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彬
【摘要】讀書,能開闊人的視野,陶冶人的情操,啟迪人的智慧。因而,語文教師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指導學生科學地閱讀,大量地閱讀,注重語言積累,以便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課外閱讀;語文素養(yǎng);閱讀興趣;科學地閱讀;閱讀量
Importance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mprove their language literacy
Zheng xiaobin
【Abstract】The study, to broaden people's horizons, to cultivate people's sentiments, the wisdom of enlightenment. Therefore,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strive to foster student interest in reading and science to students in reading, a lot to read, pay attention to the accumulation of languag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language.
【Key words】Extra-curricular reading; language literacy; interest in reading; scientific reading; reading volume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一天不睡覺,但不能一天不讀書?!笨梢姡x書是人們一生必不可少的學習活動。小學階段是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起點,語文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著力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對讀書產(chǎn)生了興趣,才會在浩瀚的書海中遨游。對于課外閱讀,學生的閱讀興趣就顯得尤為關鍵,否則,老師每天布置的課外閱讀便會形同虛設。因此,興趣是激活學生課外閱讀的“導火索”,是使學生樂于讀書的絕佳“興奮劑”,是使學生“胃口大開”飽食精神食糧的上好“調味品”。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呢?
1.1充實圖書,營造讀書氛圍。教師應給學生提供“書源”,充實圖書角。可以成立班級“書香小銀行”,教育學生節(jié)約用錢,將自己的零花錢存入“書香小銀行”購買書籍;建議學生把自己家里的好書帶到學校,經(jīng)過編碼、登記、造冊后放進圖書角,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1.2開展活動,激發(fā)讀書興趣。如,辦板報、手抄報、講名人讀書的故事、演話劇等,通過多方面的活動教育學生懂得讀書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達到熱愛讀書的目的。
1.3展示成果,感受讀書快樂。組織學生及時交流、評比讀書結果,如評比讀書筆記、讀書卡、讀書心得等,以評促讀。引導學生養(yǎng)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增強學生的讀書信心。及時展示學生的讀書成果,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快樂。這樣,學生才會更樂于讀書。
2.指導學生科學地閱讀
讀書,應有科學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茖W有效的閱讀方法,不僅能拓展所學知識的廣度,達到一定的深度,還能使終生學習的理念伴隨著學生的人生軌跡,成為其生命成長過程中受用不盡的財富。
2.1讀讀畫畫?!白x讀畫畫”是學生鉆研、分析、理解文章的一種重要形式,是學生動手動腦的具體表現(xiàn)。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可一邊讀一邊用符號作標記。如,生字用“○”標出,新詞用“——”標出,優(yōu)美的句子可用“~~”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可標上“?”等。
2.2做讀書筆記。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jīng)驗——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手到”就是指做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應根據(jù)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如,摘抄好詞佳句,積累信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便于以后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寫讀后感或文章梗概等。
2.3溫故而知新。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識以求融會貫通。其實,就象牛反芻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就會有新的理解,新的認識,新的收獲。
3.鼓勵學生大量地閱讀
日本教育家認為:學生不進行課外閱讀,就不可能學活、學深、學好;美國教師強調:讀書應成為兒童生活的一部分。因而,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是世界各國語文教學改革的共同趨勢?!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第一學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如果沒有閱讀“量”的積累,就很難有閱讀“質”的飛躍。古人也提出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觀點,強調了多讀對于豐富語言積累的重要性。就豐富語言積累的最佳時間,古人提出了“15歲之前多記性少悟性,15歲之后少記性多悟性”的觀點,即15歲之前是記憶的最佳時期,應讓學生多讀多記以豐富語言積累。故此,語文教師應激勵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資料,并推薦一些優(yōu)秀書目給學生。鼓勵他們個性化閱讀,注重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以錘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學好語文,功夫在課外” ,這是許多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博覽群書,從一定的“量”中讀出“質”來,進而開拓視野,豐富知識,不斷提升整體綜合素質。
毋庸置疑,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方法和途徑。學生的閱讀范圍廣泛了,語文素養(yǎng)就會從整體上提高。因此,我們要在課外閱讀的生活領域里,帶領學生去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
收稿日期:20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