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君
摘 要:保障黨員權利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但由于相應的程序機制不健全,使黨員權利沒有得到充分地行使,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保障黨員權利的程序機制。
關鍵詞:黨員權利;保障;程序機制
中圖分類號:D26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3-0104-02
一、保障黨員權利的現(xiàn)實意義
保障黨員權利有利于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使黨的決策更具有科學性、代表性和可行性。黨員是黨的基本細胞,是我們黨同人民群眾最接近的分子,保障黨員權利,有利于密切我們黨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我們黨通過廣大黨員緊貼改革開放的實際,了解最廣大人民的意愿,吸納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把億萬群眾鮮活的創(chuàng)造帶進黨內,使我們黨的決策更加具有科學性、代表性和可行性。
保障黨員權利有利于調動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尊重和維護黨員權利是激發(fā)黨員積極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黨組織通過暢通渠道和完善機制,讓黨員充分表達意愿,全面掌握信息,不僅有利于對黨務活動進行有效監(jiān)督,而且通過保障各項權利的落實,使廣大黨員在思想深處對黨組織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產生強烈的黨員意識,自覺地聽從黨的號召,維護黨的形象和威信,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
保障黨員權利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我們所建設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民主政治,黨內民主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黨內黨員當家作主,才能進一步帶動人民當家作主,黨員民主權利得到保障,必然影響和促進人民民主權利的保障,從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健康發(fā)展。
二、程序機制不健全 黨員權利難落實
保障黨員權利關鍵要靠制度。制度包括實體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實體性制度是對黨的各級組織及其成員的職責、權利、義務等方面的規(guī)定,程序性制度是為了保證實現(xiàn)實體性法規(guī)而在運作程序方面做的規(guī)定。一般而言,實體關心的是目標或者價值,程序關心的是實現(xiàn)目標的步驟與進程。至今,針對黨員權利保障,已形成了以黨章為母法,《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為專門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試行)》等其他黨內法規(guī)為補充的制度體系。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對黨員權利的保障,更多地是局限在理性思辯上,很少從程序規(guī)范的角度去探索建立黨員權利的保障機制,導致黨員權利保障的制度、規(guī)定大多重實體而輕程序。黨章和其它黨內法規(guī)對黨員權利的規(guī)定過于抽象、原則,缺乏可操作性,由于缺乏剛性程序的支撐,導致制度和章法貫徹執(zhí)行不力,造成了保障黨員權利的實體規(guī)范在實際執(zhí)行中的走樣,以至出現(xiàn)“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一些習慣于“家長制”作風的領導,很容易找到各種對策來應付抽象的民主規(guī)定,使黨員權利難以充分實現(xiàn)。如對普通黨員行使民主權利進行保護不具體、不明細,在實際生活中,普通黨員往往需要拿出很大的勇氣,有時甚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行使自己的權利,黨員提不同意見受到壓制、黨員檢舉揭發(fā)違紀違法行為受到報復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又如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對重大問題的決策和重要干部的任免應該召開正式會議,進行集體討論,最后按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作出決定,但實際上有些領導機關的主要負責人根本不召開會議進行討論,或雖提交會議討論,也只是走走過場,最終仍按自己的意志決定。
可見,沒有健全的程序機制作保障,黨員權利要充分行使就如空中樓閣,黨員權利的落實必須建立在程序機制基礎之上。
三、建立健全保障黨員權利的程序機制
盡管黨章和相關黨內規(guī)章對黨員民主權利保障有些程序性的制度規(guī)定,但總體看來,這些程序既不規(guī)范,也不完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必須盡快構建科學、規(guī)范、完備的黨員權利保障程序機制,來保證黨員權利的充分落實。
(一)改變漠視程序價值的傳統(tǒng)觀念
我國有漠視程序價值的歷史教訓。人們習慣于重目的、重結果,輕視或忽略方式、過程。我黨在“八大”以后,黨內會議程序遭到破壞,黨員民主權利得不到保障,黨內民主生活被嚴重扭曲,從而導致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慘劇。
當前,黨的建設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忽視程序價值的現(xiàn)象。一些黨員干部輕視黨員權利保障程序建設,導致對黨員權利的侵犯。有些黨員干部甚至逆轉黨員權利保障程序,阻礙黨員行使自己的權利。例如在黨內重大事務的決策過程中,有些黨組織事先不征求黨員意見,僅僅在做出有關決定后再向黨員通報,侵犯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權利;在黨內人事任免問題上,不遵循民主選拔程序,或即使履行了有關程序,也只是走過場,侵犯黨員的參與權、表決權和監(jiān)督權;一些黨員群眾也忽視權利保障程序,不按照既有程序辦事,對自身的權利和權益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具有反作用。好的內容必須有好的形式來表現(xiàn)和落實。黨員權利與黨員權利保障程序的關系就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要切實保障黨員權利,就必須改變漠視程序價值的傳統(tǒng)觀念,加強黨員權利保障程序建設。
(二)建立健全黨員權利保障程序規(guī)程
應該著力健全落實下列保障黨員權利的程序規(guī)程。
(1)健全知情權的保障程序。知情權是黨員實現(xiàn)其他黨員權利的前提。沒有對黨內事務的“知”,就不可能對黨內事務進行“議”,也不可能對黨內干部落實“選”,更不可能對黨內事務實現(xiàn)“監(jiān)”,當然就不會對侵犯當然權利出現(xiàn)“訴”了。因此,必須將黨員知情權的保障程序作為程序建設的首要一環(huán),形成傳達程序、通報程序、告知程序、公示程序等程序規(guī)程。
(2)健全黨內事務的參與程序。參與權是黨員當家作主的重要表現(xiàn)。黨章和相關黨內規(guī)章賦予了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權利,但是對于黨員參與的深度和廣度、參與的時間和方式等都沒有明確的規(guī)范。因此,必須重構黨員參與程序,形成問題咨詢程序、意見征詢程序、民主決策程序等參與規(guī)程。
(3)健全黨內選舉程序。黨內選舉權是黨員享有的一項非常神圣的權利,是黨員行使民主權利的重要載體。選舉的神圣性需要嚴格的選舉程序來保障。必須構建科學、規(guī)范、合理的選舉程序,形成科學的干部選拔任用程序、公正的候選人形成程序、規(guī)范的選舉投票程序、合理的選舉補救程序等選舉規(guī)程。
(4)健全黨內監(jiān)督程序。黨內監(jiān)督權是落實黨員權利的重要保障。失去監(jiān)督,任何黨員權利都難以貫徹落實。因此,必須將構建監(jiān)督程序作為構建完善的黨員權利保障程序的關鍵一環(huán),形成公開的權力運作程序,高效的紀律監(jiān)督程序,合理的權力制約程序,規(guī)范的質詢、彈劾、罷免程序,健全的檢舉、揭發(fā)、控告程序等監(jiān)督規(guī)程。
(5)健全黨代表大會議事程序。黨員代表大會是各級黨組織最具權威性的會議,必須形成合理的議事規(guī)則,從會議的組織準備到正式進行以及貫徹執(zhí)行,從代表議案的提出到研究處理,從會議主要文件的起草到審議、修改、通過,從新的領導機構名單的醞釀產生到正式選舉,從會議領導機構的組織到表決程序的確立,都應當有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合理、有效的會議制度和操作程序。
(6)健全保障黨員救濟性權利的程序。在現(xiàn)代法治社會,權利能否救濟,是權利制度發(fā)達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國共產黨黨章規(guī)定了黨員的請求權、申訴權和控告權等救濟性的權利。當黨員的權利受到侵犯時,黨員可以通過行使這些權利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來尋求幫助,從而使自身的基本權利得到維護。從目前情況看,我們在黨員權利的保護和救濟程序上需要建立具體的、有可操作性的程序和細則。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作為黨內唯一具有司法特性的機關,理應成為黨內權利救濟的保障機構。但是紀委不可能受理黨內全部的爭議和糾紛,所以要明確黨的各級紀委的受理范圍,明確紀委與其他黨內組織(如各級黨委)在處理權利爭議上的職責分工,明確規(guī)定紀委處理黨員權利爭議案件的步驟、期限,規(guī)范對“問題黨員”采取限制的各項強制措施,適時向其單位和家人通報限制的方式、時間和地點等。此外,還要公開黨內申訴、控告案件的處理過程和結果,加大上級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和輿論監(jiān)督的力度。
用完善的程序機制保障黨員權利,是與時俱進的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面臨的重大課題。我們黨只有通過不斷解決自身發(fā)展中遇到的各種新問題,才能使黨不斷充滿生機和活力,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央紀委法規(guī)室編.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及相關黨內法規(guī)[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
[3]編寫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試行)學習讀本[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