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月玲
[關鍵詞]想象力;興趣;訓練;聯(lián)想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0463(2009)05(A)-0043-01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比欢壳暗默F(xiàn)狀是語文教師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重視不夠,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嚴重束縛了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因此,教師應設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一、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想象的興趣
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尤其是正值青少年時期的初中生,他們的想象大膽而奇特。魯迅也曾贊嘆道:“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言語,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币虼?,作為教師,不能以成人的思維來看待學生的想象,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只要學生的想象符合邏輯,教師就應該給予其肯定,要善于捕捉學生想象中的閃光點,要讓學生的想象縱橫馳騁。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激發(fā)起來,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反之,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想象橫加指責,就很有可能扼殺學生的想象力,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學《孔乙己》一文時,我以《孔乙己離開咸亨酒店以后》為題,讓學生想象孔乙己的結局。學生十分活躍,有的認為孔乙己沒有死,被好心的和尚收留了;有的認為孔乙己在風雪之中離開了人世;有的認為孔乙己衣錦還鄉(xiāng),榮歸故里等等。對學生的種種答案,我都給予肯定,不注重答案的唯一性,這樣,大大增強了學生想象的興趣。
二、立足課堂,輔之課外活動,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
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僅靠激發(fā)學生想象的興趣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訓練。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對學生進行讀、寫、聽、說的訓練,主陣地是課堂。因此,教師只有把想象力的訓練貫穿于讀、寫、聽、說的訓練之中,立足于課堂教學,輔之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1立足課堂,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是作者發(fā)揮想象的典范之作,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時,要善于抓住時機,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我在指導學生學習《皇帝的新裝》一文時,并不讓學生急于往下讀,而是讓他們猜讀想象。讀到“皇帝為了要穿得漂亮”,就讓學生想象這個皇帝圖漂亮圖到了什么地步;讀到“來了兩個騙子”,就讓學生想象騙子如何行騙;讀到“皇帝很想親自去看一次”,就讓學生想象皇帝看到騙局后又會有何表現(xiàn)。
2結合寫作,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
作文需要想象,寫作是訓練學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徑。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確什么是想象,并結合寫作進行訓練。如為了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教師可要求學生觀察一個人,去推測其有怎樣的遭遇,會做些什么等等。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讓學生講成語故事,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成語內容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口頭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改編、排演課本劇,學生可以發(fā)揮想象,大膽設計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表情、動作等。
三、引導學生注重對生活的觀察、積累、聯(lián)想。讓學生學會積累材料
無論是激發(fā)學生想象的興趣,還是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都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想象不是憑空而來的。心理學家認為,想象是知覺的深化和外延,是人腦中舊經(jīng)驗重新組合產(chǎn)生新事物映像的過程,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注重對生活的觀察、積累和聯(lián)想。第一,教師要讓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參加社會實踐。學生深入了解了社會,觀察了世態(tài)百相,認識了諸多事物,才能為想象力的培養(yǎng)打下扎實的基礎。第二,在參加社會實踐的同時,學生應注重生活的積累,要利用寫日記、記卡片的方式,把生活中感受深刻的人或事記錄下來,積累大量的感性材料。第三,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的能力。想象力的培養(yǎng)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定的方法技巧。學生借助聯(lián)想,可以拓展想象的空間,提高形象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