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香
[摘要]伴隨新一輪課程改革,蘊含新課程理念的小學作文教學更注意個性的張揚、激情的釋放和夢想的放飛;更注重學生自主能動地認識世界,并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真實的見聞。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要寫清事情的經(jīng)過;抓住事物特點寫具體,讓事實說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學生的習作內(nèi)容才會言之有物。
[關鍵詞]作文教學 學生 內(nèi)容具體 真情實感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420150-01
一、引言
修訂版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對于中年級習作方面強調(diào)指出:中年級作文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能自由表達,“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在要求上重內(nèi)容,要有具體內(nèi)容。就是要用事實說話,要言之有物,不能講空話,不能太籠統(tǒng)。文章內(nèi)容具體,關鍵是要把文章的重點部分寫具體。有些學生的習作內(nèi)容語言通順,選材也不錯,但卻沒能圍繞“重點”把事件寫具體。這樣的習作,一般很難感染讀者。那么,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具體呢?
二、要寫清事情的經(jīng)過
記事的作文離不開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果這一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寫人的作文也離不開具體的事。我們寫作文的時候,要注意想:事情是怎么發(fā)生的?發(fā)展過程怎樣?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有哪些不同的情況?要抓住情節(jié)一步步變化展開,使文章有起有伏。班里有個學生寫郵遞員叔叔冒雨送信的情節(jié),他是這樣寫的:“天下著雨,郵遞員叔叔還給我們送報送信。給我家送信時,我對他說:‘謝謝?!边@段情節(jié)描寫得具體嗎?顯然是空洞、不具體的,經(jīng)我指導,她修改成了這樣:“下午兩點以后,風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郵遞員叔叔騎著自行車到我們家來送信送報??赡芩庀氩坏綍麓笥?,雨衣也沒帶,渾身淋得濕漉漉的。他先到王阿姨家,給她送報紙和刊物;接著,走到我家門口說:“小姑娘,你家的信!”我接過信,看見他帽子上的雨水直往下滴,連忙說:“謝謝叔叔,快進屋避避雨吧!”。
經(jīng)過修改后的這段情節(jié)比原來具體多了,她寫出了郵遞員叔叔怎樣冒雨送信的詳細過程。這樣,也能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抓住事物特點寫具體,讓事實說話
寫文章,只有抓住事物特點,才能寫具體。多數(shù)學生的習作往往只是“高度”的概括或輕描淡寫,沒有寫出事物的特點。比如,讓學生片斷練習寫《今天真熱》,要想把這個意思表達的具體,得抓住景物的特點,讓事實說話。有一個學生開始是這樣寫的:“夏天來了,熱天也就來了。今天熱極了,有三十八度多,不一會兒,我就滿臉冒汗了。今天真熱??!”讀后,我們覺得:這段話寫得不具體。雖然強調(diào)好幾個“熱極了”,但由于只是簡單的描寫,很難讓人感受到或想象出“熱”的程度。那么怎樣才能把“熱”寫具體呢?
我在指導學生習作之前,不妨問學生:①如果讓你們同樣寫這個題目《今天真熱》,你要怎樣寫呢?②你們是否注意過特別熱的夏天里外面的樹葉是什么樣的?風又是怎樣?其它事物又是怎樣的?經(jīng)教師耐心引導,學生展開回憶,很快地就把這個片斷寫好。
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寫的:“今天,風是熱的,空氣也是熱的。路旁的柳樹好像被烤干了似的,葉子縮了。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曬得柏油路發(fā)軟,踩上去隔著鞋也覺得燙腳,路面上還留下了一個個深深的腳印。坐在教室,窗戶全開著,還是悶熱的,好像整個空間就是一個大火球,使我們真想喊一聲:“今天太熱了!”
這位學生善于抓住“風熱”、“空氣熱”、“柳葉縮”、“太陽強”、“柏油路軟”等特點,具體地表現(xiàn)了“熱”這一中心。這就是抓住了特點,讓事實說話。
四、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小學生作文是“習作”而不是“創(chuàng)作”,所以,不要從立意、選材、語言等各方面過高地設置要求,以“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讓學生具有“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意識,不再視作文為高不可攀的事。對小學生而言,只要他們寫出了自己所看到的生活,寫出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這就是走向作文成功的開始。
在一次看似平常的對話過程中,就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已有的素材,喚醒了藏于他們內(nèi)心之中生動有趣的事件和感受最深的體驗。如:
師:喜歡寫作文嗎?
生:不喜歡。
師:為什么?
生:不知道寫什么。
師:那你平時喜歡干什么?
生:喜歡玩。
師:最近玩什么?
生:昨天跟我家小狗玩,幫媽媽給它洗了個澡。
師:你怎么幫忙的,說來聽聽。
于是這位學生興致勃勃、眉飛色舞地把給小狗洗澡的過程說出來,還包括小狗的神態(tài)、媽媽的夸獎、他自己的得意等等。
師:你還說作文沒東西可寫,這不是說得挺有意思嗎,把它寫下來,就是一篇好文章呀!
生:真的?那明天作文課,我寫這件事行嗎?
師:怎么不行,不過你得把給小狗洗澡時它怎么不聽話,你又是怎么制服了它寫清楚,讓同學們看了后覺得你真能干。
這樣一番對話,很巧妙地幫助學生解決了作文難的問題,使他們認識到原來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事都可以成為作文的內(nèi)容,作文并不可怕,從而培養(yǎng)了習作的興趣。
五、結論
寫作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要循序漸進,養(yǎng)成積累語言,積累素材的良好習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拓展他們的視野,他們在寫作時才會言之有物,寫作水平才會提高。
參考文獻:
[1]胡文杰,讓作文從原汁原味的記錄開始[J].小學語文教學,2008(7).
[2]肖川,教育的情趣與藝術[M].岳麓書社,2008(5).
[3]竇桂梅,激情與思想[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萬福成、李戎,語文教育美學論[M].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