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谷歌公司向中國政府發(fā)難,到希拉里就“網絡自由”發(fā)表宣講,再到奧巴馬出面力挺希拉里,美國從商到官、從國務院到白宮,發(fā)起了罕見的針對中國等非西方國家的互聯網攻勢。美國的動機令人警惕,也令很多非西方國家的人們憤慨。
美國嘴上說,要推動互聯網上的信息流動不受任何制約,而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美國是企圖利用其制造和傳播信息的優(yōu)勢,推行其互聯網霸權主義,讓全世界在以美國意識形態(tài)為中心的信息世界里,向美國臣服。
很顯然,美國的野心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帝國。它要通過互聯網消滅與人類文明同樣漫長的價值多元性,讓190多個國家建成和美國一樣的制度,以同樣的邏輯想問題,有同樣的理想和追求,任何人、任何民族、任何國家在思想上都要向美國靠齊。
在俄羅斯,許多網民在抗議;在中東,憤慨的聲音更大;在中國,在各大網站的留言中很容易看到類似的話:“這是綁架!打著自由的幌子招搖撞騙,充當救世主”;“美國戰(zhàn)略:導彈+網絡=稱霸世界!”“到美國旅游上網,請注意上網須知———美國照樣有網警!”正如環(huán)球網的調查,近2萬名投票的網友,87%都不相信,美國政府真想推動中國互聯網進步。
依法管治互聯網,是國際通例,也是一國主權的組成部分。在任何國家,利用互聯網煽動顛覆政府,鼓吹民族分裂,傳播色情都是不允許的。在哈佛、耶魯等名校拿過法律學位、又當過律師的奧巴馬、希拉里,難道連這一點都不懂?
數據和研究都表明,中國互聯網近年來的發(fā)展速度快于美國,兩三年前,中國的網民數量僅有美國的一半,現在則比美國人口總數還要多8000萬;中國網絡開放度也是很高的,美國不讓外國公司進入互聯網搜索引擎及其他通訊信息領域業(yè)務服務,中國卻隨時歡迎國際互聯網企業(yè)在中國依法開展業(yè)務;通曉中英文的人都知道,美國BBS里的禁忌遠比中國多,弄不好就會被貼上“政治不正確”和“種族歧視”的標簽。不過,在美國政府看來,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聽美國的話。
美國是互聯網信息的最大壟斷者,國際互聯網“命脈”根服務器在美國。過去曾有先例,哪個國家與美國利益發(fā)生嚴重沖突,美國就會停掉這個國家的域名解析。許多國家的學者都建議,由美國一國掌控國際互聯網的生殺大權是很危險的,應把權力移交給國際權威機構,但美國就是不松手,這更加令13億中國人和非西方世界對美國保持高度的警惕。
只要不放下霸權主義的傲慢和無理,“修復美國形象”就是一句空話。對美國的不滿,就會在世界上擴散。世界不是什么都得按美國的意志辦事,中國人也向來不吃美國威脅這一套。美國著力推銷的一些理念在中國根本行不通,中國不會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走。這不是空話,是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的。
看來,美國政府還是忘了比爾·克林頓1994年的話。當時,在經歷了幾年的中美觀念交鋒后,這位奧巴馬的前前任、希拉里的丈夫曾說,“我不會去告訴像中國這樣的一個大國應該如何處理其國內事務,或者如何對待其公民,或應該制定什么樣的法律?!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