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九
摘要:本文論述了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主要途徑:在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人格魅力,巧妙利用英語例句、課文和閱讀進行德育滲透;并揭示了它們之間相互促進的辨證關系。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師生關系;人格魅力;例句;閱讀
初中階段是學生從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生劇烈變化。使得他們的內心沖突加劇,容易導致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所以有心理學家稱這一時期為個體發(fā)展的“危機期”。同時這一時期又是個體個性品格、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時期,因而這一時期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初中英語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自身實際。作為英語教師,應“教書”、“育人”并重: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遠大理想,培養(yǎng)他們豐富而高尚的精神境界,幫助他們不斷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質。因此。筆者提出“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觀點,將德育巧妙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品德養(yǎng)成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給出了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三個途徑:
一、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人格魅力
德育教育,不能靠說教的方式,它比知識與能力的教育更需要示范作用和榜樣的帶動。心理和社會角色的定位使學生的言行富有模仿性,把教師看作是天然的學習榜樣。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他們自覺不自覺地把教師的人格形象作為完善自己心理結構的參照系數(shù)和人生旅途的導向。當學生被教師所流露和展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時,自己就會產(chǎn)生一種心理認同感。并時時處處模仿教師的行為與習慣,逐漸形成教師所期望,也是課程目標所要求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相反,如果教師的人格不能讓學生認同,也會產(chǎn)生比較壞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要想德育收到實效,必須首先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質,增強教師的人格魅力。
二、建立和發(fā)展良好的師生關系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特別重視與教師的關系,超過與父母的關系,因此,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有重大影響。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在教學中輕松滲透德育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應引起教師的充分重視。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是知識上的、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因此,師生關系不僅是教育關系,也是一種心理關系和道德關系。其本身就具有對個體的陶冶性和培育性。在當代社會,知識信息傳播媒介日益擴大增多,學生獲取知識的來源很多,速度也很快,這雖不意味著教師的職能的消失。但也說明教師傳授知識的職能正在逐漸改變,教師更傾向于對學生進行精神上的啟迪培養(yǎng)。師生關系所具有的教育性和教師職能的傾斜都要求建立和發(fā)展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這種良好關系中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寬容,同時受到激勵、鼓舞、指導、忠告和建議,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受到精神的教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關鍵在于教師。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師道觀念,樹立“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新理念,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理解學生、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真誠對待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之后。學生喜歡和教師相處,喜歡教師所教的課程。教師就容易激發(fā)起學生對英語持久的興趣以及強烈的求知欲;同時這種良好關系也能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信賴感。這種信賴感使教師的教導具有一種感召力。容易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并產(chǎn)生積極的回應,從而使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得更多的教益。
三、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滲透
英語教師應重視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德育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鑒別和分析能力。促進他們品德的發(fā)展。這種滲透教育不是教師把某種真理直接強加于學生,使學生被動地接受,而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將真理、經(jīng)驗、知識、思想、價值、意義、情感、態(tài)度都顯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思考和理解去接受,使其精神受到啟迪和引導。如果教師在備課時能多選正面的有關德育的例句,無疑會有利于德育滲透。以下這些例句涉及到祖國、意志、品德各個方面。每一例句雖小如水滴,但積少成多,猶如滴水穿石。滲透到學生心靈深處并引起共鳴。
1We must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our country now。
現(xiàn)在我們必須承擔起建設祖國的責任。
2Honesty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characterof a man。
誠實是一個人性格中的重要品格。
大部分學生追求知識、可塑性強、愿意閱讀、喜歡閱讀,但對于應該閱讀什么書籍不很明了。應該從中汲取哪方面的知識和經(jīng)驗更不明白。他們很需要教師在這方面的指點并會把教師推薦的書目作為閱讀重點。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當前存在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上的問題。向學生推薦難易程度相當?shù)挠幸嬗⑽臅?、報刊或雜志。教師如能組織讀書心得報告會或書刊評議會則效果更佳,可以發(fā)揮教育的平行影響作用。變一人的心得為眾人的財富,培養(yǎng)學生識辨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評價水平。并可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
總之,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可以給予學生思想上、人格上的影響。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利于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而學生在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后會擁有進取心、責任感、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熱情,學生最終會成為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英語人才。因此,德育滲透與英語教學之間也存在著相互促進的辨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