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巧
內容摘要: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語文教案雖同是語文教師在課前要做的工作,但教學設計注重教學策略和教學思路的設計,而教案則更側重于教學細節(jié)的準備。教學設計的具體化、書面化即成為教學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設計
完成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是教師不斷總結和積累教學經(jīng)驗的過程,也是教師提高文化科學知識和語文能力的過程。因為完成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語文能力。如通過鉆研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和熟悉語文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理清教學思路的過程,會轉化為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及必要的知識;通過研究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內容的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接受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從而會提高教師本身的思想水平、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由此不難看出,不論是有經(jīng)驗的或剛參加工作的教師要上好課,必先學會制定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方案,學會根據(jù)不同的教材、不同年級的學生完成不同的語文教學設計。這是保證教師順利地、成功地走上講臺、完成教學任務的第一步。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質量標準,是使小學語文教學實現(xiàn)最優(yōu)化。所謂最優(yōu)化,就是教學投入少,而又能達到高效率,使全班學生的語文學習都能達到優(yōu)良水平。要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的最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必須遵循以下原理。
一、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正如《新大綱》所提出的“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發(fā)展什么?學生的發(fā)展應是德、智、體、美全面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鞍l(fā)展”和“傳授”是根本不同的,“傳授”主要靠教師的灌輸,學生被動的接受;而“發(fā)展”主要靠學生內部的動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質和個性得到提高。教師要給予必要的、適當?shù)闹笇?、激勵?/p>
二、體現(xiàn)學語文和學做人的統(tǒng)一
通過語文課學生既學語文、又學做人,是由小學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的,是由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決定的,也是由語文教學內容所決定的。
小學語文所載負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就是要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質,小學語文素質就是做人的素質。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完成語文教學目的,所選的教材篇篇都蘊含著真、善、美的因素。有的課文描寫的是大自然的美景;有的課文歌頌了偉大領袖和英雄人物的高尚道德和感人事跡;有的課文介紹了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給人類帶來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活的動人故事;有的課文揭露了舊社會兒童悲慘的生活;等等。課文中人物喜怒哀樂的情感表達,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內涵,學生閱讀這些作品,其思想感情很自然地會發(fā)生變化,會逐步懂得做人應該堅持什么、學習什么、反對什么。往往一篇文章所反映的光輝形象或動人情節(jié)或優(yōu)美景色,會在學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巨大作用,會在其一生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是促使其成長的巨大動力。只要學生對作品語言有透徹的感悟,必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的熏陶;學生也只有感受到語言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掌握作品的語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一)、認真讀書、作文,從學習語文中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及優(yōu)秀文化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喜愛讀書、作文的興趣和習慣在《新大綱》的教學目的中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边@樣的目標不是老師講幾次能夠達到的,必須引導學生認真讀書、作文,從篇篇課文中,從作者的精美語言中,如:詞匯的豐富,句式的多樣,篇章構思的巧妙;從文字所載的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之中逐步吸取。經(jīng)過日積月累,學生會逐步體會出祖國語言文字之美,接受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從而產(chǎn)生對祖國語言文字及優(yōu)秀文化的熱愛之情。同時逐步養(yǎng)成準確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好習慣。
(二)、認真讀書、作文,從學習語文中悟出一定的道理和科學的思維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通過習作,學生能寫出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其習作過程也是受教育提高認識的過程。
(三)、認真讀書、作文,從學習語言中感受豐富的情感,為做一名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熱愛人類、熱愛地球的現(xiàn)代人打下良好基礎。情感對兒童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是兒童思想認識、道德行為形成的推動力,兒童的道德行為都是以道德情感為先驅的。兒童有了愛父母、愛祖國的情感,才能有愛父母、愛祖國的行動。
三、遵循語文教學的科學性和創(chuàng)造性
科學地進行語文教學設計,才能杜絕教學中出現(xiàn)的種種錯誤。從教學實踐來看,一些青年教師、甚至有些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出錯,如誦讀時讀錯字音或學生讀錯字音不予糾正;有的寫錯別字、寫字倒筆順,對學生作業(yè)中的錯別字、語法錯誤的句子,教師不給改正;有些教師講課出現(xiàn)知識性錯誤或對學生答問中的錯誤不及時糾正等,這些都違反了語文教學的科學性。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主要是教師語文基本功不過硬或備課不夠認真,同時,也說明在進行語文教學設計時違反了科學性原理。。
總之,要貫徹學語文和學做人統(tǒng)一的原理,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體會作品中表達道理的事例、詞句,著力表達情感的筆墨,并以此作為指導學生閱讀的重點。關鍵還在于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人格力量;教師要有高水平的語文能力和正確的思想認識以及真摯的情感,從學語文和學做人上給學生做出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