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佩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yīng)和學生心靈相通,始終用微笑面對孩子,用一顆寬容、理解的心對他們加以肯定、贊美。贊美是一把金鑰匙,能打開孩子的智慧之門、信心之門、勇敢之門,最終幫助孩子打開成功之門。
一、贊美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個被人肯定的人。贊美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tài)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學生對老師充滿了期望,期望老師欣賞他,期望他在老師的心目中是好學生,期望在同學中有很高的地位。教師尊重學生的期望,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莫大的信任,這時就像有一種無形的推動力,促使學生積極思維,踴躍發(fā)言。當然,每個人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都有著一定的差別,個性不同決定著思維方式與深淺度的不同。在學生愿意思考、主動思考的情況下還要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quán),建立開放的教學過程,關(guān)注每位學生,贊美每位學生,使學生樂于思考,這是每位教師必須注意的。否則,課堂上就會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氣。
二、贊美與批評的效果比較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認為“人類本質(zhì)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被人欣賞,因此,一個人只有收益大于付出才會付出,只有幸福大于苦難才會接受苦難,只有“行”大于“不行”才會承認“不行”,只有“贊美”大于批評才會接受“批評”。
我一直喜歡用這些詞語評價學生:純真、質(zhì)樸、誠實、勤勞、善良、懂事……興許他們并不能那么十全十美,但我確信一次次真實的、帶著贊美的目光的交流,會更深地拉近我們心靈的距離。我會對全班同學這樣評價班上那個做作業(yè)最慢、課堂表現(xiàn)不太盡如人意的女孩子說:“你們知道嗎,有一次,你們都上體育課了,她把教室后面的每件衣服都小心翼翼地疊過去,整整齊齊地放齊了,也許今天她的答案不那么精彩,不過老師想憑著那份執(zhí)著與耐心,她一定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對不對?”所以,她每天依然是個開心的天使。
有位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一次不經(jīng)意的表揚,可激起學生千百次的希望”,而批評容易損傷學生的自尊心。特別是有些老師批評起來毫無顧忌,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抗拒心理,一旦形成批評和抗拒的惡性循環(huán),“恨鐵不成鋼”的良好愿望就有可能變成追悔莫及的結(jié)局。如果說表揚是一杯“可樂”令人神爽,那么批評就像一劑良藥一樣總會帶上一些苦澀,給學生一劑“良藥”總比給一杯“可樂”更可能遭到拒絕。細心觀察孩子的優(yōu)缺點,及時真誠贊美他的長處,適當委婉地提出他的不足,這才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贊美的具體實施方法
課堂教學中遇到問題,不回避、不埋怨,要冷靜對待,多一些贊揚,少一些批評;多一分和藹,少一分嚴厲;多一些關(guān)心,少一些冷淡,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1. 語言贊美。每一節(jié)課堂,教師應(yīng)盡可能地對學生的每個回答加以切實、多變地評價。表現(xiàn)確實好的,可以加以如實、優(yōu)美的肯定:“你的聲音真美,大家都陶醉了”,“你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它們閃爍著迷人的光彩”,“你的回答太精彩了,獎勵你可以在黑板的任一個地方畫上你喜歡的小圖畫”,“老師喜歡看你大方的表演,聽你深情的朗讀,那真是一種享受”等。表現(xiàn)一般的,就以鼓勵為主:“其實你的聲音好動聽,以后讓我們能經(jīng)常聽到,好嗎”,“掌聲在哪里?他可是第一次登上講臺哦,而且表現(xiàn)很不錯”,“老師情不自禁也要為你叫好了,你今天的表現(xiàn)給人感覺一鳴驚人,能一直保持嗎”等。表現(xiàn)并不是太理想的,也多以鼓勵和一點點幽默作評:“你這個調(diào)皮的小家伙,只顧著做動作,都忽略了用情朗讀了”,“這個答案好有趣,感謝你給同學們帶來了歡笑”,“就差那么一點,答案就準確了,再想想”等。通過這些欣賞性的評價,可有效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2. 眼神、體態(tài)等贊美。一個期待、肯定的眼神,或是一道提醒、警示的目光;輕輕地撫摸孩子的頭,或是悄悄抓住他做小動作的手;習字冊上鮮艷的五角星、一個個圈圈;小作本上一條條波浪線、一句句贊美鼓勵的語句;一陣陣熱情的掌聲;伙伴們真誠的贊美……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治學以興趣為主,興趣愈多,則從事彌力:從事彌力,則成效愈著?!边@一切都將有效地提升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幫助教師完成各項教學任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