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曰喜
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chǔ)上,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獨立進行學習的一種能力。為了開發(fā)學生的智力,發(fā)揮其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整體素質(zhì),應該重視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激發(fā)興趣,樂于自學
興趣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從而提高學習質(zhì)量。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自學的興趣。
1. 以疑激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才能激起他們自學的欲望和興趣,如教《變色龍》時,我讓學生設(shè)疑:奧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有學生說:善變;有學生說,人物盡管反復無常,但作為沙皇走狗的本性不變。于是,說“不變”的學生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和圓心,說人物善變的每一處刻畫都是圓上的一個點,都是以奴才性格特征為圓心的。這種別出心裁的表述,是學生認真讀書、反復推敲的結(jié)果。
2. 以境引趣
只有帶學生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才能引起他們自學的興趣。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掛圖、投影,再現(xiàn)書中所寫的情境,播放配樂課文錄音,視聽結(jié)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chǎn)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3. 以讀生趣
只有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以讀激情,才能使他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如教《沁園春·雪》一文,我采用了“以讀激情,語音傳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學方法,并配合采用“導語撥動情思”、“范讀誘發(fā)情思”、“多讀激發(fā)情思”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情感,使他們帶著最佳的自學心境,進行品詞品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樹立信心,主動自學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就要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要求學生通過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的問題,閱讀相關(guān)的課外書,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并讓他們獨立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復的讀書中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
在課堂上,對可講可不講、學生可通過自學能解決的問題堅決不講;對學生自學尚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扶一扶,讓其通過自學解決。要給予每個學生均等的學習機會,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成功的可能,樹立立起學生自信心。
三、授之以漁,善于自學
古人曰:“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睘榱颂岣邔W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適時地把“鑰匙”——自學的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手執(zhí)鑰匙,去打開語文的知識大門,讀懂各類文章。如《故鄉(xiāng)》一文的教學,我設(shè)計了多種練習,讓學生邊讀、邊想、邊做、邊練習,通過外貌看特點,理解語言知特點,分析運用抓特點,體會心理明特點,對比之中想特點。明確抓住人物特點的方法——通過分析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來抓住人物的特點。最后歸納出少年閏土是個說話干脆利落、爽朗而有生氣、知識豐富、聰明能干、勇敢、機智、熱情純真的農(nóng)村少年。中年閏土說話則是欲言又止,吞吞吐吐、恭敬而又含糊、遲鈍麻木、膽小怕事、無可奈何。憑借這課的教學,讓學生明確,讀寫人文章時,應抓住人物的特點去品詞品句,精讀有關(guān)片段,去讀懂課文。
四、指導學法,培養(yǎng)習慣
教師要按照教學要求,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勤動筆的習慣。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納入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中,貫穿于平時聽說讀寫訓練之中,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細心培養(yǎng),并持之以恒。
五、加強交流,展示自我
相互交流才能提高學習能力,展示自我,才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因此,平時我根據(jù)學生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如交流閱讀卡片,交流心得體會,評比展覽摘錄本,開展讀書知識競賽和作文競賽,甚至可以演講、辯論,即興討論。這樣,既檢查了閱讀自學效果,又豐富了學生的業(yè)余生活,還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