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賢良 鄧園生
六一兒童節(jié)前夕,高安市第五小學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學校文化藝術節(jié)活動。今年是第六屆,又恰逢師生喜遷新教學樓上課,都說是“三喜”臨門,學校里一派喜慶景象。學生在藝術節(jié)上展示了浸潤著他們心智、才情的文藝作品和文藝表演,體驗著童心燦爛又一年的快樂。
步履堅勁真豪氣
5月26日清早,天下著細雨,雨霧里的校園卻美得如詩、如畫、如夢……這一天是高安五小第六屆學校文化藝術節(jié),這是1 300多名五小師生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他們意氣風發(fā),滿懷喜悅。校園也因節(jié)日裝扮得分外妖嬈。新落成的五層教學大樓屋頂上,沿著四周的女兒墻插滿了彩旗。樓下大路旁那一排排堆青疊翠的香樟樹,樹樹之間都系上紅繩,張掛起一串串大紅燈籠,顯得十分喜慶。樹底下鮮花簇擁,紅艷艷的串串紅、金燦燦的大頭菊、白中帶紅的海棠……最吸引眼球的還是拱立在操場主席臺前南側那臨時搭建的高大彩虹門,上面嵌貼著“高安五小第六屆學校文化藝術節(jié)”14個大字,熱烈而莊重。
大約7時,雨停了。觀摩此次活動的高安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市教育局的領導,兄弟學校的校長、教師和一部分學生家長,陸續(xù)來到了學校。
上午8時整,藝術節(jié)入場式開始了。先是由國旗、會徽、鼓號、彩旗、腰鼓等五個方陣組成的校隊入場,他們手擎國旗,簇擁會徽,揮動彩旗,邁著整齊的步伐,從主席臺前走過。本屆藝術節(jié)會徽,底部是三道藍色條紋,半圓形藍色彩帶上綴著“高安五小”的英文合稱字母,中間“五小”漢字的變形體與上方的一輪朝陽構成一個舞動飛奔的人物造型,象征朝氣蓬勃的五小信心百倍地勇往直前。校隊方陣過后,是19個班隊方陣依次走過。每一個方陣都有各自的口號、裝束。有的手持花束,有的舞動花環(huán),有的揮動彩球,有的高擎“英語單詞”,有的干脆舉起自己的繪畫作品……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每一個學生都洋溢歡笑,滿懷自信。
校長盧亞萍望著一個個氣勢恢弘的方陣和笑容燦爛的學生,心潮起伏,感慨萬千。她告訴記者,高安五小原是一所鄉(xiāng)級中心完小,2002年才更名并劃歸市直屬。開初幾年,學校由于整體水平和實力沒上來,在市關工委每年組織的小學文藝匯演中從未上節(jié)目。更慘的是每到秋季開學,教師要背負烈日、走村串戶地招生。這些尷尬事讓學校和教師都有著揪心的疼。然而,他們知難而進。學校全力推行“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綜合實踐活動為突破口”的素質(zhì)教育模式,開展文化藝術教育,在普及率達到100%的基礎上,對那些初顯文藝才能的學生進行特長培養(yǎng)。如今,只要市里舉辦文藝匯演,五小入選的節(jié)目最多,獲獎的面也最大,教師因此揚眉吐氣。
當各個方陣匯集到操場中央時,隨著高安市委宣傳部王部長的一聲“高安五小第六屆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開幕”,主席臺前,爆竹驟響,鼓樂齊鳴。
8時50分,入場式結束。24個方陣開始有序退場,學生踏著活潑歡快的《少先隊隊歌》旋律走向藝術節(jié)的下一個活動。
翰墨飄香最怡人
上午9時10分,校園上空回蕩起輕柔歡快的音樂。學生已經(jīng)到達事先安排好的展區(qū),進行繪畫、書法、手工制作作品的現(xiàn)場展示活動。來觀摩的人們便在各個展區(qū)之間穿行,見證并欣賞學生們的即興創(chuàng)作。
一排茂盛的樟樹邊,課桌接二連三地擺放著,足有10多米長,這是五(1)班學生趣味豆貼畫手工制作展區(qū)。學生相對而坐,每人面前一張色彩鮮艷的卡紙,上面已用線條勾勒成各種圖案,他們正在往圖案中填粘各種顏色的豆粒。一個叫聶元旺的學生創(chuàng)作的是一幅“快樂小豬”豆貼畫,畫中的農(nóng)家小屋、茂盛桑樹、屋外草垛、菜園柵欄邊玩得正歡的小豬……全是黃豆、綠豆、綠麥片、紅豆、白色西米、紫色米粒拼貼而成,物象逼真,意境明快,好一幅田園風俗畫!
挨著豆貼畫展區(qū)的是六(2)班學生“青花瓷碗”描畫展示。只見他們每人手中拿著一只白色圓形降解環(huán)保碗,一手拿著藍色記號筆,神情貫注地在碗上描著不同的圖案。乍一看,還真以為是景德鎮(zhèn)制造的青花瓷碗呢!學生漆繼光很自豪地告訴記者,他最喜歡畫的是龍,有龍駕祥云、蛟龍入海、雙龍戲珠、龍騰虎躍……在家里,爸爸媽媽還把他描畫的“青花瓷碗”擺放在最顯眼的地方,親戚朋友見了,都夸他心靈手巧,有的還要了去收藏起來。不一會兒,學生手中的“青花瓷碗”描好了,有的畫著嬌艷傲放的梅花,有的描著翩翩起舞的蝴蝶或驕傲的孔雀,有的畫著相互嬉戲的魚兒……參觀的領導和教師拿起“青花瓷碗”來端詳,嘖嘖稱贊。
“這群孩子已有四五年繪畫基礎,應該讓他們把繪畫知識與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更積極、更主動地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造,培養(yǎng)起應對生活挑戰(zhàn)的能力。”輔導教師劉三鳳說出了畫“青花瓷碗”的教育價值。一位參觀教師也跟學生說笑起來:“景德鎮(zhèn)有一家陶瓷工藝生產(chǎn)廠家在招聘一批青花瓷畫工,你們敢去試試嗎?”“敢!”學生們回答得果敢而自信。
穿過“青花瓷碗”展區(qū),記者來到新教學樓一樓南端走廊。長長的畫卷在走廊平整干凈的地板磚上一字兒排開,旁邊擺放著各種作畫工具,二十幾個學生圍成一圈同時揮毫。他們或蹲或趴,或坐或跪,姿態(tài)各異,有的運筆勾線,有的潑墨涂色……一會兒工夫,一幅融人、物、事、景、意于一體的長卷在他們筆下完成。長卷畫的主題是“藝術節(jié)快樂”,原來這些小畫家們是在用彩筆表達他們熱愛多姿多彩校園生活的心聲。
繪畫作品的現(xiàn)場展示還有蛋殼臉譜的描畫,在那一個個小小雞蛋殼上,藍臉竇爾敦、紅臉關公、黃臉典韋、白臉曹操……京劇人物臉譜色彩鮮明,神態(tài)各異。吳永紅和她的學生共同創(chuàng)作的紙漿畫《福娃》《招財進寶》,分工明確,或構圖或用牙簽(鑷子)一滴一滴地粘黏紙漿,更是凝結著師生的智慧和藝術才情。低年級學生的蠟筆畫、卡通畫帶著濃郁的童話色彩,不再是“涂鴉”,作品中的顏體筆筆遒勁,柳體字字端莊……記者行走在各個展區(qū),仿佛走進了一個繪畫和書法藝術的繽紛世界,經(jīng)歷了一次文化藝術之旅。
輕歌曼舞總關情
晚上19時30分,高安五小“童心飛揚”專場文藝晚會把第六屆學校文化藝術節(jié)推向高潮。
晚會在高安師專大禮堂舉行,平日里可供千人入座的大禮堂,今晚座無虛席,顯得十分擁擠。為了控制住人數(shù)、維護好秩序,所有的觀眾都得憑票入場。
舞臺布置很講究。布景設計、燈光效果都很有視覺沖擊力。舞臺前邊兩端各張掛一塊投影屏幕,播放節(jié)目鏈接的聲音和畫面,形成與臺上節(jié)目交相輝映的藝術效果。
“嘭—嘭—嘭!”幾聲禮炮響起來,五彩繽紛的禮花彩條便在臺前飄飄灑灑,開啟了晚會的序幕。晚會分成序曲和“春江潮涌”“龍騰虎躍”“揚帆遠航”三個樂章。
序曲由鋼琴伴奏大合唱《高安五小之歌》《陽光體育之歌》組成。這兩個節(jié)目是校隊演出的,五六十人的宏大陣容,師生同唱。學生手握鮮花,不時地隨著節(jié)拍擺動;臺前大屏幕上,不斷地滾動播放校園生活及體育活動剪影。高亢激昂的大合唱帶給觀眾的是高安五小氣勢恢宏的學校形象。
在第一樂章“春江潮涌”里,課本劇《丑小鴨》是由三年級學生表演的。湖邊、小屋、草叢、柵欄——舞臺設計再現(xiàn)了童話環(huán)境,劇中的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丑小鴨的命運更是牽動著臺下觀眾的情緒。黑鴨子出生后的冷遇、孤獨、彷徨、苦悶……讓觀眾為之唏噓;當黑鴨子蛻變?yōu)榘滋禊Z的那一刻,臺下響起了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掌聲里夾雜著臺下小朋友們歡快的笑聲。臺下教師中有人說出輔導教師羅黃花編排《丑小鴨》的初衷——丑小鴨的生長經(jīng)歷正是五小破繭成蝶辦學經(jīng)歷的寫照。
舞蹈《一把雨傘》是第二樂章“龍騰虎躍”里的一個節(jié)目。一群扎著羊角辮的十一二歲女孩,用她們舞動的身姿、流動的線條、明亮的眸子,表達了對校園生活的熱愛與依戀。節(jié)目還在演出當中,盧亞萍就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向記者講述起節(jié)目背后的故事:“這是六年級學生的一個節(jié)目,起初從入選晚會節(jié)目單中拿下來了。這些孩子知道后,就寫了一封信壓在我的辦公桌上,要求節(jié)目一定上晚會,再給她們一次機會,否則會遺憾一生的。后來,我們決定同意上節(jié)目。演出前,還一定要我為她們化妝?!笔堑?這個故事和今晚的演出會讓她們留下最美好的記憶。
在第三樂章“揚帆遠航”里,《錦江南岸春風蕩》快板表演豪氣沖天。十來個男孩手捏快板,抖動手腕,那快板聲忽急忽慢、忽高忽低、忽疏忽密,唱詞合著快板節(jié)拍圓潤而響亮:“設四班,樹典范,高安五小不一般。語文班,數(shù)學班,英語微機競賽班。立四隊,練文體,校園文化有氛圍。文藝隊,體育隊,鼓號腰鼓奏樂隊。開四組,課外補,培養(yǎng)能力奔前途。書法組,美術組,科技手工制作組。”竹板聲聲,字字鏗鏘,喚起師生聯(lián)想,他們仿佛回到了平日快樂的校園生活里,臉上不時地露出歡笑。“新理念,新課堂,高安五小正揚帆。”快板聲戛然而止,而觀眾還依然沉浸在快板藝術的韻味中。
21時,晚會合上帷幕,在一個半小時里,共演出了17個節(jié)目。這些節(jié)目有大合唱、舞蹈、課本劇、快板、腰鼓……都是師生自編、自導、自演。晚會藝術形式之多樣,表現(xiàn)內(nèi)容之豐富,帶給觀眾的是一次表演藝術的視覺盛宴,所展現(xiàn)的是高安五小文化藝術教育的一個側面。
高安之夜,也因五小“童心飛揚”專場文藝晚會而美麗。人們從大禮堂里走出來,四散而去,街上頓時熱鬧起來,他們帶著因晚會而愜意的心情走向城中那些熠熠生輝的萬家燈火。■
□責任編輯廖肇銀
E-mail:wuyin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