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貴生
摘要:本文著眼于作文教學,闡述了教師在教授寫作時所采取的一些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為廣大同仁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作文教學;教學理念;教學方法
一、牢固樹立大語文的寫作理念
(一)寫作的過程應該是真情凝聚和情感噴發(fā)的過程:表現(xiàn)在學生有寫作的欲望,目的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認為自己的寫作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寫作是自己思想和生活成長的記錄,它是自己的私人日記,如同作家寫的文章和書籍一樣,體現(xiàn)了自己的智慧和靈感?!岢楦凶魑?/p>
(二)寫作應該是對生活的積累和表達:在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有所觸動,有感而發(fā),——提倡生活作文。
(三)寫作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最具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語文活動:學生在寫作活動中是自由的,學生是寫作的主體,寫作體現(xiàn)著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把寫作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岢袀€性、有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
(四)寫作水平的高低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最高體現(xiàn) :文如其人,作文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文字能力、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綜合思維能力等。
二、掌握科學、有效適宜的寫作模式和寫作方法---三段六步式作文教學模式。
三段六步式作文教學模式是把兩節(jié)課的作文教學劃分成三個階段:寫作前的準備階段、寫作階段和寫作后的批改評賞階段,三個階段既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同時各階段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三個階段又可以分成六個既相互聯(lián)系,又各自獨立的寫作環(huán)節(jié)——說、想、寫、改、評、賞。
(一)巧妙運用課外效應,做好寫作前的準備
1.根據(jù)單元作文的要求和教師作文的計劃,指導學生在本次作文之后就提前開始積累下次作文的材料。
2.指導學生隨機積累,從日常積累中尋找話題。
3.開展“一句話作文主題”活動,教師通過話題的展開,明確了寫作內(nèi)容,不要忙于讓學生寫,先讓學生說,“我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通過這個內(nèi)容,我想表現(xiàn)什么主題?”學生說的過程,就是對寫作內(nèi)容和寫作主題的思考和明確過程。
(二)重視寫前的想和寫后的自改,使寫作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扎實有效地進行
“心中有溝壑,胸中有成竹”,要使學生養(yǎng)成先想清楚再動筆的習慣,“一句話作文主題”是粗略地想,“列出詳細的提綱”是細致地想,列提綱的過程就是學生想明白的過程,只有想明白了,學生才能下筆如有神,一氣呵成,文章才能如行云流水,一氣貫通。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批改方式,變原地踏步為遞進提高
1.教師面對面的批改:在班級容量小于20人的班級,因為學生寫作速度有快慢之分,教師的閱讀能力又明顯高于學生,可以利用學生寫作的時間差對大部分學生進行面批面改。特點,教師辛苦、學生愉悅、效果顯著。
2.學生互批:把學生分成2——4人小組互相批改作文。這種批改要把握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小組的劃分要科學合理,考慮到學生作文水平和性格的差異;二是教師對學生互批的指導和監(jiān)控要到位,尤其要明確每次批改的標準,掌握標準由少到多、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可操作的原則。三是要求學生寫下相應的批語,教師對學生批改的情況及時進行檢查和評價。
3.教師有選擇、有層次地抽查批改學生的作文。掌握學生作文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評,同時也可以有效地預防學生懶惰、敷衍心理的產(chǎn)生。
(四)建立以評賞促提高的激勵機制,形成佳作賞析的寫作氛圍
作文評賞是寫作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在每次作文后都寫出書面的作文評析報告,作文講評要做到四有: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有不同的著眼點、有收獲和提高。
每次習作,對小組評出的優(yōu)秀作品,教師可以建立優(yōu)秀習作園地,每周更換,也可以在課前演講中讓學生展示、評析.
三、在作文教學中不斷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素質(zhì)
(一)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和新課程提倡的作文寫作理念相結合
多年來,初中語文教師圍繞中考,不斷摸索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這些經(jīng)驗有許多是行之有效的,我們不應該丟棄。但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一些理念和寫作教學方法,著眼于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語文能力的提高,著眼于每個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有著更現(xiàn)實、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教師要靈活運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作文教學模式,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創(chuàng)造出有效果、有趣味、能夠使教師和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都得到發(fā)展的作文。
(二)教師的作文指導和學生的自由寫作相結合。
從中考作文命題的趨勢來看,強調(diào)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寫作與表達,提倡學生開放作文和自由表達,從選擇材料、確定中心、選擇寫作手法、甚至文體,都給了學生相當大的自由,但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仍然是十分必要又不能放松的。從寫作內(nèi)容來說,教師要指導學生選新穎、有創(chuàng)意的、有價值的、自己熟悉的材料,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從文體來說,要從不同文體中選擇自己最擅長的體裁,比如對詩歌寫作的態(tài)度。從文法的角度來說,教師的指導意義更是不可或缺:完整的結構、選擇好的題目、精心設計開頭和結尾,寫好細節(jié)等。只有將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教師恰到好處的指導完美結合起來,學生才會寫出文質(zhì)兼美的優(yōu)秀之作。
(三)大習作和小練筆相結合
有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大作文突(凸)現(xiàn),小作文不斷”,這句話含義深刻,既突出了大型的命題作文對學生寫作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強調(diào)了小的練筆的簡便和積累效果。新課程提倡重視大作文,教師要開動腦筋,設計好每周兩節(jié)作文課,使大作文一次有一次的效果,通過作文課,使每個學生每次的作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不是在同一作文水平上的重復,如北師大附中一位語文教師提出的等級作文修改法,就是要學生一篇作文重復兩到三次進行修改,在修改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選材、立意、構局謀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