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是學生學習、了解、掌握知識的一項重要手段,也是學習過程中的一種基本能力體現(xiàn)。故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此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是很必要的。
關鍵詞:朗讀 停頓 語調(diào) 輕重音
聽、說、讀、寫是學習語文的四大基本能力,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基本能力,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切忌不容忽視其培養(yǎng)與訓練。我就語文學習中的“讀”,談談個人認識?!白x”是語文學科的主要特色,朗讀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知與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語的能力,有利于學生通過詞語之間、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停頓、語調(diào)的輕重緩急和邏輯重音等等,把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讀出來。特別是閱讀教學提倡的多讀少講,以讀帶講,整個教學過程應把指導學生“讀”貫穿始終,把大部分時間放在朗讀指導和訓練上。
一、抓關鍵詞句,注意停頓技巧,讀懂文章
課文中的句子含義深刻,有的詞語用得精當,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在挖掘這些句子含義的基礎上,準確傳神地朗讀這些句子。教師可采取仿讀、領讀、輪讀、個人讀、齊讀等多種形式來訓練學生的朗讀。
對于關鍵詞句進行重點體會,體會其意義、情景、作用;教師還要提示學生注意句子中的停頓。正確的停頓,能幫助學生思考回味,同時還起到突出某些字詞的作用。
二、抓句段邏輯聯(lián)系,注意重音技巧,讀懂文章
一篇文章有它的內(nèi)在的邏輯聯(lián)系,一段話也是靠句子間一定的邏輯聯(lián)系構(gòu)成的。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邏輯聯(lián)系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而準確傳神地朗讀好這些句段。
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蓖ㄟ^重讀的方法,把表達主要意思的詞語突出來,無須多講,學生就能理解句段間的邏輯聯(lián)系,朗讀起來得心應手。
三、抓課文思路,通過導讀,讀懂文章
在教學中,教師抓住課文思路,必須與教學思路、學習思路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讀”中做到口到心到,通過課文的語言因素,邊讀邊想,達到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目的。如在學習《大道之行也》,可在讀中問、答中讀進行,這樣可以很好地理解課文。
“讀”的方式也很多,在課堂上多采用朗讀。并且在教學中教師要把“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只是在關鍵之處點撥,重點之處強調(diào),思路堵塞之處疏通。真正地做到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讀。
參考文獻: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
作者單位:湖北省鶴峰走馬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