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華
耐久跑是一項有益于增強學生體質(zhì),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運動項目,也是新的《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的內(nèi)容之一。通過耐久跑可以提高學生的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發(fā)展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因此,耐久跑一直是學校體育課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但是耐久跑又是一項單調(diào)枯燥的體育項目,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如何激發(fā)學生耐久跑的積極性,養(yǎng)成堅持鍛煉的習慣,最終提高學生的耐久跑能力,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問題。
1.提高學生對耐久跑的理性認識,激發(fā)練習興趣。耐久跑是周期性運動項目。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耐久跑練習對增強心肺功能,尤其是意志品質(zhì)鍛煉的重要性,使學生明確只有具備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的精神,并附之以堅持不懈的毅力,才是耐久跑練習的精神基礎,從而使學生從被動練習轉(zhuǎn)向主動練習,由“讓我練”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殹薄T谙驅(qū)W生介紹耐久跑的技能時,教師可采用“分段限速”教法: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終點沖刺四部分。重點是途中跑,因為途中跑消耗的能量較少,工作效率較高,容易提高耐久跑的成績。難點是合理地分配體力,不但要跑得快,而且要跑得輕松、自如、省力。尤其針對耐久跑中出現(xiàn)的“極點”(人體在途中跑時內(nèi)臟器官由于氧氣的供應落后于肌肉活動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一種暫時不適應的狀況)現(xiàn)象,向?qū)W生介紹這是耐久跑過程的正?,F(xiàn)象,不要害怕、恐懼,并介紹克服的方法,注意呼吸的節(jié)奏,加強吸氣的主動性,呼氣的深度,保持平穩(wěn)一致的運動節(jié)奏等等,讓學生正確對待“極點”,并在克服它的過程中鍛煉意志,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精神。
2.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練習熱情。我們可以通過學校文化長廊、體育墻報、班級黑板報、校園廣播等形式,宣傳堅持耐久跑的意義;也可以選用節(jié)奏明快、催人奮進、鼓舞斗志的音樂用于耐久跑教學中,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旋律調(diào)節(jié)下忘卻疲勞,達到練習的目的。
3.從分層次分組教學入手,增強練習興致。首先通過測驗按學生的體能差異和接受能力,將學生分成“良好”、“一般”、“較差”小組,分組教學,因材施教。教師對各小組分別提出要求和練習指標,使各小組學生明確通過練習所要完成的內(nèi)容。同時利用學生爭強好勝、不甘落后的心理特點,引入競爭機制,激發(fā)情感,根據(jù)成績重新分配小組,形成良性循環(huán),使學生的耐久跑成績得以不斷提高。
4.寓耐久跑練習于游戲中,提高練習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采用美式橄欖球比賽的方法,將其改編成速度、耐力游戲,在足球場地上進行。這種帶有很強對抗性的速度耐力游戲,頗受學生的喜愛,在練習中學生很投入,且情緒高漲,運動負荷也較大,不僅發(fā)展了學生有氧代謝能力,而且使學生的無氧代謝能力也得到了增強。
5.改變體育教學模式,強化練習興趣。耐久跑枯燥乏味,要想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就必須讓他們真正了解耐久跑對人體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的益處。適量的耐久跑,不但不會使學生課堂上感到困乏,反而會使學生精神抖擻,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具體實施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喜愛球類等游戲的特點,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提高耐力素質(zhì);要充分利用學校自身條件,比如在山區(qū),可設計“爭山頭”的比賽,讓學生以不同身份、不同角色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還要注重教師參與,教師與學生一起練習,讓學生從教師身上感受到一種力量,一份信心。總之,只要教師認真設計教學方案,讓學生在耐久跑練習中做到以苦為樂,樂在其中,就能強化學生的練習興趣。
6.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激勵練習興趣。一是在學校舉行的田徑運動會上,對男子3000米、女子1500米采取特殊的計分方法,即前六名的分值高于其它項目的分值,凡跑完全程的均計1分;二是在課外活動組織的小型競賽中,設有耐久跑打擂這一趣味賽事,即以班為單位,每班推選出男、女生若干名參賽,比賽設男、女團體總分,個人單項等名次,并給予相應物質(zhì)獎勵;三是在學校舉行的長跑比賽中,除了設名次獎、團體獎外,還設有紀念獎,凡是跑完全程的學生都可以獲得紀念獎。
總之,通過以上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耐久跑興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耐久跑的認識,還可以讓體育課堂教學充滿勃勃生機,既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又提高了體育教學效果,可謂一舉兩得。
(責任編輯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