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傳播學視閾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2009-09-29 08:58:16歐陽國慶
        江漢論壇 2009年8期
        關(guān)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借鑒傳播

        歐陽國慶

        摘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傳播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傳播的過程。運用傳播學理論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具有可能性,而且還具有必要性;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借鑒和運用傳播學的“守門人”理論、傳播媒介理論、傳受關(guān)系原理以及傳播技巧等,能夠更利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關(guān)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傳播;借鑒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09)08-0140-04

        一、以傳播學為視野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可能性

        傳播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所謂傳播,即“社會信息的傳遞或社會信息系統(tǒng)的運行”,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即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jié)合,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更進一步地和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jié)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xiàn)民族化和具體化。由此可見,“如果不將馬克思主義的語言和內(nèi)容轉(zhuǎn)換為適合中國的形式,馬克思主義是不能得以傳播的,馬克思主義原來是洋文,如果一種主義連語言表達都不是中文的,那萬萬是不可能傳播并‘中國化的”,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離不開傳播。

        從傳播學的視角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具備了傳播過程的一系列基本要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得以順利推進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基本要素:傳播者、傳播的對象、傳播的內(nèi)容、傳播的方法、傳播的途徑或載體、以及傳播的效果或目的等。在這里,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是指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起著控制、選擇、加工、傳導作用,具有馬克思主義教化功能的人或組織,這里主要是指中國共產(chǎn)黨,她是“實現(xiàn)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和領(lǐng)導力量”,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核心力量、具體實施者”。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對象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的受傳者,即廣大人民群眾。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內(nèi)容,即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以及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途徑或載體也即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渠道,通常指大眾傳播媒介,如報刊、廣播、影視、互聯(lián)網(wǎng)等,這里既包括各種技術(shù)手段和實物,也包括各類社會組織團體以及文化藝術(shù)活動和教學課堂等。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方法可以理解為宣傳、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謀略或技巧。

        由此,可以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質(zhì)上就是一種傳播活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傳播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前提和基礎(ch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其實就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過程,是馬克思主義觀念、基本精神的傳播過程,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傳播、不斷地被中國人民所認可、接受并以它為指導從事各項實踐活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簡化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以及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nèi)容(傳播信息)通過一定的方式、手段、途徑、載體等作用于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對象,從而使這些受傳對象認可、接受馬克思主義并以其為指導進行革命和建設(shè)事業(yè)的一個歷史過程。正是由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傳播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才使得以傳播學為視野來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借鑒和運用傳播學原理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為可能。

        二、以傳播學為視野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

        既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種傳播活動,那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應該也必須遵循傳播學的基本原理、基本規(guī)律,就猶如搞市場經(jīng)濟就必須遵循價值規(guī)律一樣,然而,當以傳播學理論為視角來審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時就會發(fā)現(xiàn),以往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在這些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片面強調(diào)馬克思主義的單向灌輸,對傳受雙方之間的雙向溝通有所忽視,對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效果重視不足等等。這些缺陷和不足在新形勢下嚴重地阻礙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有效推進。盡管自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來,它就逐步地不斷地“中國化”并已經(jīng)取得了一系列的豐碩成果和巨大收獲,如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等等,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遠未結(jié)束,今后要走的路還很長,其過程會更加曲折、復雜;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日益發(fā)展,科技進步的突飛猛進,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準則等的多樣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會更加坎坷不平,其任務會更加繁重、緊迫。尤其是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等信息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不得不認真思考和深入探討的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傳播學理論的借鑒和運用

        既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可以納入到傳播學領(lǐng)域,那么,為了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保持應有的科學性和旺盛的生命力,進一步增強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效果,十分有必要運用傳播學原理,借鑒和運用傳播學的研究方法來解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復雜過程,分析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效果,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傳播者能更好地認識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機制,以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1、借鑒和運用傳播學“守門人”理論,增強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的主導性作用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守門人”?!笆亻T人”是指“在傳播中可決定什么性質(zhì)的信息被傳播、傳播多少以及怎樣傳播的人或機構(gòu)”。

        在互聯(lián)網(wǎng)等信息技術(shù)出現(xiàn)之前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作為“守門人”,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往往居于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中心地位,是信息的源頭,擁有一定的信息優(yōu)勢和傳媒優(yōu)勢,這有利于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利用直接“灌輸”的方法對馬克思主義的受傳者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然而,“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改變了傳播者的這種地位,網(wǎng)絡(luò)中的傳播者已經(jīng)不再居于傳播的中心地位,任何擁有一定技術(shù)手段的人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向別人傳播信息?!诰W(wǎng)絡(luò)中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源,成為傳播者”。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發(fā)達國家憑借自己的經(jīng)濟與科技強勢,在推進經(jīng)濟全球化的同時,也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載體大肆推行其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等。社會的不斷開放,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蕩,互聯(lián)網(wǎng)絡(luò)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價值觀念的多樣化,所有這些無不在沖擊和影響著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的主導地位。這就要求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對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做到“有所為又有所不為”,其核心就是“把關(guān)”,當好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把關(guān)人”、“守門人”。在新形勢下,為了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傳播者要通

        過各種有效途徑大力宣傳、傳播馬克思主義,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道德教育;要進一步優(yōu)化信息資源,以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為導向,大力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防御能力,從信息源頭消解西方思想文化的強勁滲透與影響。唯有如此,才能確保自己的“守門人”地位,增強“守門人”的主導性作用。

        為了更好地做好“守門人”,對于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來說,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要大力加強自身建設(shè)。在傳播實踐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不同的傳播者,采用同樣的傳播模式,面對同樣的受傳者,傳播相同的信息內(nèi)容,但最終的傳播效果卻不盡相同,甚至反差很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受傳者往往還受到來自于傳播者自身的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傳播者的社會職位、專業(yè)技能和品質(zhì)德行等。這種因傳播者自身因素而對傳播效果帶來影響的現(xiàn)象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一樣地表現(xiàn)突出。為了增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際效果,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必須從各個方面來完善自身: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yǎng)。由于傳播的效果與傳播者的專業(yè)技能往往成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所以,中國共產(chǎn)黨要擔負起組織實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領(lǐng)導責任,首先要提高全黨,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增強應用馬克思主義的能力。但是,在實踐中“我們很多干部,甚至是負重要責任的高級干部。斗爭經(jīng)驗豐富,可是理論水平不高。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弱點”。在戰(zhàn)爭年代是如此,在和平建設(shè)的年代,這種現(xiàn)象依然存在。這就更要求我黨要不斷地加強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修養(yǎng),因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沒有理論指導,工作容易產(chǎn)生盲目性;沒有理論根基的人容易被錯誤言論所“俘虜”,被人家天花亂墜的話語所迷惑,尤其是在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對外開放的今天,各種思想相互激蕩,各種理論相互碰撞,中國共產(chǎn)黨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的主心骨,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功,就難以抵制和克服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就不可能帶領(lǐng)廣大人民群眾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不可能有效地順利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所以,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加強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yǎng),著力使自己成為這一領(lǐng)域的內(nèi)行甚至專家,要認真地努力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當前,尤其要認真學習科學發(fā)展觀。只有成了理論上的先行者,才能有效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另外,馬克思主義傳播者還要不斷地完善自我。堅持以身作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有效推進,一要靠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二要靠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人格的力量。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堅持以身作則,就是要在實踐中真正地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念、基本精神來解決實際問題,要真正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時刻把人民的冷暖安危放在心里,要率先垂范,身體力行,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否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效就會大打折扣,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借鑒和運用傳播學傳播媒介理論,采取多種有效的途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離不開一定的“化”之載體,即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載體。傳播學意義上的傳播載體通常指大眾傳播媒介,如報刊、廣播、影視等;大眾傳播是伴隨著近現(xiàn)代印刷、電子傳播技術(shù)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一種特殊的社會信息系統(tǒng),而現(xiàn)代社會又是一個以報刊、廣播、影視為代表的大眾傳播事業(yè)高度發(fā)達的社會。在現(xiàn)代社會,大眾傳播擁有廣泛而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它是人們獲得外界信息的主要來源,尤其是隨著跨國衛(wèi)星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絡(luò)以及多媒體信息高速公路等傳播媒介的出現(xiàn),大眾傳播的影響更是非同尋常。傳播載體的多樣化使得傳統(tǒng)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在新形勢下遇到了巨大的挑戰(zhàn),比如,傳統(tǒng)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傳播缺乏必要的反饋機制,傳播對象對傳播過程缺乏即時的干預能力等,而這則大大影響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效果。

        針對馬克思主義傳播載體日益多樣化的趨勢,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必須更新理念,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傳播載體,廣泛利用各種物質(zhì)技術(shù)手段(包括器物)、社會組織團體以及文化藝術(shù)活動等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精神,以進一步增強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擴大馬克思主義的陣地,從而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當前。在大眾傳媒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日新月異的形勢下,媒介環(huán)境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影響日漸擴大。在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如何正確、科學地認識大眾傳媒的社會作用,如何更好地優(yōu)化、創(chuàng)設(shè)、利用大眾傳媒,合理利用它的社會教化功能,以及如何切實規(guī)范大眾傳媒的運作過程,積極營造有利于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健康向上的傳媒輿論環(huán)境,研究、借鑒和運用傳播學關(guān)于傳播媒介的相關(guān)理論,對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3、借鑒和運用傳播學傳受關(guān)系原理,構(gòu)建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和諧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

        從傳播的社會關(guān)系性而言,傳播是“一種雙向的社會互動行為”。任何信息的傳播都是在傳播者和傳播對象之間進行的,都包含著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的雙向互動,其中包括行為和心理方面的互動。盡管這種雙向性互動有強有弱,但“任何一種傳播——無論其參與者是個人、群體還是組織,都必然是一種通過信息的接受和反饋而展開的社會互動行為”。因此,在傳播學視野中,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的關(guān)系不是也不應該總是一種“你講我聽”、“我打你通”、“我說你服”的單向關(guān)系,而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guān)系,因為“傳播對象也不是單純的被動角色,他可以通過信息反饋來影響傳播者”。傳受雙方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guān)系,傳播的價值才能真正地得到體現(xiàn),傳播的目的也才能最終實現(xiàn)。

        對馬克思主義傳播來說,同樣如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之間雙向互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和受傳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居于主導地位,他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組織者和執(zhí)行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信息源。受傳者是具有自覺能動性的人,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他總是依據(jù)自己的需要和現(xiàn)有的思想水平,有選擇地接受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的影響,并把馬克思主義內(nèi)化為自身的主體意識,而其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則影響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效果。所以,根據(jù)傳播學傳受關(guān)系原理,為了最大程度地發(fā)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效果,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必須改變過去那種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單向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在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和傳播對象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溝通、交流機制。因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

        中國化,其目的不僅僅是要使中國人民認識、了解馬克思主義,同時還要中國人民認可、接受馬克思主義,更重要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要將馬克思主義面向中國實際,回答和解決中國實踐提出的問題,用理論指導實踐,使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實踐中真正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來從事各項實踐活動,即宣傳、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則在于運用,在于“改變世界”,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要在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把中國人民的實踐經(jīng)驗上升到理論,用實踐不斷驗證理論和創(chuàng)新理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民族化、具體化、通俗化并不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加以線性的“對接”與簡單的“比附”,而是要使得彼此能夠辯證互動、互通有無與耦合再造。惟有如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走出“本本主義”與“經(jīng)驗主義”、“儒學化”與“斷裂化”等各據(jù)一隅、各執(zhí)一端的偏狹,從而走向更加光明、平坦的陽關(guān)大道。

        改變傳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方法,要求由過去那種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向受傳者單向“灌輸”馬克思主義、自家單唱“獨角戲”為主的方式向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雙向互動、相互交流的方式轉(zhuǎn)變,要更多地采用啟發(fā)式、互動式、討論式等方式方法來傳播、宣傳馬克思主義及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在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和傳播對象之間建立起一個平等交流和相互溝通的橋梁和平臺,以使馬克思主義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從而使馬克思主義的受傳對象對馬克思主義不僅口服,而且心更服,不僅心服,而且要以此為指導去躬身踐行。

        在此過程中,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群眾性原則,即: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傳播了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主義是否有效,不是哪個人說了算,要經(jīng)過人民群眾實踐的檢驗。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才是檢驗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馬克思主義如果不和人民群眾的實踐相結(jié)合,那它就一點用處也沒有;馬克思主義只有掌握了群眾,才能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質(zhì)力量,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才能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中變?yōu)楝F(xiàn)實。只有這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目的才算真正達到,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和諧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才能因此而得以構(gòu)建。

        4、借鑒和運用傳播學的傳播技巧,提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技巧性和藝術(shù)性

        信息傳播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藝術(shù)性、技巧性程度比較高的傳播對傳播效果會產(chǎn)生重大的積極的影響。社會信息的順利傳播需要建立在信息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基礎(chǔ)之上,而社會信息系統(tǒng)是一個存在著眾多可變因素的系統(tǒng),參與系統(tǒng)活動的個體或群體都是伴隨著豐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動的主體,所以,若信息傳播的方法不當,則易產(chǎn)生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的存在會造成社會成員的認知、判斷、決策和行動的混亂,阻礙信息的順利傳播。因此,如何采取科學、有效的信息傳播方法,正確地認識和把握信息傳遞規(guī)律,則成為順利傳播信息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

        同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際效果也會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好的方法會極大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反之。則會起延緩甚至阻礙的作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一再強調(diào),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jié)合,一定要采取為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民族風格,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以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來闡揚馬克思主義的范疇與原理,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現(xiàn)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使之成為中國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與建設(shè)的思想武器。為了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切實地達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效果、目的,需要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主動出擊而不是單純地被動防御,要更多地采取“疏導”和循循善誘的方法而不是采取一味的“堵塞”和直接“灌輸”的方法,要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興傳播媒介的優(yōu)勢,通過開設(shè)網(wǎng)上講座、網(wǎng)上論壇、在線答疑等多種方式,大力宣講馬克思主義、大力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如此才能更有力地強化馬克思主義受傳者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增強其辨別是非的能力,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質(zhì)。

        要以事實來增強馬克思主義的魅力。在傳播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真實性原則”。因為受傳者往往對于不同的傳播內(nèi)容具有不同的反應,對真實的內(nèi)容則積極地吸納,對虛假的內(nèi)容則予以強烈地抵制和排斥。所以,為了提高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效果,其中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拿事實來說話”?!澳檬聦崄碚f話”就是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實話實說”來闡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和實踐威力?!皵[事實”與“講道理”兩者相輔相成,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前者是后者的基礎(chǔ),后者是前者的深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要通過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威力來體現(xiàn),只有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而產(chǎn)生的一些客觀事實來說話,講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道理才有說服力,只有講好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道理,才能幫助人們深刻地正確地認識客觀事實。所以,要大力宣講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人民所取得的一系列勝利成果,在當前尤其是要宣講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所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要通過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來宣講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中國人民所取得的無數(shù)輝煌成就。

        總之,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僅僅用一種方式方法,顯然是不夠的,需要借鑒和運用諸如傳播學等多學科、領(lǐng)域的研究成果,只有這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前進道路才能少些曲折,多些平坦。

        注釋:

        ①12 13 15郭慶光:《傳播學的研究對象和基本問題》上,《國際新聞界》1998年第2期。

        ②肖鐵肩、張相國:《馬克思主義的早期傳播與中國化》,《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第6期。

        ③梅榮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個基本問題》,《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8年第5期。

        ④徐松林:《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求實》2006年第8期。

        ⑤邵培仁:《傳播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頁

        ⑥王澤羽、楊玲:《網(wǎng)絡(luò)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來自傳播學視角的全新思考》,《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7期。

        ⑦李長真、賈鋼濤:《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理論創(chuàng)新及其特質(zhì)》,《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第1期。

        ⑧《劉少奇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頁。

        ⑨《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頁。

        ⑩朱春燕:《馬克思發(fā)展問題研究的方法論啟示》,《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第1期。

        11 《論語·子路篇》。

        14 陸平:《論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軍隊政工理論研究》1996年第6期。

        1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頁。

        17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卷,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頁。

        18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頁。

        (責任編輯陳金清)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借鑒傳播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視角淺談科協(xié)組織如何在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中發(fā)揮其作用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4:14:29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基本原則與推進路徑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3:53:04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06:34
        淺談中國傳統(tǒng)圖案在標志設(shè)計中的運用
        共產(chǎn)國際七大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提出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45:27
        淺論呂劇藝術(shù)的傳承與傳播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
        當代傳播視野下的昆曲現(xiàn)象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1:16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網(wǎng)絡(luò)輿情傳播
        《華盛頓郵報》轉(zhuǎn)型的實踐與借鑒
        出版廣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12:27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中國的借鑒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4:58
        亚洲无线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999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黑丝美女av| 青春草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不卡|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人禽交 欧美 网站| 无遮挡亲胸捏胸免费视频| 国产颜射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av不卡人妻出轨一区二区|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日本a天堂|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麻豆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AV无码成人品爱| 夜色视频在线观看麻豆| 欧美性xxxxx极品老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人妻在线有码中文字幕| 欧美xxxx做受欧美| 东京热久久综合久久88| 丰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专区|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一|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 射精专区一区二区朝鲜| 日韩毛片在线| 久久天堂精品一区专区av|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中国猛少妇色xxxxx| 熟女白浆精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av|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