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能
即興講話必須具有先聲奪人的氣勢,它能激聽眾之疑,使他們很想弄清事情的究竟。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官員難免會碰到這樣一的場合,事先未作準備,根據工作需要而作即興發(fā)言。因此,這種“脫口秀”式的即興演講對官員思維的敏捷性、語言的邏輯性和口頭表達的雄辯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美式“四步曲”
美國官員中有很多即興演講的高手,美國演講專家理查德為此總結了即興演講的“四步曲”,他以一個“保障行人生命安全”為實例,圍繞著“喂喂”——“為什么要費這個口舌”——“舉例”——“怎么辦”四步驟,設計了一個美式即興演講。
第一步“喂,喂!”提示官員開始即興講話必須首先喚起聽眾的興趣。理查德說:不要平鋪直敘地開始演講,“今天,我要講的內容是保障行人生命安全”,這樣的開場白肯定不是最佳的,你可以這樣開頭:“在上星期四,特購的450具晶瑩閃亮的棺材已運到了我們的城市”,理查德設計的這一開場白雖然不符合中國人的心理習慣,但它無疑是為了說明,即興講話必須具有先聲奪人的氣勢,它能激聽眾之疑,使他們很想弄清事情的究竟。
“為什么要費這個口舌”是第二步。理查德說,接下去你應向聽眾講明為什么要聽你演講。若談交通安全問題,可這樣講:“不講交通安全,那訂購的450具棺材也許在等待著我,等待著你,等待著我們的親人?!崩聿榈滤v述的“為什么”既聯(lián)系著“我”(演講者),又聯(lián)系著“你”(聽講者),還聯(lián)系著場外與你我有關系的千千萬萬的“親人”,這就使所有的與會者不知不覺在心理上與他產生了共鳴。
緊接著的第三步為“舉例”。理查德指出,比如談交通安全問題,你若用活生生的事例來說明那些會使人們送命的潛在因素,遠比只講那些干巴巴的條文要好得多。事實上,演講的傳播媒介主要是口語,輔之以肢體語言。與書面語相比,口語和肢體語言在傳達事例方面比傳達條文更具有優(yōu)勢。特別是官員發(fā)表即興演講,更要注意在這方面揚長避短。
“怎么辦”是最后一步。理查德提醒演講者注意的是,這一步一定要告訴聽眾你談了老半天是想讓人家做些什么,最好能講得生動一點、具體一點、實際一點。從根本上說,“怎么辦”是演講者的目的所在,如果演講者忘記了這一步,或者這一步處理不好,就會給聽眾留下無的放矢或不知所云的感覺。
理查德還認為,“為什么”和“舉例”這兩部分如同餡餅里的餡,味道全在這里面。但是,這兩部分要與引人注意的“喂,喂”和結尾的“怎么辦”相呼應。
中式“五要訣”
中國人的表達習慣盡管與美國不同,但是美式“四步曲”的要義還是能夠給中國官員提供一些啟發(fā)。那么,從中國人的習慣出發(fā),官員在即興演講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保持警覺,選準話題。官員無論參加什么會議,都要始終保持全神貫注。要掌握會議的主題,討論的具體題目,爭論的焦點,有很強的警覺和思想準備。一旦即興發(fā)言,也不會心慌意亂。有了思想準備,還必須尋找好的話題,而準確的話題,來源于對會議有關情況的熟悉與掌握。要注意在什么時間、什么場合,對誰講話。
抓住話題,組合材料。確立話題,就要抓住不放;進而緊扣話題精心組織材料進行論證。即興演講無法在事先做充分準備,完全依靠即興抓取材料,其來源,一是平時的知識積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又應以后者為主。如過多地引用間接材料,往往失掉即興演講的現(xiàn)實感和針對性,起不了應有的作用,只有多聯(lián)系現(xiàn)場中的人和事,才能緊緊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情感充沛,以情奪人。要使聽眾激動,發(fā)言者自己首先要有激情。發(fā)言者動了真情,才能喜怒分明,語言繪聲繪色,從而感染聽眾,達到交流情感的目的。
語言生動活潑。根據聽眾的知識結構和文化修養(yǎng),選用不同風格的語言。對一般群眾的演講可選用樸素的語言,這就要求演講者要善于學習人民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吸收外國語言中有益的成分,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的東西。
短小精悍,邏輯嚴密。即興發(fā)言多是在一種特定的場合下進行的,例如工作交流或者歡迎酒會等等,沒有人樂意聽長篇講話,因此必須短小精悍。短小,指篇幅而言;精悍,指內容而言。即興演講不能象命題演講那樣講究布局謀篇,但也要結構合理,詳略得當,要有快節(jié)奏風格和一氣呵成的氣勢,切忌離題萬里,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