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輝強
[摘要] 目的:探討應用DHS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方法與療效。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應用DHS內固定治療(中老人)股骨粗隆間骨折86例,按AO分型,A1型45例,A2型32例,A3型9例。結果:隨訪6~24個月,平均10個月,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時間為8個月,優(yōu)良率為89.5%。結論:DHS是股骨粗隆間骨折內固定的理想選擇,掌握好手術適應證、操作技術以及術后功能鍛煉是骨折愈合、功能康復的關鍵。
[關鍵詞] 動力螺旋釘;股隆間骨折;內固定
[中圖分類號] R68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8(a)-231-02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骨科常見多發(fā)病之一,多發(fā)生于老人,跌倒致傷,但在高速發(fā)展的中國,人們交通意識薄弱,交通事故、高層建筑意外等,亦是造成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又一重要原因。如治療不當,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手術治療可使患者早期康復訓練,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有利于傷肢功能的恢復。目前國內外大多采用DHS和FPN及Gamm釘內固定。我院根據(jù)現(xiàn)有條件于2005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動力螺旋釘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86例,取得滿意療效,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86例,男50例,女36例;年齡20~88歲,平均58歲;伴有一種慢性疾病(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高血壓、心率失常)30例;左側52例,右側34例;摔傷51例(其中高處墜傷10例),交通事故35例。按AO分型,A1型45例,A2型32例,A3型9例;受傷時間至手術時間3~10 d,平均6 d。
1.2 治療方法
1.2.1 術前準備入院后給予皮牽引或骨牽引,常規(guī)攝髖關節(jié)X線片,必要時行CT檢查,進一步明確粗隆間骨折的程度和移位情況。對患者全面系統(tǒng)檢查,尤其高齡患者,對合并有心肺腦血管等疾病的患者,與相關科室(內科、麻醉科)共同制定治療方案,短期內控制內科疾病,使患者能耐受手術和麻醉,爭取盡快手術。
1.2.2 手術方法采用持續(xù)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平臥位,患髖墊高15°~20°,取股骨近端外側切口,暴露股骨上端,在C形臂X線機監(jiān)視下牽引復位,用135°定位器定位,在股骨粗隆下方約2 cm向股骨頭頸中心旋入導針,針尖深度在頭軟骨下約1.5 cm。測量導針長度,調整好三聯(lián)擴孔器長度,沿導針方向擴孔,退出擴孔器,絲錐攻絲,將選好的動力螺旋釘釘入,再次X線監(jiān)視證實DHS螺旋釘滿意,拔出導針,套入DHS鋼板,螺旋釘固定,擰緊尾釘,對小粗隆移位骨折,用一枚拉力螺釘固定。手術時間60~120 min,平均90 min;術中出血量200~300 ml,平均250 ml,術中、術后一般不用輸血。
1.2.3 術后處理術后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3~5 d,同時治療原有內科疾病,術后2 d可坐起。囑患者床上行肌力及關節(jié)功能訓練,3~4周扶拐不負重下床行走訓練,5~6周開始部分負重活動,7~8周根據(jù)骨折愈合情況逐漸增加負重力量,對不穩(wěn)定骨折可適當延遲下床活動時間。
2 結果
本組86例患者術后均獲得隨訪,時間為6個月~2年,平均10個月,依黃公怡的標準[1]評定,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良 77 例,占89.5%。1例患有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質明顯疏松,術后4周復查X線片,出現(xiàn)有內固定松動,經(jīng)臥床休息、傷肢制動、抗骨質疏松、延遲下床活動時間等治療,10個月后復查X線見內固定無明顯移位,骨折已愈合。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創(chuàng)傷骨科常見疾病之一,本病治療方法很多,非手術治療并發(fā)癥多、致殘、死亡率高。近年來,國內多傾向手術內固定治療[2-3],手術治療目的主要是降低致殘、死亡率,減少髖內翻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4]。
DHS由粗螺紋釘、套筒鋼板及尾加壓釘構成,鋼板與動力加壓螺紋釘成135°,符合股骨近端解剖特點及生物力學要求,粗螺紋釘為半螺紋,螺紋深,可使骨折遠近端相互靠近,增加骨折端內固定物與松質骨界面的穩(wěn)定性,起到靜力加壓作用。該釘尾端有滑動槽,通過套筒鋼板與尾釘相連,人體活動負重時粗螺紋釘在套筒內有滑動趨勢,起動力加壓作用。筆者認為,DHS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必須嚴格掌握好手術適應證,術中操作亦是關鍵環(huán)節(jié),術中應注意幾點:①骨折直視下復位后,導針定位應在C形臂X線監(jiān)護下定位;②對老年人骨質疏松者,術中導針要求一次性定位準確,絲錐和DHS三聯(lián)擴孔器要一次性到位,不能反復開道;③動力滑動螺紋釘應位于股骨頸中央;④動力螺紋釘?shù)拈L度要適合,太長則起不到加壓作用,太短易與套筒脫出;⑤動力螺紋釘?shù)穆菁y部應在骨折近端,以免影響近端骨折滑動,起不到加壓作用。雖然DHS內固定堅固,基本上能承受體重,具備了早期扶拐下地活動條件,但下地時間和負重程度應根據(jù)患者的體質、骨折類型、骨折疏松程度、骨折愈合情況決定。本組患者術后次日可坐起,鼓勵患者做患肢肌力訓練,3 d開始被動、主動運動膝關節(jié),使患肢在不負重的情況下早日恢復髖關節(jié)生理功能。對于A1型骨折患者術后2~3周可扶雙拐下地不負重行走;對于A2、A3型骨折不強調早期下地活動,特別是對于有嚴重骨質疏、松粉碎骨折者,早期應在床上進行鍛煉,以免內固定物松動、折彎或斷裂;根據(jù)X線片復查情況,方可部分負重行走,骨折愈合可棄拐行走。
通過本組隨訪觀察,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治療可減少患者臥床時間,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動,減少長期臥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短住院時間,療效可靠,具有器械簡單、操作方便、手術時間短、出血少、術后骨折愈合快等優(yōu)點,因此DHS是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理想選擇。
[參考文獻]
[1]黃公怡.鵝頭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華骨傷雜志,1984,4:349.
[2]汪利合,張殿英,李慧英,等.動力髖螺釘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觀察[J].中醫(yī)正骨,2002,14(1):19.
[3]劉延星,李雁凌,鄭建東.DHS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96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29):148-149.
[4]曹光磊,沈惠定.老年骨科患者術前并存病與圍手術期內術后嚴重結局相關性分析:附210例報告[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6,21(3):188.
(收稿日期:200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