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玲 田文琴
【摘要】 目的 總結1例剖宮產后并雙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護理體會。 方法 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病情觀察、預防并發(fā)癥等各項護理措施。 結果 患者轉危為安,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出院后隨訪恢復良好,達治愈標準。結論 通過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剖宮產術后; 靜脈血栓; 護理
鶴壁第一人民醫(yī)院于2007年4月18日收治1例剖宮產術后合并雙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經全科醫(yī)護人員的積極治療與精心護理,患者轉危為安,恢復良好,現報告如下。
1 病例介紹
患者女性,28歲,以“雙下肢疼痛10余天加重伴腫脹1 d”為主訴入院。入院時體溫37℃,脈搏9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壓110/70 mm Hg?;颊?0余天前行剖宮產后感左下肢疼痛,未特殊處理,癥狀逐漸加重。7 d前雙側乳房腫脹、疼痛,伴頭痛、發(fā)熱,體溫最高達38℃,院外給予頭孢類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后,體溫逐漸下降,波動于37.2℃左右。1 d前雙下肢疼痛加重,中度腫脹,左下肢較右下肢為重,不能著地踏平,行走時癥狀加重,遂來我院,行雙下肢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示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血管閉塞,右下肢股總靜脈血栓?;颊呒韧小懊}管炎”病史,11 d前行剖宮產術,無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無肝炎,結核等傳染病病史,無外傷史。
經完善各項檢查,遵醫(yī)囑給予抗炎、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等對癥支持治療?;颊呷朐汉篌w溫波動于37.0℃~38.6℃,13 d后體溫降至正常,患者雙下肢疼痛、腫脹明顯緩解,15 d后能下床輕微活動,恢復正常哺乳,因經濟原因辦理出院手續(xù)。出院后2周、1個月至今定期隨訪,復查,患者達治愈標準,日常活動正常。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患者出現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反應,一方面擔心自己的腿不能治愈引起殘疾,或出現嚴重并發(fā)癥如肺栓塞威脅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擔心治療用藥影響哺乳,影響嬰兒健康。護士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鼓勵安慰患者,在醫(yī)生的指導配合下給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和藥物治療的相關知識,及時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消除患者顧慮,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2 肢體護理及活動指導 指導患者臥床1~2周,抬高患肢高于心臟水平,約離床面20~30 cm,膝關節(jié)宜安置于5°~10°的微屈曲位,床腳抬高30°,這樣有利于減輕疼痛及靜脈血液回流。早期禁忌按摩及熱敷患肢以免栓子脫落引起肺栓塞。2周后應穿有壓差或無壓差的長筒彈力襪,前者踝部壓力為2.19 KPa(18 mm Hg),股部壓力為0.80~1.06 KPa(6~8 mm H g),穿著時間為6周~3個月。開始要適量活動,隨病情好轉逐漸增加活動量,一個月后基本可恢復正常日?;顒?但要避免勞累及久坐久站。
2.3 飲食護理 應指導患者進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易消化軟食,補足水分,防脫水使血液濃縮。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引起血栓脫落。
2.4 病情觀察 應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及下肢疼痛、腫脹情況,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高度警惕肺栓塞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2.5 藥物不良反應觀察 本病治療主要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肝素鈣、華法林、腸溶阿司匹林等擴血管、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藥。應密切觀察患者有無黏膜下、皮下、穿刺針孔出血、口腔牙齦出血、鼻出血及陰道出血量,有無黑便及嘔吐物、痰液的色、量,早期發(fā)現藥物不良反應并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
2.6 實驗室指標檢測由于患者服用華法林、腸溶阿司匹林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藥長達6個月~1年,住院期間應在使用前、使用后第2天查血凝四項,以后隔3 d復查1次,使凝血酶原時間(PT值)保持在正常值1.5~2.5倍。根據PT值調整好藥物劑量后,每周復查血凝四項一次,以指導臨床用藥。
2.7 并發(fā)癥防治
2.7.1 預防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
2.7.2 防治急性乳腺炎 暫停哺乳時應指導產婦用吸乳器吸盡乳汁,避免受涼及乳汁淤積,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及有無乳房脹痛、發(fā)紅及硬塊。如合并乳腺炎應立即熱敷、促進乳汁排泄、抗炎等對癥處理。盡可能使用不影響哺乳藥物。
2.8 出院指導 包括生活指導及藥物指導;遵醫(yī)囑堅持服用華法林、腸溶阿司匹林等藥物,并指導患者掌握出血的自我檢測,定期(1個月、2個月、4個月、半年等)復查血凝四項。
3 體會
靜脈栓塞形成是靜脈的一種急性非化膿性炎性反應,并伴有繼發(fā)性血管腔內血栓形成的疾病。病變主要累及四肢淺表靜脈或四肢深靜脈。深部靜脈血栓形成主要是因為血流滯緩和血液高凝狀態(tài)所致[1]。本例患者有脈管炎既往史和近期剖宮產史,自訴剖宮產術后因身體虛弱及切口疼痛臥床時間較長,未及時進行活動。此前已有不少報道剖宮產術后并急性肺栓塞致死病例[2]。希望本研究能啟示護理人員更積極向產婦行剖宮產術后活動指導,讓產婦掌握術后活動的重要性,旨在減少產后并發(fā)癥,提高產婦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人民出版社,1998,13731375.
[2] 蘭香,黃美珍,陳育群.3例產后肺栓塞的臨床分析及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7,42(5):42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