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丹
[摘 要]:音樂欣賞是指以具體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的方式及其他輔助手段體驗和領悟音樂的真諦,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也有專家認為音樂欣賞是通過讓兒童感受音樂情緒、情感的變化,領會節(jié)奏、旋律等音樂要素及速度、力度等音樂手段與情緒的關系,培養(yǎng)音樂欣賞的興趣和習慣;提高其審美、鑒賞音樂的能力,從而使他們能吸收和享受音樂。高中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理解、鑒賞能力以及發(fā)展想像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高中音樂欣賞課更應該結合學生本身站在音樂文化的高度上欣賞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樂欣賞更貼近學生已有的歷史、地理、文學知識,可能更容易被廣大的學生接受。
[關鍵詞]:高中學生 音樂欣賞 學科綜合
音樂欣賞是指以具體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的方式及其他輔助手段體驗和領悟音樂的真諦,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也有專家認為音樂欣賞是通過讓兒童感受音樂情緒、情感的變化,領會節(jié)奏、旋律等音樂要素及速度、力度等音樂手段與情緒的關系,培養(yǎng)音樂欣賞的興趣和習慣;提高其審美、鑒賞音樂的能力,從而使他們能吸收和享受音樂。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理解、鑒賞能力以及發(fā)展想像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因為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作品,首先受閱歷和知識的限制,再則受到書本資料的限制,學生喜歡聽則聽,不喜歡的就表現(xiàn)出消極、厭煩的情緒。在欣賞課中較難突破的就是怎樣引導學生進入音樂中去欣賞音樂,了解音樂。
音樂是綜合的藝術,音樂不僅要和舞蹈、戲劇、美術等姊妹藝術進行綜合,還要和政治、語文、歷史等學科進行綜合教學?!罢J識音樂與姊妹藝術的聯(lián)系,感知不同藝術門類的主要表現(xiàn)手段和藝術形式特征,了解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學過的知識,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理解音樂與社會生活的關系?!苯Y合新課標,我覺得現(xiàn)在的學生應該多方面的掌握知識。高中音樂欣賞的內容可以說是縱橫古今幾千年,橫貫東西幾萬里,包含了各類音樂作品(民歌、藝術歌曲、戲曲音樂、說唱音樂、歌劇舞劇音樂、管弦樂、交響樂等),各個中外歷史時期(中國古代、近現(xiàn)代和西洋古典、浪漫主義、民族樂派、現(xiàn)代音樂等)的音樂作品,可謂是琳瑯滿目,豐富多彩,仿佛藝術百花園中的鮮艷花朵。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學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高中的音樂欣賞課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高中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有一定的知識面,對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在音樂欣賞的內容和含意上作更寬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樂文化的高度上欣賞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樂欣賞更貼近學生已有的學科知識,可能更容易被廣大的學生接受,也較容易激發(fā)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
一、音樂與歷史的綜合,拓寬音樂欣賞知識
不同的歷史時期,會產(chǎn)生不同的音樂,這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如我在教學中注意把歷史知識貫穿到音樂欣賞教學中,讓學生既復習了歷史知識,又掌握了音樂知識。如《義勇軍進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于1935年,原為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這部由田漢寫作故事,夏衍寫作臺本的影片,表現(xiàn)了處于深重民族危機下的三十年代知識分子奔赴抗日前線的主題?!读x勇軍進行曲》是作為影片主人公、詩人辛白華的長詩《萬里長城》的最后一節(jié),在影片開頭和結束前演唱。這首歌曲在影片中一經(jīng)唱出,立刻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不久就唱遍了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著名黑人歌唱家羅伯遜的演唱和錄制的唱片,更使這首中國人民的戰(zhàn)歌載譽世界。由于它在中國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爭中起過巨大的鼓舞作用,建國以后,便成為舉世聞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二、音樂與美術的綜合,提升音樂欣賞水平
音樂與美術作為藝術的兩種不同形式,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緣。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適當?shù)奶砑用佬g成分,大膽嘗試,既挖掘了他們潛在的美術天分,又培養(yǎng)了他們欣賞音樂的積極性和興趣。他們可以通過繪畫,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發(fā)掘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憑著他們對欣賞音樂的見解來表達他們的情感。人們常常把音樂稱作“凝固的畫面”,把美術稱為“流動的音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張藝謀巧妙的運用了筆、墨、紙、硯,文房四寶,集天地之精華,將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展現(xiàn)于筆端畫卷,凝結成人間瑰寶。隨著“太古遺音”、四大發(fā)明、漢字和戲曲,中國燦爛的文化神奇地展示。在悠揚的樂曲中,長卷上浮現(xiàn)出2000多年前絲綢之路的商隊和地圖,上千名水手,手持黃色巨槳,組成巨大船隊,再現(xiàn)鄭和下西洋的盛況。音樂聲中,巨槳翻飛,海天一色,驚濤駭浪中,兩條船隊如巨龍般飛舞,全場觀眾歡聲如潮。是音樂與美術的完美展示。
三、音樂與文學的綜合,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文學與音樂是姐妹藝術。在音樂教學中適當加入一些文學知識,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音樂作品。音樂與詩歌相結合,是人類最古老的綜合藝術形式之一。通過音樂欣賞,使學生對以我國古代詩詞為題材的現(xiàn)代聲樂作品有所了解。如《楓橋夜泊》是為古詩譜寫的歌曲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首。持續(xù)五度低音營造出一種空曠、寂寥的江夜場景。頻繁轉換的調性使音樂的色彩豐富異常。鋼琴與人聲的模仿、對比交織在一起,展示了詩中人物不平靜的心情。
再如,在欣賞馬思聰?shù)摹端监l(xiāng)曲》時,我把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用小黑板寫出來,讓一個學生一邊聽《思鄉(xiāng)曲》,一邊朗讀《鄉(xiāng)愁》,名曲配名詩,可謂是珠聯(lián)璧合。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復習了初中時所學的那首著名詩篇。
高中音樂作為提高高中學生藝術修養(yǎng)的一門課程,對他們逐步確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有著良好的教育作用。在音樂教學中,綜合歷史、地理、文學、美術、政治、哲學、美學、戲劇、影視等學科知識,會使我們的課堂更生動,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使音樂欣賞課真正達到了“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
[2]中國音樂教育.
[3]中小學音樂教育.
[4]音樂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