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革聯(lián) 周志敏 陳玉翠 張麗丹
[摘要] 體態(tài)語言??煞譃槿N,即微笑語言、手勢語言和目光語言。體態(tài)語言在護患關系中的作用:護士的微笑可以為患者營造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說服和引導其配合治療,體現(xiàn)人文關懷;手勢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也是傳情達意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所謂目光語言,就是有效地運用動作和眼神,傳遞信息和感情。
[關鍵詞] 體態(tài)語言;護患關系;作用
[中圖分類號]R192.6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6(b)-123-02
在臨床治療工作中,醫(yī)護人員與患者除了語言交流外,還有非語言交流,就是以肢體語言為載體,通過表情、目光、動作和空間距離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其同有聲語言一樣,有著固定的意義,是人們內心感情的流露。有些心理學家明確的指出,感情的全部表達量,體態(tài)語言占55%,聲音占38%,言詞占7%,所以重視醫(yī)護人員肢體語言的培養(yǎng)和展示,是以患者為中心,改善服務態(tài)度,提高醫(y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
1 體態(tài)語言
體態(tài)語言是人們進行交際時通過自己的儀表姿態(tài)、動作等來表達思想感情、傳遞信息的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也稱為“態(tài)勢語”。這是人體的非語言信息,是一種伴隨著有聲語言為實現(xiàn)實際功能的輔助性語言。在護理工作中,護士不僅要用美好的有聲語言,還要以良好的舉止在護患之間架起一道心靈溝通的橋梁來增進護患關系,化解矛盾。體態(tài)語言常可分為三種,微笑語言、手勢語言、目光語言,充分利用這三種體態(tài)語言,在工作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1 微笑語言
護理是最富有人性色彩的服務。患者就醫(yī)時,是生命中最脆弱的時刻。此時此刻,患者最渴求人性的溫暖,最能贏得患者心的是人文關懷。護理人員相對不足,是目前大多數(shù)醫(yī)院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2],但護理人員真誠熱情的微笑作用于患者,會增強談話的魅力,不僅能傳遞信息、溝通感情、融洽氣氛、緩解矛盾,而且會使護理工作充滿人情味,給患者以美感,使其形成歡愉的心理體驗。
1.2 手勢語言
手勢語言十分豐富,能表示各種意義。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談時,巧妙的運用手勢這一體態(tài)語言,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手勢語言由靜而動,交談由口而手,給患者以立體感、形象感。這有利于患者對護士說話內容的理解,從而增強說話效果,強化感情表達,增加個人魅力。手勢同眼神一樣靈活多變、富有極強的表情達意的功能。如當患者發(fā)燒時,護士詢問病情的同時用手觸摸患者前額則更能體現(xiàn)關心、親切的情感。
1.3 目光語言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直接反映人的思想情緒[3],護士真誠的眼神是患者信任的基礎,它可以使護患雙方心靈得到溝通。在交談中,護理人員要善于用眼神與患者保持聯(lián)系,眼神中應流露出熱情,真正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對他的尊重,并使他感到護理人員可信、可親、可敬。
2 體態(tài)語言在護患關系中的作用
2.1 護士的微笑可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心態(tài),說服和引導其配合治療,體現(xiàn)人文關懷
許多調查表明,患者來到醫(yī)院后,幾乎都有一種共同的期待:希望看到醫(yī)務人員的笑臉。因為,醫(yī)務人員的微笑,表明了對患者的尊重、友善和歡迎,可以為患者營造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反之,如果患者進院,看到的都是一張張冷冰冰的臉,患者就會感到十分的壓抑。因服務態(tài)度而引發(fā)的護患矛盾,往往因不注意說話的方式和語氣、回答問題過于簡單,致患者誤解等而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的微笑是最好的良藥,說服患者,首先要打動其心;打動其心,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動情的直接標志是表情,表情中最能贏得患者心的是微笑。對患者展示發(fā)自內心、表達真情實感的微笑,常常是取得說服效應的“心理武器”。例如,清晨當患者剛從睡夢中醒來時,面帶微笑的護士來到床前親切的問一聲“早上好,晚上睡得好嗎?”可消除患者對護士的陌生感。把微笑送給患者,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對患者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當自己確實不明白時,以真誠自然的微笑應對患者,待了解清楚后再告知患者;對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如調換床位、更換輸液部位等,如條件不容許,也應以適度得體的微笑面對,患者適必也會滿意;護士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為患者著想,處處理解、關心患者,以微笑處事,顯示出一種對患者特有的善良,特有的尊重、關心、體貼和同情。這樣因服務態(tài)度引發(fā)的護患矛盾將會越來越少。
2.2 手勢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傳情達意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與手勢有關的語言十分豐富,表達的感情也非常復雜微妙。在臨床工作中,護士的手勢常常被用來彌補有聲語言的不足,起到一種輔助或者強化作用。比如對數(shù)字的直觀確認、對方言的補充說明等等。冬季檢查患者前,醫(yī)生有意地搓一搓自己的手,或將冰冷的聽診器在手心捂一捂,然后有意識地暫停和保持特定的姿勢,猶如電影中的“定格”,這往往會取得創(chuàng)造關心患者情境的效果,使醫(yī)患關系更加貼近。由此可見,手勢語言是一種表現(xiàn)力很強的語言,是傳情達意的有力手段之一。在巡視病房時護士對患者的觸摸行為如拍拍肩、拉拉手等,可使患者感受到一種支持、鼓勵和關懷,并使他們產生安全感。
2.3 目光語言,就是有效地運用動作和眼神,傳遞信息和感情
護理人員可以借助這種目光語言,營造與患者交流的環(huán)境,與患者進行感情聯(lián)絡和語言溝通。用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正視患者,會讓患者感到嚴肅、認真、誠懇。對于那些違反病房管理制度的陪護人員,有時也需要護理人員對其進行適當?shù)男币暫蛡纫?,對其進行無言的制止。這常會使其意識到自己的過錯,主動糾正自己的行為。
在查房時或在其他患者和家屬都在的場合,醫(yī)務人員進房間后,首先應將視線環(huán)視到每一個交談對象,以表示對大家的尊重。將目光專注于某一點,有意識地吸引患者或大家的注意。這種目光語言的作用是便于同患者交流感情,溝通信息。
總之,在整體護理工作中,要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保證護理質量,護士必須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還應該善于從不同患者的眼神、表情言語、體態(tài)中讀懂他們的需要、痛苦和渴望,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保護患者的隱私,并能不遺余力地滿足他們的需要,哪怕是極其細微的事[3]。護士巧妙、靈活地運用語言技巧,將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溝通目的,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王東盛.肢體語言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校醫(yī),2007,21(3):340.
[2]鄧筱娟.新形勢下改善護理服務減少護患矛盾的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72.
[3]劉瑞霜,史紅巖.不同患者的護理觀察要點[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0,19(11):502-506.
(收稿日期:20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