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麗 陳愛民
幼兒期是個體身體,心理都比較脆弱的時期,有時候很小的傷害都會給幼兒今后的心理健康及生活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作為幼兒教育者應在實踐中讓幼兒了解自己,培養(yǎng)其良好的生活習慣,并把安全意識滲透在游戲活動和一些生活常規(guī)中,讓幼兒逐漸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意識,并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來提高幼兒教育的質(zhì)量。
一、幼兒自我保護教育缺陷的原因分析
自我保護能力是幼兒生存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要進一步加強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必須了解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現(xiàn)有水平,從中找出其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對存在的相關(guān)問題進行分析。
(一)家長忽視了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
現(xiàn)在的父母大多是70、80后,他們白天要忙于上班,晚上又忙于應酬,所以只好把教育的重任教給了老師和祖父母。再加上現(xiàn)在社會上都流行報各種補習班,父母們?yōu)榱俗尯⒆幽芨蒙线@個時代,往往會利用休息日為他們報各種興趣班。這樣孩子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多被學習所占據(jù),而對孩子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養(yǎng)成反倒忽略了。再加上現(xiàn)在獨身子女的家庭多,那些退休在家的爺爺奶奶們就對這樣一個孫子、孫女寵愛有加,什么事情都給包辦代替了,易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導致其心理素質(zhì)偏差,往往是依賴大人做事,一碰到危險就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二)教師忽略了對幼兒進行心理自護的教育
雖然現(xiàn)在強調(diào)要對幼兒進行素質(zhì)教育,但是大部分家長一時還不能接受這種教育模式,他們希望幼兒園要要教孩子一些偏知識方面的東西。有些教師為了迎合家長的口味就偏重于對幼兒進行認知方面教育,而忽略對幼兒進行心理自護的教育,更怕幼兒在活動中出事故,而對他們實施了“軍事化”的管理,下課就坐在位置上,什么游戲都不讓幼兒參加,只讓他們從小變成一個“死讀書”機器。
(三)幼兒活潑好動,但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
幼兒活潑好動、愛模仿,對周圍事物懷有強烈的好奇心,看到每樣東西都會去探究一番,就是地上一只小螞蟻也會讓他們研究半天。但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辨別是非能力較弱,缺乏生活經(jīng)驗,對日常生活中可能構(gòu)成的危險認識不足,缺乏對危險事件的應對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如他們不知道一個人去游泳會很危險、去大型公共場所應和大人一起、不能去玩自動門……
(四)某些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也對幼兒的生命構(gòu)成危險
我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改革開放后,經(jīng)濟處于發(fā)展階段,由于科學技術(shù)迅猛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社會給我們帶來了空前的物質(zhì)文明,同時也不可避免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潛在的安全隱患。如家用電器的普及、城市建筑的高層化、交通工具特別是私家車的增加等,都成為威脅兒童生命安全的新因素。有關(guān)部門對意外事故進行調(diào)查的結(jié)果表明,在造成意外事故的原因中車禍的發(fā)生占相當比重,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二、幼兒自我保護教育缺陷的應對措施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健康與安全是不能靠被動地等待給予的,而應該是讓孩子主動地獲得?!?/p>
(一)豐富孩子的生活知識,了解自我保護的重要意義
幼兒年幼無知,對生與死的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念兒歌、看圖片、看電視等形式,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形成感性認識;也可以通過觀看自然角中小朋友親手喂養(yǎng)的小金魚被老貓吃掉的真實情景,來感受失去它們的悲痛。同時,對幼兒進行遷移教育,知道人的生命很珍貴,不能重來,它只有一次。
(二)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創(chuàng)設(shè)心理疏導環(huán)境,保證幼兒的心理健康。心理學研究證明焦慮、憤怒、膽怯等消極情緒及敵對等消極情緒,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對其進行說理和批評是不能解決的。必須有針對性地采用疏導策略,讓幼兒心中有事,有想法,知道向同伴和老師傾吐,從而排除心中的苦悶。如開展“悄悄話”活動,設(shè)置“表情臉”區(qū)角,讓幼兒同好朋友傾吐心中的不快,及時交流,解決問題。
(三)靈活運用教育藝術(shù),開展豐富多采的活動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將自我保護的學習內(nèi)容融入游戲之中,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生活技能。如游戲活動跟著標志走“認路牌”,模擬生活中的場景,充分調(diào)動幼兒主動探索,從而獲得直接的感性知識經(jīng)驗;利用角色游戲“紅綠燈”,讓小朋友知道了怎樣在馬路上行走,走路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觀看木偶表演《玩火真危險》教育幼兒懂得火柴、打火機等能產(chǎn)生火的東西都不能玩,小孩子玩火是非常危險的,不僅自己不能玩火,看到小伙伴玩火也要及時阻止;模擬游戲“學習自救”,帶領(lǐng)全體幼兒進入模擬火場,練習緊急情況下采取的行動。
幼兒的年齡特點又決定了只有他親自經(jīng)歷的事情,感興趣的東西才能較好地接受,并轉(zhuǎn)化成自身的需求。我們應把幼兒的需求作為健康教育的基點,并在此基礎(chǔ)上生成一系列活動,充分挖掘教育資源,深入開展安全主題活動,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與家長配合、溝通,攜手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任何一種形式的教育,只有家園教育取得一致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對幼兒進行自護教育也不例外。我們的做法是利用各種有效形式開展家長工作,使家長成為我們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
為了達到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可以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詳細介紹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意義、目標及計劃和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同時,向家長發(fā)一些有關(guān)這方面的知識資料,使家長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教育,并搜集一些幼兒因自我保護意識淡薄、自我保護能力差造成的意外傷害資料,幫助家長認識到對幼兒實施自我保護教育的重要性。
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是每位幼教工作者和家長的第一職責。然而,健康與安全不能被動等待給予,而應該讓幼兒主動地獲得。這種獲得要從良好的生活、心理環(huán)境,從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從豐富多彩的教育游戲中來,從隨機教育和家園配合中來。為此,我們要從多方位、多形式讓幼兒親身去體驗、體會,嘗試挫折,學習鍛煉,積累經(jīng)驗,從而產(chǎn)生防御、防范,抗擊多種事故傷害的自我保護能力,遠離傷害,為孩子的健康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