理論[8],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作用于理論;護理教師隊伍的發(fā)展擴大,必要要求教師具備“雙師”型人才,鼓勵老師深造與深入臨床學習,使護理教學與時俱進。
目前護理專業(yè)學生在校期間理論考核已相對成熟,可從已建好的試題庫中抽取考卷的方法考試[9]。對于技能考試,也可以建立試題庫,以病例形式答題,避免學生機械操作,將技能成績比例上調;將見習實習期間的成績納入綜合成績計算;通過教師討論并經(jīng)過驗證詳細設置操作程序中相對應的分數(shù);對于每項考核嚴格設定時間,并規(guī)定超時時間扣除相應分數(shù)[10]。除此之外,通過對護生測評內(nèi)容、方式的改革,有利于綜合考察學生分析問題、判斷問題的能力,有利于護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希望通過改革能促使護理教育由目前只重視學生分數(shù)的局面,向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教育模式發(fā)展。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如何正確清晰地反應學生的考試成績,這不僅包括學生在校期間理論與技能綜合成績,同時應結合實習見習期間學生的表現(xiàn)與成績,又能兼顧學生在找工作時有完整的成績表,在今后的工作中,這點還需要與學校相關部門、實習醫(yī)院進一步進行探索研究。
[1]吳永琴,姜文莉,楊曄琴.《護理學基礎》操作技能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06,20(5):1207-1208.
[2]馬小琴,裘興梅,谷娟娟.《護理學基礎》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護理與康復,2008,7(9):703-704.
[3]金 莉.《護理學基礎》技能教學和考核改革[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7):1391-1392.
[4]鄒凌燕,王克芳,李 峰,等.《護理學基礎》實驗考核的改革[J].中華實用護理雜志,2005,21(9):7-8.
[5]白 玫.護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12):1082-1084.
[6]沃云飛,陳明霞,林 婷.《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5,6(1):34-36.
[7]景匯泉,左天明,于曉松.醫(yī)學生對標準化病人多站考試評價的研究[J].醫(yī)學教育,2004(2):51-54.
[8]高 文.在護理本科教育中增加職業(yè)認同教育[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3上半月版):82.
[9]王雪瑩,英彩輝.高職護生與繼續(xù)教育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比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4下半月版):88.
[10]對實習護生進行職業(yè)防護教育與培訓的做法和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上半月版):72.
2009-10-12)
(本文編輯 曹素文)
241000 安徽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護理系
楊琴 :女 ,本科 ,助教 ,護師
10.3969/j.issn.1672-9676.2010.1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