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更要擔負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教師既要通過思品課堂感化學生,使其言行舉止逐步健康,又要借助思品課堂內(nèi)化學生,使其心靈深處最終健康。筆者認為,思品課教師只有面向全體學生,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凸顯思想和心理教育內(nèi)容,才能最終達成思品課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進而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為此,教師要設法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不以權威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做到允許學生來動搖自己的“權威地位”。通過自己的言語、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學生感到教師可親可愛,并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愛的激勵,得到美的享受,在興奮中發(fā)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學生只有對老師有了親近感,才能體驗到受教育是快樂的,從而逐步形成主動參與、敢于爭辯的氛圍,最終讓思維得到內(nèi)化,讓潛能得到發(fā)展。
二、挖掘教材的心理教育因素,觸動學生的心靈深處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處處滲透著心理健康教育要素,教師只要對課本內(nèi)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例如通過教學《珍愛生命》一課,可以讓學生體會生命的來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精彩,從而更加深刻地體會自己存在的價值,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學會珍惜自身生命的同時更要主動去關愛他人的生命安全;《珍惜新起點》一課,讓學生認識到怎么樣才能使新建立的班集體更加有凝聚力,同學之間怎么相處等等,進而更好地處理自己與他人、個體與集體的關系,盡早養(yǎng)成尊重他人、服從集體的優(yōu)良品質(zhì),為自己的中學階段締造良好開端;再如《人生當自強》一課,學生們能領略到自信者的風采和自卑給人帶來的影響,從而在生活中超越自負、告別自卑,走向自信,由此上升到國家和民族的高度,力爭為中華民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積極投身于各項社會重大活動。
三、滿足學生的健康成才需求,加強學生的心理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進而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在思品課教學中要根據(jù)本學科的內(nèi)容特點,改進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使學生能夠愉快地、興趣盎然地學習。對于能夠給出正確結果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于通過思考但解答中仍有不足之處的學生,可以先肯定他們解答中的正確之處,然后用鼓勵性的語言,如“你可以從某某方向來繼續(xù)考慮”“請你再……你一定會想出來的”等,而不要輕易地否決他們,以至于這些學生的思考過早地結束;對于學生中新穎、簡潔的解法,則可以用“你的解法很棒”、“老師還沒有想到這種解法”等話語來激勵學生,讓學生有一種自豪感。
四、加強教學的合作探究方式,培育學生的心理自覺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改變原有的教育教學方式,盡可能多地采用合作、討論、探究、交流的新型教學模式,使整個教學過程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內(nèi)容的新異性、差異性,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好奇心。例如:在教學《學會交往》的內(nèi)容時,就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友誼的重要,找到獲得友誼的方法,逐漸懂得待人接物要平等、真誠,要理解、寬容。學生受到該教學內(nèi)容的影響,必將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更注重自己的言行,培育自身的心理自覺性。這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內(nèi)容的理解,掌握了交友的技巧,更為重要的是,還使學生實踐了交友的過程,協(xié)調(diào)了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這無疑對健全學生的心理品質(zhì)起到了積極作用。
五、化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困擾,賦予學生心理自信
俗話說擁有自信心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前提”,“沒有自信便會失去一切”。因而,思品課教師要善于觀察、了解和理解學生的情緒、情感,幫助他們解決心理顧慮和困擾。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疲勞、緊張、煩躁、厭倦等情緒,要善于因勢利導地進行調(diào)適、疏導,并正確處理各種突發(fā)事件,使學生能較長時間地保持平靜、愉悅的心態(tài),從而有效地從事學習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教師要對學習困難生進行個別引導,幫助其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技能與自信心,逐步培育其對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也是思想、心理上的叛逆期和不良事件的高發(fā)期,教師務必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他們要有堅定的人生目標和正確的價值選擇,讓他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總之,思品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無疑是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期望所有的思品課教師都能在這方面多作思考,多下工夫。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