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選明
摘 要 “問題學生”大多有厭學心理。為了解決學生的厭學問題,教師必須要有愛心、信心、良心,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絕不能使用暴力手段,并采用獨具匠心的方法巧妙轉化厭學學生的錯誤行為。
關鍵詞 厭學 愛心 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455文獻標識碼:A
教師應該是教書育人的行家,現在的教師卻感嘆自己為一個個“問題學生”而辛苦,甚至痛苦?!皢栴}學生”包括“厭學逃學、離家出走、賭博、偷竊、早戀、打架斗毆、不良交往、逆反行為、擾亂秩序、揮霍性消費”十個類別,其實,“問題學生”不是真正的問題,而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難道我們這些教書育人的行家在“問題學生”面前真的就束手無策了嗎?顯然不是,有很多有經驗的教師把一個個“問題學生”教育成了國家的棟梁之才。筆者認為,“問題學生”的絕大多數問題都與學生的“厭學問題”有關。中學生的“厭學問題”可用“有心無力”的方法來解決。
所謂“有心無力”是指要有愛心、信心、自尊心、匠心、良心,不使用暴力行為。
1 要有愛心
“愛孩子”“愛學生”是每個教師必具之品質,而對“問題學生”尤其要有深切的、真摯的、持久的愛心,要有“菩薩心腸”。惟有如此,才能看到“問題學生”的優(yōu)點,才能想得到“問題學生”的本質是好的,才能以誠心感化學生,以愛心換來愛心,也惟有如此,才能耐得住心煩,堅持施教,從而可望得到最終轉化“問題學生”之目的。當然,這種愛絕非放縱,也非溺愛,而是誠心誠意著眼于學生的成長進步。
誠然,心里不愛,言行照“愛”不誤,有時甚能奏效,但這種欺騙性的偽裝的愛,對于一個處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無異于面具,將很快被識破而導致無法繼續(xù)轉化。所以,執(zhí)著的愛心是轉化“厭學學生”的前提,作為教師非大力加強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不可。
2 要有信心
“厭學學生”是因為后天教育的薄弱欠缺或失誤,而比一般學生多了一些毛病,還未達到質變的嚴重程度。“問題學生”沒能及時得到糾正,漸漸發(fā)展積少成多,多到簡單的教育不能改正的時候,便失去了同學們的信任,教師的好感。反復實屬正常,想幾次的教育就能奏效,無疑是癡心妄想。其實,每次教育應該說或多或少都對學生有一定作用,只是“火候”還不到罷了,“功到自然成”若把工作真正做到家,肯定會有效果。因此,要有“問題學生”“反復無?!钡乃枷霚蕚?要有轉化“厭學學生”的堅定信心。
其實他們自己并不愿“反復無常。他們也想得到集體承認,更想做個好學生,但卻沒有改正的足夠勇氣與自我的足夠力量。若教師伸出“愛手”拉他一把,讓學生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心,便會使其掙出泥潭。
3 要讓學生有自尊心
有的教師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擇言,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因做錯題而罰抄卷子,遲到就罰打掃除等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時有發(fā)生;教師不公平地看待學生,把學生清晰地分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視同仁。對優(yōu)生“笑臉相迎”,對后進生“橫眉立目”,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自尊與尊重是相互聯系的,只有教師尊重自己的學生,學生才會有自尊,學生才會尊重教師,反之亦然。
4 要有良心
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聽到“教師道德”這一詞語,都不免會驚醒端坐,如芒刺在背,不敢有少許的懈怠,都應覺得師德即“良心如枕”,清白的良心如同一方溫柔的枕頭,伴教師教書,育人……良心是教師的靈魂;良心是師德的靈魂;良心是教師職業(yè)理想的翅膀……
5 不對學生使用暴力
作為教師都很清楚,問題學生經常會做出一些讓老師很不高興,很沒面子、下不了臺的事情來,這個時候往往就會有部分教師采用暴力對待學生,這讓師生間的關系更為緊張。對學生使用暴力行為是違法行為,是與現代社會的文明進步相悖的。
6 要有匠心
所謂匠心即巧妙的心思、辦法和得力的措施。顯然,愛心、信心、自尊心、匠心、良心、不使用暴力是轉化“問題學生的前提,這可行的措施才是轉化的保證。
首先,要找準病因,對癥下藥。其次,齊抓共管,優(yōu)生幫助。轉化“厭學學生”光靠班主任做工作不行,要與全班同學,家長,各科任教師道力合作,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才能給“厭學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轉化環(huán)境。在多渠道齊抓共管中,讓優(yōu)生幫助是卓有成效的一種方法。找一兩明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安排與“厭學學生”的同住或前后位,讓其明確幫助“厭學學生”的任務和意義,并特別交待幫助方式及注意事項。先與“厭學學生”建立起友誼,然后在與“厭學學生”的友好相處中自然地給予影響,開導勸阻,實施幫助。第三是感情投資,師生“結交”。班主任科任教師與“厭學學生”若能融洽關系,親密感情,感情漸密,友誼漸深,“教師是好老師”了,便說什么聽什么,轉化成功,指日可待
總之,“有心無力”的方法是解決中學生的厭學方法之一,愿我們的教師工作順心,愿我們的學生學習開心,不再是厭學的學生,不再是“問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