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平
傾聽是獲取知識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和途徑。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對于學生而言,傾聽的內容主要包括聽老師講課和聽同學發(fā)言。特別是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中傾聽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要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任其自發(fā)形成顯然就缺失了教育的主導地位。因此,必須提高對傾聽教學的認識,凸顯傾聽教學的地位,提高課堂交流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交際能力。
一、布置傾聽任務和作業(yè),給傾聽以應有的舞臺
在小學低年級的課堂上,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景:老師剛剛提出一個問題,學生們的小手就舉得像小樹林一樣,目光齊唰唰地盯著老師,有的還迫不及待地喊著:“老師,我來”、“老師,我來說”、“老師,我知道”。當教師讓某位學生作答時,其余的同學會很不耐煩地聽,甚至不經同意就搶著說出自己的答案,時不時地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在這熱鬧場景的背后,卻表現(xiàn)了一個不容易為人察覺的問題:許多學生為了搶到下一個發(fā)言機會,別人說了什么,說得怎樣,根本沒有認真傾聽,更做不到仔細思考評判別人的發(fā)言。
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求教師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向全班同學布置傾聽任務,甚至家庭作業(yè)中也要布置傾聽作業(yè)。在布置傾聽作業(yè)時,要明確傾聽要求,并進行督促。教師要求學生做到在聽別人說話時,兩眼一定要注視對方,聽的同時動腦思考,訓練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在傾聽時要注意“眼睛——看,耳朵——聽,腦筋——想”。
帶傾聽任務的家庭作業(yè)也可以這樣布置:聽大人或同學讀書、講故事,之后復述或寫下大意。聽廣播或看電視,轉述主要意思。其他練習提高學生傾聽能力的方式還有:教師可以在組織階段復習時,讓學生收起課本進行復習。在口語交際課上,讓學生玩故事接龍游戲等等。
二、教給傾聽方法和技巧,讓傾聽成為學生的習慣
傾聽教學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然后重復發(fā)言者說話的內容。例如:“請一名同學說一說剛才某某同學說的是什么,你認為正確嗎?”“剛才老師說的是什么?請你再說一遍好嗎?”讓學生復述別人發(fā)言內容,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其次,就是讓學生在傾聽的前提下,思考加工聽到的信息,進行大意概括,或者進行價值評價。例如:“請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人物、情節(jié)、主要意思等分別是什么?”“某某同學的發(fā)言你認為精彩嗎?說說理由?!?/p>
再次,讓學生明確,耐心細致的傾聽也是一種禮貌和良好的交際習慣。只有傾聽才能切實的溝通,交流情感,獲得有益有效的信息,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另外,教師要有意識讓學生用聽來記住家庭作業(yè),而不是寫在黑板上,抄在筆記本上。
在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討論活動中,也可以利用這種學習方式對學生傾聽能力進行培養(yǎng)??梢栽诨顒又袑W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大家討論發(fā)言后,請你們小組推選出一名同學來做代表,說說你們小組同學是怎樣想的;并且要求選派不同的代表,讓每個同學都有擔任代表的機會。
三、榜樣帶動結合傾聽評價,促進學生傾聽能力提高
榜樣的力量無窮,對于傾聽習慣和能力也是如此。教師的榜樣帶動,可以很好地起到示范的作用。當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的認真傾聽可以給回答問題的孩子以鼓勵、支持和尊重;同時,其他孩子也會不自覺地調整自己的傾聽狀態(tài),認真接收信息。
積極、合理的評價會強化學生傾聽的習慣和能力。因此,教師在每次聽完了同學的發(fā)言后,要注意對發(fā)言內容及時進行評價,既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也可以及時對錯誤進行矯正。還可以進行角色互換,讓學生扮演老師的角色,對同學的發(fā)言進行評價,其他學生注意傾聽并進行判斷。老師可以提出這樣的要求:“如果你認為這個同學的發(fā)言說的不錯,請你把掌聲送給他。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認為他的發(fā)言不完整,請你舉手,可以補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表揚聽得認真、說得精彩的同學,讓學生身邊的榜樣帶動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傾聽上來,從而促進學生傾聽能力的提高。
重視傾聽教學,提高傾聽能力不是語文教師的專利,而應該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完成的一項基本的教育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