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京
每逢開學后的一個月左右,縣市教育部門便有一次教學常規(guī)檢查,這已形成慣例。檢查內(nèi)容包括學校管理、教學管理、食堂衛(wèi)生管理、收費管理、教師的備課、講課、作業(yè)的批改等。作為教研員,我自然是檢查教師的教案、講課及學生作業(yè)的評改。有一篇學生的習作和教師的評語,使我心生波瀾,思考良多,并在檢查匯報點評之后,引起強烈反響。現(xiàn)摘錄如下,并就此談談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看法:
學生習作(為保持習作原貌,文中的病句、標點的使用等均未作修改):
成長的煩惱
唉!上初中了。
每個人都要長大,而長大是快樂還是煩惱呢?我以為既有快樂,又有煩惱,但我的成長是煩惱。
轉(zhuǎn)眼間,我已經(jīng)上初中了。童年的快樂生活一去不復返。上了初中,煩惱就像憋了很久,一下子全來了,我對初中的風氣不習慣,對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習慣。就像數(shù)學老師,他注重的是講解,而我以前的老師是只要點幾下就行了。還有地理老師,她教課很多年了,對課本很熟悉,她講課時說了一半,認為你全會了,就講下一道題,很快,有許多同學都有點反應不過來。
我原本以為會和小學一樣,井井有條,秩序很好,可是我錯了。初中的學生吸煙、喝酒、打架、翻墻出去上網(wǎng),好像都習以為常了,這些事在小學是想都不敢想的呀!初中這個階段很重要,可是偏在這個階段有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走了錯誤的道路。
在初中看見打架已不足為奇了,在初中一不留神就會有人找麻煩,剛來初中時,我就差點被別人打了,近幾天,我還是常看見有人打架,可是誰敢報告呀!在廁所煙頭都快可以鋪地了,我都快厭惡死初中的生活了。
我不愿做一個泛泛之輩,可是在初中,我又有什么辦法呢!我要努力學習,我發(fā)誓,我長大一定會有所作為,讓更多的人記住我的名字。
教師批語:
你是一個很有志氣的孩子,現(xiàn)在的社會造就了現(xiàn)在的孩子,老師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自己不改變,任何方式也無濟于事,希望你出淤泥而不染。
看了這樣的習作和老師的評語,不禁使人扼腕,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學生的習作,文風簡樸,敘事自然,感情真實,像和老師在促膝談心,既寫出了自己的煩惱,又從側面對老師的教學和學校的工作提出了建議,充滿著期待,表現(xiàn)了一個純真而又忠誠的學子之心。
文章主要信息有三:一是寫了學校紀律的混亂,風氣不好:學生吸煙、喝酒、打架、上網(wǎng),見到壞事也不敢報告老師等;二是寫了對老師講課的煩惱,但沒有責備老師,只是委婉地說自己“對數(shù)學老師的講課不習慣,對地理老師的講課反應不過來”;三是寫了自己在這么多的煩惱中,發(fā)誓“不作泛泛之輩,一定要有一番作為”,表露了自己的心跡。多好的一篇習作啊!可遺憾的是,老師對這篇習作根本就沒有真正讀懂,或者說沒有捕捉到文中的真實信息,就不加思索地以沮喪的語氣給出消極被動的評判,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不能不產(chǎn)生極為消極的影響。
首先,教師把學生煩惱的根源指向了社會,在老師看來,現(xiàn)在的社會環(huán)境就是這樣齷齪,這樣槽糕。學校里學生的吸煙、喝酒、打架、上網(wǎng)等不正之風,都是這個惡劣的社會環(huán)境造成的,我有什么辦法?要埋怨你就去埋怨這個社會吧。在這種“齷齪”的社會背景下,你只有改變自己了,去適應了,不然的話,“自己不改變,任何方式也無濟于事”。這樣消極的心理暗示將會給學生帶來怎樣的影響呢?社會環(huán)境真的這樣齷齪嗎?學生本來是想通過自己的傾訴,期望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夠改善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根本沒有像教師那樣把社會想像得那樣齷齪而不可改變。可經(jīng)老師這么一評批,就把怨恨的指向直指社會,能不導致學生產(chǎn)生仇視社會的逆反心理嗎?其次,教師人為地加重了學生對社會、對學校的悲觀失望與孤獨憂郁的心理壓力。學生對社會對學校是充滿希望的,是有信心有志向的,文中就明確地表達了這一點。可老師這么一評批,學生的那種熱望、那種信心怎么會得以升騰?現(xiàn)在的社會就這樣,這一代的孩子都是這個社會的受害者,社會的犧牲品,造成這種不良習慣,形成這種不良風氣,那是不可改變的,所以老師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你也只有改變自己了,他們都是淤泥,“希望你出淤泥而不染”。多么悲觀的話語!多么令人傷感的評判!怎么能讓孩子不消沉,不孤獨呢?我沒有跟蹤調(diào)查,很難想像,那個學生看到這種評語時有多傷感、多無奈!
語文學科是教給學生靈魂的學科,作為語文老師,為學生鑄造靈魂的責任尤為重大。對學生習作中所反映的真實信息,教師應從“鑄魂”的高度,因文循道,科學引導,文道并重,巧做評批。學校則要以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為目標,調(diào)整工作思路,使學校的工作、教師的教學全方位地適應學生,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講,針對學生的這篇習作,我以為,教師除了做好字、詞、句、篇等知識與能力的指導外,至少還應做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因文循道,科學引導。即教師應準確把握學生的思維傾向、思維情感,給學生的習作作出一個客觀的、科學的、指導性的評判,包括習作水平、對事物的觀察認識水平,以及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等,以鼓勵其積極向上的勇氣。能否可以這樣說:“真了不起!你上初中了,長大了,作文水平竟有如此大的提高。文章敘事自然,感情真實,且用對比手法客觀而真實地反映了自己學習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老師都被感動了。看得出你是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孩子。請相信,老師一定會幫助你解除這些煩惱的。不過,文中你所說的吸煙、喝酒、打架、上網(wǎng)等不良現(xiàn)象的確存在,但那畢竟是個別現(xiàn)象,代表不了學風的主流,而且這些不良現(xiàn)象隨著學校管理的進一步加強,會很快消失的。看問題要看大局,團結進取,積極向上,才是我們的主流。要鼓起生活的勇氣,你的目標一定會實現(xiàn)?!边@樣寫,學生受到的影響和教育將是積極而有效的。
二是應對學校做好信息反饋,努力克服學校工作存在的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講文明、有秩序的學習環(huán)境。如可以在教師會上把學生習作中反映的問題提出,或書面或口頭向?qū)W校領導反映情況,用這些樸素而真實的典型材料為學校領導的管理提供決策依據(jù),幫助健全制度,完善措施,杜絕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三是應做好任課教師的信息溝通。主動向文中提出的數(shù)學老師、地理老師等任課教師交流課堂教學情況,委婉地提出合理化建議,如哪種教法學生容易接受,哪種教法學生不易接受,學生的適應情況是怎樣的,等等。這樣,既能使任課教師不斷地了解學生,改進教法,提高效率,又能解除學生聽不懂、反應不過來的煩惱,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總之,評批作文有講究,評得恰到好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事與愿違,不利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因此,我們要正確對待每一位學生的每一篇習作,對學生習作中反映出的信息,教師不可熟視無睹。一定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珍視學生的真情直言,從關愛的角度賞識學生,指導學生,鼓勵學生,以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思考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這是我們語文教師應盡的責任。
作者簡介:
河南省特級教師;平頂山市優(yōu)秀教師;平頂山市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傳統(tǒng)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全國優(yōu)秀學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