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壯族布傣與京族喃字歌謠比較研究

        2009-12-10 06:47:56何明智
        廣西民族研究 2009年3期
        關(guān)鍵詞:京族歌謠比較

        【摘 要】中越邊境地區(qū)的壯族布傣支系與京族雖然都使用越南喃字記錄其歌謠、 古籍的族 群,但由于歷史淵源、傳統(tǒng)文化及受外來文化影響的不同,使兩地民間的歌謠在內(nèi)容、形式 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壯族布傣歌謠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越南獨有的帝王文學(xué)的特質(zhì),而京 族的歌謠則明顯地帶有漢字文化圈的印記。

        【關(guān)鍵詞】壯族布傣; 京族;喃字;歌謠;比較

        【作 者】何明智,廣西民族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副教授。廣西龍州,532400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09)03-0117-00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u Nom Ballads between Budais

        of Zhuang Ethnic Group and Jing Ethnic GroupHe Mingzhi

        Abstract:China and Vietnam border area Zhuang's Buty col lateral series and Jing, although uses the Vietnamese Nom.chu to record its b allad, the ancient bo ok tribal grouping tribal group, but because the historical origin, the tradit ional culture and the external cultural influence's difference, ca uses two place fol ks the ballad at aspects and so on content, form to exist the big difference. Th e Zhuang's Buty ballad retained the king literature special charact eristic which completely the ancient times Vietnam was in sole possession, but Jing's ballad obvious region had the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e circle mark.

        Key words:Zhuang's Buty; Jing; Nom.chu ;ba llad; Compared with

        壯族布傣支系(也稱“布岱”)人(17000多人)集中居住在廣西龍州縣金龍鎮(zhèn)中越邊境線中 方一側(cè),與越方一側(cè)的岱儂族毗鄰而居。中法戰(zhàn)爭前為越南下瑯縣所轄,“曾自報‘苗族 、‘彝族,后來改報為‘傣族,1958年經(jīng)過民族識別,定為僮族,1965年改為壯族”。 [1]京族過去 曾稱為“越族”,與越南的主體民族——越族是同一個族群,目前我國有20000多京族人, 集中居住在京族三島的有15000多人。由于壯族布傣支系和京族在歷史上與古代越南有著 密切關(guān)系,而古代越南又是創(chuàng)制和流行使用喃字(也稱“字喃”),因此兩族民間一直使用 喃字 來記錄民歌古籍。壯族布傣支系目前仍然使用喃字來記錄歌謠,只是學(xué)術(shù)界對其研究較少, 而京族喃字歌謠則集中見于陳增瑜主編的《京族喃字史歌集》中,這是一部目前所能見到的 最為完備的集喃字歌、國際音標標注、漢對譯、意譯于一體的大型資料集。本文擬從中越兩 族民間歌謠中喃字使用的類別、歌謠內(nèi)容及歌謠形式的差異性進行對比分析。

        一、喃字歌謠及喃字使用的類別

        (一)喃字及喃字歌謠

        喃字是指北屬時期的越南在中國漢字的基礎(chǔ)上于公元10至20世紀初創(chuàng)制的一種文字。宋代以 后,隨著越南李朝的崛起,其朝臣和一些文人在與之毗鄰的壯族文人創(chuàng)制的“方塊壯字”( 即土俗字、古壯字)的推動下,開始在漢字的基礎(chǔ)上用本土的三大語種——越語、岱語和瑤 語記音,造成越喃字、岱喃字、瑤喃字,統(tǒng)稱為”字喃”或“喃字”,亦稱“俗字”,與漢 字 摻雜使用。在拼音文字使用以前,喃字是記錄越南民族歷史、文化的一種工具。由于中國的 壯族布傣支系和京族是在越南普遍使用拼音文字之前遷入中國的,故其民間至今仍流行使用 喃字來記寫歌謠古籍。本文所稱的喃字歌謠,即特指越南境外親屬群體在流行和使用喃字時 期的各類歌謠。

        喃字歌謠在越南的文學(xué)史上曾經(jīng)占有重要地位,由越南學(xué)士阮攸(1765-1820)根據(jù)中國小 說《金云翹傳》改編而成的喃字體敘事長歌《金云翹傳》,在越南曾廣為流傳,并被翻譯成 多國文字而成為世界名著。越南人曾引以為自豪,因為阮攸利用喃字把越南的語言之美發(fā)揮 到極致,所以在民間流行的搖籃曲、情人書信里的引用語、寺廟里的箴詩勸語、革命家 號召群眾的鼓動詞中都可以找到相關(guān)的詞句,甚至可當(dāng)作占卜書來使用。而中國的壯族布傣 支系和京族正是生活在喃字最活躍時代中的族群,或許這就是他們至今仍然熱衷于傳唱喃字 歌謠的原因所在。從目前發(fā)現(xiàn)的資料上看,兩地喃字造字的字型基本相同,讀音也基本相同 ,就連流傳至今的喃字古歌謠也有相近的地方,如兩地均有長篇敘事歌《菊花與宋珍》( 京族喃字曲目稱為《宋珍歌》[2])等。但由于族源及文化環(huán)境的不同,使得同是 使用越南喃字的京族和壯族布傣族群的民間歌謠在內(nèi)容、形式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

        (二)喃字使用的類別

        據(jù)民間文獻資料和口碑資料記載,布傣先民遷入中國的時間大致在明末清初之際,至今已有 近20代約400多年的歷史。金龍一帶的布傣是一支跨境族群,至今仍與越南北部的岱儂族往 來密切 ,雙方“有田一起耕,人死一起抬”,村與村之間最近的距離僅1.5千米。從雙方民間宗教 人士所使用的經(jīng)書上看,喃字的寫法和讀法完全一致。以此可以推定,金龍壯族布傣 支系民間古籍中所使用的文字可以認定為“岱儂喃字”,[3]即傣喃字。而從《京 族喃字史 歌集》上看,其所使用的喃字與傣喃字有較大的差異,與日本學(xué)者竹內(nèi)與之助于1988年出版 的《字喃字典》(東京,大學(xué)書林株式會社)中的越喃字相一致。如漢借字“唐”在布傣喃 字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表示“道路”的意思,京族喃字中卻無此字。越南現(xiàn)有54個民族,其中越( 京)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總?cè)丝诘?6%,其余為岱依、芒、儂、傣、赫蒙(苗)、瑤、占 、高棉等民族。在越南境內(nèi),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越(京)族在使用現(xiàn)行的拼音文字以前所 使用的喃字為越喃字,因此境內(nèi)外京族至今仍在使用(或流傳)的喃字均為越喃字。

        二、喃字歌謠內(nèi)容的差異

        (一)具備“帝王情結(jié)”的布傣喃字歌謠

        壯族布傣支系的族源較為特殊,根據(jù)1998年廣西民族大學(xué)組織民族學(xué)專業(yè)師生到金龍開展田 野調(diào)查,認為歷史上布傣人遷來金龍的情況有多種說法,其中較有說服力的是橫羅村黨支部 書記沈漢衛(wèi)關(guān)于當(dāng)?shù)卮鋈藖碓吹膫魇?說其祖上為明朝時越南莫姓的權(quán)貴,其家族因與黎王 爭權(quán)奪位失敗而被迫逃亡,其中的一支成為現(xiàn)今金龍布傣的直系祖先。[4]這一說 法 對布傣支系人們的心理產(chǎn)生較深的影響,潛意識中顯露出歷史的自豪感或王族“做派”,這 在其民間歌謠中也有所反映。

        例如,歌謠中無論是宗教儀式歌還是婚俗歌普遍以“帝王學(xué)”教育為主要內(nèi)容,極少出現(xiàn)像 京族歌謠中那樣擁有眾多極富生活氣息的作品,男女青年間即便在談情說愛,彼此交流的內(nèi) 容(如旦歌夜歌中的問答)也總脫離不了《古前漢》、《前漢》、《后漢一》、《后漢二》 、《外漢》、《惜漢》、《漢仲襄》等內(nèi)容;民間流傳的長篇敘事歌,也常與莊王時代的“ 開邦立國”故事有關(guān);族中若有人亡故,其喪禮儀式無一例外要請當(dāng)?shù)刈诮倘耸俊胺还背?《坊歌》中的篇目,即:前漢、后漢、東漢、西漢、漢文、漢武、昭帝、惠帝、宣帝、平帝 、章帝、明帝、安帝、順帝、桓帝、靈帝、成帝、哀帝、元帝、陳平、張良、蕭何、韓信、 云長、五虎下川西、曹操赤壁、劉玄德歌、一計害三賢、三戰(zhàn)呂布、八面埋伏、十八國歌、 南越歌、楚五十罪、赴會東吳、孟獲歌、文帝孝母歌等。又如凡歌謠中(如旦歌、官郎歌、 宗教儀式歌等)所涉及的歷史人物,均限于漢代至三國期間的帝王將相,而且歷史上確有其 人,每一個歌唱對象唱一段歌,述其世系、建功立業(yè)的事跡。如《東漢光武》一章中唱道:“記得從前有漢朝,劉秀名文叔降生;前代帝王好賢孫,隱居白水習(xí)練軍。于癸酉年起大兵 ,稱皇即位立為王;天下諸侯聽號令,封官派位皆姓劉。王莽降將無職祿,篡位作亂劫平王 ;劉秀舂陵聚兵馬,年初劉纟寅來助陣。 莽軍主將是王尋,兩軍交鋒戰(zhàn)昆陽……”歌中的人名 如劉秀(字文叔)、劉劉纟寅,地名如舂陵、昆陽等與史 實的記載相一致。流傳的歌謠多為上代 所傳,鮮有后世歌手創(chuàng)作的,且文學(xué)色彩濃厚,音律齊整,如出現(xiàn)有“金星麗水,玉出昆崗 ”、“瓜”等次詞,可謂善于“運用大量的比喻和典故,在通俗歌中顯示了時候的文化底蘊 ”,[4]個別地方還反復(fù)詠唱,隱隱有詩風(fēng)及漢唐之韻。在布傣的歌謠中 ,尤其注 重講述族群久遠的歷史,如旦歌的來歷或與周朝時的妲己有關(guān)、孟女哭倒長城的故事暗示古 壯先民積極參與國家的建設(shè)等等,這與京族歌謠的情況正好相反。

        壯學(xué)研究(二)充滿“平民”色彩的京族喃字歌謠

        相比之下,京族先民不僅充滿了“平民”意識,而且民間歌謠也是“與時俱進”,不同時代 的歌手不斷創(chuàng)作出新的歌謠。其“平民”意識主要表現(xiàn)在京族先民多為普通漁民,其捕漁勞 作構(gòu)成了濃厚的海洋文化,如大海、海魚、海風(fēng)、海岸、海港、海景、海神 、漁民、漁業(yè)、漁船、大網(wǎng)、鹽田等,無不浸潤于京族文化之中。現(xiàn)今京族民間流傳的喃字 歌謠中,既有像《高山流水》、《過橋風(fēng)吹》、《思鄉(xiāng)曲》、《船夫謠》、《棕櫚樹》等類 型的傳統(tǒng)曲目,也有像《拜月》、《京島情》、《京海琴韻》、《采珠謠》、《大海情深》 、《思念》、《小河淌水》等類型的創(chuàng)作曲目,與平民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guān)。即便是傳 統(tǒng)的 曲目,雖然“都由越南歌謠為原形發(fā)展而來,而這些歌謠在流傳過程中,本身已經(jīng)與越南本 地同名樂曲有所不同了”[5]。其原因應(yīng)是京族先民早年遷入中國時不是一 次性的, 而是來自各個不同的時代的(最早是16世紀開始陸續(xù)從現(xiàn)今的越南海防市附近的涂山等地遷 來),據(jù)1953年中南民委及廣西民委對京族社會歷史進行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在巫頭、山心、

        氵萬尾三島,京族共有25個姓氏,各姓群眾都公認劉、 阮兩姓遷來得最早,來得最晚的裴 、曾、丁三姓,只有2—3代。不同時代遷入的京族人所帶來的歌謠當(dāng)然也不一樣??偟膩碚f ,京族歌謠的內(nèi)容既有本民族的詩歌、傳說故事,也有漢族的古典詩詞、情歌以及現(xiàn)實生活 中的應(yīng)景之作等,從而構(gòu)成了京族歌謠“多情”、“善變”的特點。

        三、風(fēng)格迥異的歌謠形式

        (一)文化傳承形式的差異

        每個民族或族群都有千百年來形成的文化特點。京族和壯族布傣支系在歷史上雖然同屬漢字 文化圈,但基于上述原因,其在歌謠方面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

        1.節(jié)俗活動的差異

        通過對兩地民俗活動的考察,發(fā)現(xiàn)兩地不同的節(jié)俗活動是其歌謠存在差異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哈節(jié)是京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專門的哈亭建筑,舉行祭祀和唱哈活動。關(guān)于哈節(jié)的由 來, 傳說在越南陳朝時,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區(qū),以傳授歌舞為名動員京族人民起來反抗陳朝的 統(tǒng)治,得到京族人民的愛戴和敬仰。后來人們便修建“哈亭”來紀念他。又因為他的歌聲悠 揚動聽,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后人便以歌傳歌來歌頌他。久之,一年一度的唱哈便成為京 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了。唱哈時,來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穿著節(jié)日盛裝,云集到哈亭舉行祭祖、 迎神、唱哈等活動,祈愿生產(chǎn)豐收,人興畜旺;同時聘請職業(yè)歌手“哈妹”歌唱,入席唱哈 是哈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個人,其中一個男的叫“哈哥”, 兩個女的叫“哈妹”。這三人一般都特意從越南請來,由“哈妹”輪流演唱,“哈哥”用琴 伴奏。從整個的活動上看,盡管京族也有“唱哈”這樣集中喃唱本民族歌謠的節(jié)日,唱歌也 由專門的人士“哈哥”、“哈妹”來完成,但這樣的唱歌活動帶有“全民”的娛樂性質(zhì)。這 與壯族布傣民俗活動中純粹的宗教儀式性質(zhì)不同。

        龍州金龍一帶布傣人最隆重、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是“儂峒節(jié)”。儂峒節(jié)是布傣人特有的祭 天 “求務(w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傳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祭祀活動在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初八開始輪流 在各村舉辦,至十四日才結(jié)束。活動時,全村群眾匯集到村中的“眾板”(即舉行祭祀活 動的場所)。人們在一個臨時搭起的棚子下有序地擺放幾十張竹制的小飯桌,桌上擺放雞、 豬肉、粽子、沙糕、爆花米、糯米飯團、水果、各種農(nóng)作物的種子、鮮花等供品,其中花代 表人種(即后代子孫),種子代表萬物之種。由多位神職人員(仙婆,巫、道、佛、魔公等 )一字排開盤坐在各家各戶的小飯桌前舉行“求務(wù)”儀式。他們穿戴不同的服飾,代表著 不同的神靈信仰,敲、彈著不同的法具,喃唱著不同的經(jīng)書。儂峒節(jié)是祭天祈福性民間宗教 活動,與一般的歌圩活動完全不同。

        2.嚴格遵從古制的布傣歌謠

        如前所述,京族遷居三島的時間只有幾百年,且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姓氏的群體陸續(xù)遷入。 隨著國家認同意識的不斷增強,京族歌謠的形式或內(nèi)容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變化。有學(xué) 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今在京族哈節(jié)迎神游行時已出現(xiàn)五星紅旗,并且與鎮(zhèn)海大王、高山大王 等神像一同接受沿途村民的虔誠膜拜。哈節(jié)上除了唱傳統(tǒng)歌謠外,也有唱“紅歌”。[ 6]正 如劉半先生所農(nóng)言:“歌謠隨時代與地方為轉(zhuǎn)移,并非永遠不變之一物?!盵7]這 種現(xiàn)象在京族的歌謠中也有反映。

        相比之下,金龍布傣民間歌謠產(chǎn)生的年代要久遠得多,而且世代傳承,基本保持“原生態(tài) ”。據(jù)壯學(xué)專家研究,布傣族群先民是秦漢以前生活在廣西南部、越南北部的駱越人(有學(xué) 者認為京族的直系祖先亦為古駱越人[5]),其古歌產(chǎn)生的年代亦相當(dāng)久遠。據(jù)金 龍鎮(zhèn)民間 歌謠文化傳承人李金政(現(xiàn)年80多歲)保存的一幅布制宗教活動傳承圖顯示,圖上記載了13 0多代李氏家族從事民間宗教活動的姓名、法名及職務(wù)等,時間跨度在一千多年以上,而目 前所見到的布傣喃字歌謠古歌抄本,同名歌本中年代最遠的有300多年,最近的也有30~4 0年,反映了古歌的世代傳承。在布傣族群的歌謠中,如情歌旦歌中的夜歌,須按請歌、推 辭、贊歌、交情、唱四季、古前后漢歌、長篇故事歌、太陽歌、離別歌等程序從傍晚一直唱 到翌日天亮,不可隨意改動;婚嫁歌中的官郎歌,僅迎親一項儀式就有400多首,要使用36 個歌 牌,由官郎唱典籍《幼學(xué)瓊林》和《中華歷史演義全書》等歷史故事,也須按開歷、跋涉、 山川、山神、峒田、土地、灶神、賀四季、稱六禮、敬祖賢、八仙問答、討寶玉等既定程序 ,從傍晚唱到次日天亮方能將新娘接走。2007年11月24日,中國“文化之鄉(xiāng)”考評組到龍州 縣實地考察金龍布傣民間音樂文化后認為:布傣喃字歌謠“蘊涵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nèi)涵,風(fēng) 格獨特,……有壯族古老文字記寫的歌辭、祭儀典冊及嚴格的師承、繼替規(guī)矩,非常值得深 入整理和研究?!盵8]

        (二)不同的喃唱形式

        京族的民間歌謠主要有海歌、小調(diào)、舞歌等種類,其中數(shù)量最多、最有代表性的小調(diào)有“唱 哈調(diào)”、“送新娘”、“棹船調(diào)”、“叮?!闭{(diào)等。小調(diào)中最有特色的是唱哈調(diào),其曲調(diào)有 多種類型,特定內(nèi)容的唱詞都有其固定的曲調(diào),如《賞月歌》的基本歌腔以sol、do、mi、s ol四個音作和弦分解式進行;《送新娘》為京族民間婚嫁時唱的風(fēng)俗歌,內(nèi)容多為感恩、惜 別、告慰和倫理等,音調(diào)明朗、悠揚,常采用五聲宮調(diào)式;棹船調(diào)常用于男女之間的對唱和 民間小戲唱段,基本歌腔由上下句組成,曲調(diào)以sol為主音;叮叮以歌尾常用的固定襯詞” 叮 ?!倍妹?多在游戲、勞動和舞蹈時演唱。由白居易的《琵琶行》、蘇軾的《赤壁懷古》 等漢族古典詩詞改編成的歌謠時,通常用“唱六八”曲調(diào)進行演唱,其格律是每兩句為一個 單元,上句六言,下句八言,每篇常為四句、六句到八句式,也可連若干雙句式的長歌。每 一單元內(nèi),上句末字(即第六字)與下句句中第六字押腰韻,稱為“六六腰韻”。

        布傣歌謠的種類較之更為豐富,目前發(fā)現(xiàn)的古傳歌本有“經(jīng)詩”總匯《佛塘》、祭天求務(wù)經(jīng) 書《求務(wù)科書》、婚禮長歌《官郎歌》、喪禮長歌《坊歌》以及布傣民間愛情故事長歌、情 歌旦歌等。布傣歌謠最大的特色也是講究曲調(diào),幾乎每一種歌謠都有固定的曲調(diào),如旦歌中 有“板沙”調(diào)以ɑ為韻,“投明”調(diào)以ing為韻,“投龍”調(diào)以ong為韻;“板必”調(diào)以i為 韻,“黨忙”調(diào)以ang為韻,“仝連”調(diào)以en為韻等19個“根”,也就是19個歌牌或19個曲 調(diào)。旦歌共分日歌和夜歌兩種,日歌為白天演唱,每句末字押韻,但沒有固定歌牌,對唱時 可任取韻腳。夜歌為夜間對唱,有固定歌牌,一個歌牌一個韻,可在奇句末字押韻也可在偶 句末字押韻,一韻到底。其他的如《官郎歌》有36個歌牌、《坊歌》有嚴、講、須、岳4個 曲調(diào),歷史愛情故事長歌如《玉花與范子》、《宋珍與菊花》按曲調(diào)差異可分為西傣、西娘 等幾個大類等等。在歌唱形式上“旦歌”的日歌以七字為一句,三句為一首,因此也叫三句 歌,夜歌也是七字為一句,但每首的句數(shù)不同,多的一首有一百多句,少的一首只有六七句 。旦歌尾音中常常帶有“旦”音,相傳是因崇拜周朝時的妲己而得名。其他如經(jīng)詩類歌謠的 天琴,多用“五七腰韻”進行押韻,其音色脆亮甜美,音韻豐富,音域?qū)拸V。此外,京族歌 謠在彈奏時使用獨弦琴,而布傣人卻使用天琴,即用兩根琴弦制成的琴。不同的樂器彈奏出 來的樂曲,自然在曲調(diào)風(fēng)格上不盡相同。

        此外,布傣歌謠由于“普及率”較高,許多敘事長歌中年以上基本人人能唱,民間自制的歌 碟供不應(yīng)求;而京族歌謠的喃唱或唱哈,一般僅能由專門的歌手演唱。

        通過對壯族布傣支系與京族喃字歌謠的比較分析,彼此既有一定的相同之處,但其差異性較 為明顯,其主要原因應(yīng)是兩族歷史上曾存在著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但由于民族發(fā)展和受外來文 化影響及其程度的不同,其差異性便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社會的發(fā)展變得日愈明顯。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廣西民族大學(xué)秦紅增博士、黃世杰研究員的指導(dǎo),特此 鳴謝!)

        參考文獻:

        [1]秦紅增等.中越邊境布傣天琴文化變遷:喻天、娛人與族群標識[J].民族研究,200 8,(1).

        [2]陳增瑜.京族喃字史歌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吳小奕.越南岱儂族喃字初探[J].廣西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2005,(3).

        [4]張有雋.邊境上的族群——中越邊民群體的人類學(xué)考察[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1999.

        [5]宋唐.京族獨弦琴考察與研究[J].歌海,2007,(3).

        [6]呂俊彪.民間儀式與國家權(quán)力的征用[J].廣西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2005,(5).

        [7]劉錫誠.劉半農(nóng):古傳民歌運動的首倡者[J].民間文化,2001,(1).

        [8]潘海生等.中國“文化之鄉(xiāng)”考評組到龍州考察天琴文化[N].左江日報,2007-11- 30.

        〔責(zé)任編輯:覃彩鑾〕

        猜你喜歡
        京族歌謠比較
        京族瀕危文獻及其出版價值分析
        出版廣角(2023年15期)2023-10-20 00:02:08
        京族喪葬音樂中的宗教文化研究
        幸福歌謠
        心聲歌刊(2021年4期)2021-10-13 08:31:30
        春天的歌謠
        《春天的歌謠》
        流行色(2020年6期)2020-07-31 03:28:16
        論京族舞蹈的原生態(tài)美學(xué)特征
        大眾文藝(2017年12期)2017-07-13 17:57:15
        同曲異調(diào)共流芳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47:14
        中日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比較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47:19
        張愛玲的《金鎖記》與居斯塔夫?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較研究
        托福聽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較”和“遞進”結(jié)構(gòu)的講座題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野外亲子乱子伦视频丶| 国语对白做受xxxxx在线中国| 麻豆久久五月国产综合| 青春草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色婷婷97久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幕一区二区|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99热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动作大片 | 国产午夜福利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9|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人妻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在线观看网址你懂的|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亚洲av| 日本不卡的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免费无遮挡毛片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四| 久久久av波多野一区二区 | 黄片小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百度|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国产传媒剧情久久久av| 手机在线观看免费av网站| 高潮迭起av乳颜射后入|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vr|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va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丰满大乳被男人揉捏视频|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在战AV极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