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摘 要】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校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方法可從實物展示教學、多媒體演示教學、案例分析教學和實訓教學方面得以創(chuàng)新。
【關鍵詞】基礎會計 教學方法
一、實物展示教學
在基礎會計課程中,有很多基本概念,教材對這些概念的闡述語言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如會計憑證是指記錄經(jīng)濟業(yè)務、明確經(jīng)濟責任,據(jù)以登記賬簿的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證明文件。按照其填制程序的不同,可將會計憑證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原始憑證又按照不同的標準分為不同的類別,如按照來源不同又可將原始憑證分為外來原始憑證和自制原始憑證。同時記賬憑證又按照不同的標準分為不同的類別,其中按照使用范圍不同分為專用記賬憑證和通用記賬憑證,專用記賬憑證又按照反映經(jīng)濟業(yè)務內(nèi)容的不同分為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由于學生以前尚未接觸,為使學生有直觀的認識,教師在課堂中應當向學生展示實際工作中使用的不同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原始憑證如發(fā)票、收料單、領料單、借款單、收據(jù)、產(chǎn)品成本計算表等,其中收料單按照來源屬于自制原始憑證,按照填制方法屬于一次憑證。記賬憑證如收、付、轉憑證,按照適用范圍三者屬于專用記賬憑證,同時按照編制方法又屬于復式記賬憑證。教師邊進行講解邊進行展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提高,同時加深對憑證概念的理解。
二、多媒體演示教學
隨著經(jīng)濟和科技的發(fā)展,高校的教學條件得到逐步改善。多數(shù)高校的教室都配備多媒體。多媒體具有聲、圖、文并茂,信息量大的特點,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生動。當然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要想達到預期效果,則需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首先搜集、整理資料,然后制作PPT,課堂時間通過投影展示給學生,學生更易接受新知識。如上所述,教師以往在講解如何填制憑證、登記賬簿和編制報表時普遍認為比較棘手,僅僅按照教材理論講述,沒有實物演示,即使反復口頭講解學生也不易理解,教學效果欠佳。然而如果利用多媒體教學,多給學生展示和演示憑證的填制、賬簿的登記和報表的編制,學生會更加直觀地掌握知識的要領,同時教師在課堂講解時也相對比較輕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這需要教師能夠嫻熟使用多媒體,否則將會事倍功半,因此教師需要在課余時間多學習多媒體制作,以致在課堂時間能夠運用自如。
三、案例分析教學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教師不僅傳授給學生嚴謹?shù)臅嬛R,而且還要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解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且還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有計劃地給出學生案例,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例如,企業(yè)為確保銀行存款賬實相符,通過定期核對本企業(yè)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完成對銀行存款的清查。教師首先給出一個企業(yè)的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的對賬單,然后引導學生對比兩者余額,學生會發(fā)現(xiàn)企業(yè)的日記賬與銀行的對賬單的余額不一致,于是教師提出問題:認真思考什么原因導致二者余額不符。通過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銀行存款日記賬上的某些款項銀行對賬單上沒有記錄,同時銀行對賬單上的某些款項銀行日記賬上沒有記錄。這些一方登記另一方尚未登記的款項就稱為“未達賬項”。教師進步向學生解釋未達賬項是結算憑證由于傳遞的時間不同導致的,屬于正常情況。但是需要在兩者余額的基礎上加減未達賬項,若調整后的余額兩者一致則說明銀行存款賬實基本相符,否則說明銀行存款賬實不符,銀行或者企業(yè)存在錯賬,需要進步查找。因此當發(fā)現(xiàn)未達賬項存在時,應當如何在企業(yè)日記賬和銀行對賬單原有的余額基礎上調整這些未達賬項?學生認真思考,展開討論,反復驗算,最終得出結論:日記賬上有的而銀行對賬單上沒有的款項需在銀行對賬單余額的基礎上加減,相反銀行對賬單上有的而日記賬上沒有的款項需在銀行日記賬余額的基礎上加減。教師最后總結調整日記賬與對賬單余額是通過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完成的,余額表的結構分為左右兩側,左側是日記賬的余額加上銀行已記收企業(yè)未記收款項,減去銀行已記付企業(yè)未記付的款項,從而得出日記賬調整后的余額;同理右側是銀行對賬單的余額加上企業(yè)已記收銀行未記收款項,減去企業(yè)已記付銀行未記付的款項,從而得出對賬單調整后的余額。通過這種案例教學,學生的印象比較深刻,掌握的知識比較扎實。
四、實訓教學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應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同時基礎會計課程介紹了很多基本核算方法,這些方法相互聯(lián)系、緊密結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方法體系。由于企業(yè)的規(guī)模不同,業(yè)務量不同,在具體組織核算程序上也存在著一定差異。那么學生要很好地掌握這些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程序僅僅依靠教師理論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按部就班地進行手工實訓。
為增強學生實訓的興趣,可以進行情景模擬分小組分角色實訓,如設置制單、出納、記賬、審核、報表、財務部經(jīng)理等多個不同的崗位,并且不同的場景可以依次輪換角色,這樣可以使學生掌握各個工作崗位的核算技能。在實訓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錯賬不得隨意更改,應當嚴格按照教材中的錯賬更正法進行更正。期末采用正確的對賬結賬方法進行對賬和結賬。
通過實訓教學,學生不僅鞏固了理論知識,如更加深刻地認識了各個會計要素、會計科目和賬戶,驗證了會計恒等式“資產(chǎn)=負債+所有者權益”,理解了總賬之間、總賬與明細賬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復式記賬與試算平衡的理論基礎等;而且還明確了會計核算的基本流程即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報表,同時還掌握了會計核算的基本技能,即如何填制不同的原始憑證,如何編制收付轉記賬憑證,等等。與此同時,通過實訓教學教師可以驗證理論授課效果,從而提高教師的理論教學水平。在實訓課堂上根據(jù)學生掌握經(jīng)濟業(yè)務核算的情況尋找理論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促使教師在今后的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把握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水平。鑒于實訓教學的良好效果,那么基礎會計課程應當加大會計實訓的課時比例,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靳煒偉.淺談《基礎會計》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J].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7,(12).
[2]梁水源.提高基礎會計教學質量的思考[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