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付銀
摘 要:如何激發(fā)農村中學差生學好英語,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關鍵。本文分析目前農村中學差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結合作者10多年的教學實踐,探討如何激發(fā)差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Abstract:How to stimulate the 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 difference to live learns English, is a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ke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 difference to live English study the actual situation, unifies the author more than 10 year teaching practices, how discusses to stimulate the difference to live the study English the interest.
關鍵詞:農村中學 英語學習 興趣 方法
Key words: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 English study interest method
【中圖分類號】G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6-0153-0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能夠對某一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持久保持,就能主動去學這門課程。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更是如此。目前,廣大農村地區(qū),特別是貧困地區(qū)的農村學生,尤其是差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厭煩,甚至放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從農村中學的具體情況出發(fā),仔細分析了原因并努力探討解決措施。
中學英語差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態(tài)度,對于學英語的目的認識不足。(2)學習上屢遭失敗,沒有足夠的成功體驗,進而喪失了學習興趣,學習停滯不前。(3)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忽視了師生的情感交流,認為英語就是背單詞、教語法、練閱讀。
針對這些特征,如何利用課堂教學來促進英語差生的積極轉化呢?雖然受辦學條件的限制,但通過教學機制的適當運用和教學活動的豐富開展來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一、明確目的是解決問題的首要條件。
學習英語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許多家長和學生都認為,學英語無用,又不能出國,只要學好母語就夠了。但是,但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改革開放的今天,在信息時代和市場高度開放的今天,誰能說英語與自己無關呢?我曾拿了一張產(chǎn)品說明書,給我班差生,請他們翻譯上面的內容。而沒有一個學生能翻譯出來!我問學生,如果你是一個零售商,如果你對英語一竅不通,那么,一批國產(chǎn)的產(chǎn)品,就會被批發(fā)商瞎吹為進口貨賣給你,價格方面的差異就不必說了。英語是多么重要,許多外商的投資以及大量商品的進出口都需要用語言來交流,沒有正確的語言又怎么能溝通呢?因此學英語勢在必行,作為一個英語教師首先應讓學生明確這一點。
由此入手,我教育這些差生,英語學習不僅是教學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社會的需求、時代的需求。英語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二、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是差生的轉化前提。
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斩吹恼f教只會給他們帶來厭煩,應該在實踐中讓他們盡快嘗試成功的快感。課堂教學就是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行為的手段,教師應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 easily and interesting。英語學習的興趣產(chǎn)生之后,差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會逐步改善,繼而產(chǎn)生強烈的參與愿望。這些差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出的主體作用反過來又促進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與學真正進入良性循環(huán)。那如何激發(fā)差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1、創(chuàng)設英語情景,激發(fā)興趣。
在農村學校,雖然小學發(fā)有英語書,但只是個擺設。到了初中,英語才真正開始。學生出于好奇心和新鮮感,對英語往往抱有較大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抓住這一點,因勢利導,采用各種方法,盡可能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差生的興趣。如在七年級英語 Unit1 對話中,我走到差生面前,從他的文具盒里拿了一支鋼筆,然后問學生:Whats this? 通過這種方法教了desk、 ruler、 pencil 等。
在教七年級Unit4 We want to go to the zoo 我做了熊貓、大象、猴子、獅子、老虎的頭飾。讓差生們戴了這些頭飾,問學生:“假如你們來到動物園,看到這些動物,你們想問哪些問題?”學生們會興奮地很快地說出:What are these? Whare your favourite animal?等句子。這些情景教學能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真實生活的片段,學生感到熟悉、親切,因而學起來特別順利。他們既學到了課本中的語言,又知道如何將學到的語言再用于生活。從而大大縮短了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調動了差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寓教于樂,鞏固興趣。
美國教育學家朱莉亞.多布森說:“游戲是在課堂常規(guī)操練中間稍稍休息而又使這放松活動保持在語言學習的框子里面的極好方式”。我經(jīng)常讓學習不好的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鞏固所學的外語知識,如讓他們猜我喜歡的數(shù)字或顏色;開展單詞記憶和游戲:“找同類單詞”等?;蛘呶野延⒄Z對話中的人物換成學生的姓名,這樣,教與學就可以在一種更為自然的環(huán)境中進行了。課堂游戲既有趣,又緊張,既能控制全班學生注意力,又能使差生在玩玩,猜猜中鞏固知識,發(fā)展能力。
三、愛心與耐心是差生轉換的又一個前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差生在心理上長期受冷落和歧視,使他們對別人有一定的戒備心里,有對立情緒和對抗態(tài)度。要轉化這種態(tài)度,老師應懷著深厚的愛親近他們,使他置身于充滿愛的教育氛圍中,真誠的愛會成為打開差生心靈的鑰匙。首先要尊重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不要戴“有色眼鏡”去找他的缺點,而要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發(fā)現(xiàn)和挖掘他的優(yōu)點,哪怕是微弱的一點光,也要悉心支持,讓他發(fā)揚光大。當自己的努力使差生取得進步時,不能自我陶醉;當差生歲月依舊、舊病復發(fā)時,不能灰心喪氣。注意反復抓和抓反復。
四、適時讓差生不斷嘗試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
心理學認為,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更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和熱情。大量的事實證明,自信是學習好英語的關鍵。為了使差生提高自信心,我在英語教學中特別注意讓每一個差生嘗試成功的快樂。我常會在差生作業(yè)本上批示諸如“有進步,繼續(xù)努力,貴在堅持,有志者事竟成,再加一把勁……”等鼓勵性的話語。正是通過讓差生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體驗了無數(shù)小的成功,奠定了他們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深感興趣與成功是緊密相連的,興趣的基石是用“成功”壘就的,興趣的進一步升華與提高,也是借助“成功”實現(xiàn)的。我主要從兩個方面幫助差生建立自信:
1、從人生價值觀的角度鼓勵差生建立自信。
首先要讓學生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每個個體身上都有許多別人希望得到的東西。張海迪是臥病在床的殘疾人,卻和其他正常人一樣學好了英語,她憑的是信心和毅力。許多原來英語成績差的同學,也是以他們堅強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取得了優(yōu)秀成績??梢酝ㄟ^的事實,引導成績不好學生努力學習,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的信心。
2、從人類潛能的角度幫助差生建立自信。
蘇聯(lián)學者對人的潛在能力有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正常人如果發(fā)揮了自身潛藏能力的一半,那么他將掌握40多種外語,學完幾十門大學課程,可以將疊起來幾尺厚的百科全書背得滾瓜爛熟……這個比喻說明了每個人都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既然每個人都巨大的潛能,那差生為什么不相信自己也能取得好的成績呢?當人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活動時,他就會產(chǎn)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會去進行那一項活動。例如,差生不僅知道注意聽課可以帶來理想的成績,而且還感到自己有能力聽懂教師所講的內容時,才會認真聽課。人教學實踐表明,自我效能感、自信與成功是互相依賴的。一個在學習的歷程中充滿失敗紀錄的學生,是很難有足夠自信的。成功記錄越多,成績越好,自信心就容易獲得,自我效能感就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做到多一點表揚鼓勵、少一點批評訓斥。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哪怕是很小的成功或很微小的進步,并及時提出,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歡樂。另一方面要針對農村學生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對他們提出有梯度的要求,使他們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目的。特別是要倍加小心地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綜上所述,有效的學習指導就是成功地使每一位學生迷上英語。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不斷更新、變換教學方法,要運用有趣的教學方式來“掩蓋” 枯燥的教學內容,使其陶醉于有趣的語言活動之中,使其在無意識中自然而然地學得外語,達到生活與教學的完美合一。
參考文獻:
[1]蒯超英.學習策略[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2]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M].外研社, 2004.
[3]劉潤清.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M].外研社, 2002.
[4]劉紹忠.中學英語課程理念與實施[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5]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6]谷生華等.初中生學習歸因、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關系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8.
[7]牛衛(wèi)華,張梅林.學困生和優(yōu)秀生解應用題策略的對比研究[J].心理科學,1998,(6).
Cohen,A.D.(1998),學習和運用第二語言的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