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明衛(wèi)
[摘要] 語文的“綠色”來自于課外閱讀。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專家訪談法以及筆者多年教學經(jīng)驗對高職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綠色”閱讀教學進行論述,希望能促進高職語文教學效果的提高和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關(guān)鍵詞] 高職語文教學 綠色閱讀 構(gòu)想
要學好祖國的語言,掌握科學,第一件事就是要讀書。但我們的學生,特別是高職學生的讀書情況,尤其是課外閱讀情況不容樂觀;人們對語文課外閱讀存在偏見,他們認為,課外閱讀的效果是緩慢的,課外閱讀對語文成績的影響不大,課外閱讀可有可無,教師學校也不鼓勵學生課外閱讀,甚至阻撓學生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語文學科的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品格。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僅得以開拓視野,豐富知識,而且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修身正已,提高思想覺悟。
一、制定閱讀計劃,名著掛帥
開展課外閱讀,雖然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但是并非所有的書都適合學生讀??凑n外書,首要,要有目的、有選擇地閱讀,決不能想看什么書就看什么書,更不能看黃色書籍。因為青少年涉世不深,經(jīng)歷不廣,雖有求知欲,但缺乏識別和分析能力,容易中毒上當。如大部分學生對諸如小小說、故事類書籍、武俠小說、港臺流行小說、神話演義小一說等很有興趣,有些學生特別鐘情于言情刺激性極強的“地攤書籍”,有部分學生特愛看《少男少女》這一類有配圖的小冊子及恐怖小說,并且沉迷其中。這些學生固然喜歡看書,但他們大多數(shù)看書都是無計劃、無目的、無選擇,隨便一本什么書拿來就看,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磿鴷r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回圈吞棗,意在追尋故事情節(jié),對書中的一些好詞好句不作摘記,對其精華不咀嚼,看書的效果可想而知。
現(xiàn)行出版物多如牛毛,若沒有一個計劃,老師不加指導,由學生感覺,良莠不分,信手拈來就讀,不僅時間不允許,白白浪費時間精力,而且勢必走入誤區(qū),嚴重的會被一些書教壞。因此,要讀多少書,讀哪些書,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實際幫助學生制訂一個計劃,這是語文老師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就要求老師必須給學生列一個書目,給學生劃分一個明確的讀書范圍。2000年推行的語文教學大綱有一點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它給學生列出了“十大名著”和“二十大名著”的目錄,對中學生需要讀的名著做了比較明確的界定。
二、多快好省的快餐制
多年的閱讀經(jīng)驗使筆者明白,讀名著雖然有諸多的好處,但對剛剛接觸閱讀的學生來說,讀名著的效果是個長期的積累過程,而讀一些當代的一些優(yōu)美的時文,對學生來說既可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也可陶冶情操,平添學生的語言色彩。百種報刊進班級,美文雜志大量涌入,相當于營養(yǎng)豐富的快餐,既經(jīng)濟實惠,又不乏營養(yǎng),實在是一舉多得的妙策。
網(wǎng)絡信息的全球交流和共享,使人們可以不再受時空限制自由交往,隨意閱讀。具有實時性、交互性和廣域性的網(wǎng)絡閱讀時空,使閱讀者可以不受時間、地域和資格的限制進行隨意閱讀,而且網(wǎng)絡中的信息和知識本身又具有一種非排他性和共享的特征,傳播面越廣,使用的人越多,其價值就越大。在網(wǎng)絡上閱讀,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在網(wǎng)上發(fā)布對閱讀對象的閱讀感受,并且可能得到很多的回應,形成熱烈討論的氛圍。而在傳統(tǒng)閱讀環(huán)境下,如果讀完一本書或獲得某個重要信息,心中百感交集,而身邊卻沒有人可以分享,難免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但是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雖然和自己分享閱讀感受的人都從未謀面,但是在虛擬的空間里和陌生人交流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也是抒發(fā)感情的一種方式,而且也能通過討論、爭辯互相學習,甚至碰撞出思想的精彩火花,激發(fā)出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
三、定期上閱讀指導課
課內(nèi)閱讀,有明確的閱讀目的,有老師的指導,學生有章可循;而課外閱讀范圍廣,如果缺乏指導,學生雖然有讀書的熱情,但無章可循,隨意性強,就很難收到好的效果。因此,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固然重要,而教師有計劃的課外閱讀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廣闊的思維空間、更自由的表達氛圍,解放學生的頭腦,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潛能,讓學生能夠自主地解讀文本,大膽地發(fā)表見解,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質(zhì)疑、巧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考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能力和品質(zhì)。在倡導學生自主閱讀的同時也應該重視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傳授、方法指津和點撥引導。為了避免放任自流,使課外閱讀活動扎實持久地開展下去,筆者定期安排了一些閱讀指導課。此后,結(jié)合學生的反映,我做了許多適時的指導,如讀書時要作筆記,讀書要養(yǎng)成好習慣,這些習慣對學生今后工作學習大有裨益。課外閱讀的開設,使學生感受他們的讀書活動隨時都在老師的關(guān)注下,因而讀得十分用心,熱愛讀書之風蔚然形成。
四、組織常規(guī)性讀書評比活動,促進相互交流,確保活動持久連續(xù)
如每學期一次讀書筆記評比。讀書筆記內(nèi)容形式不拘,可摘抄,可寫提要或讀后感,每周一篇,學生每學期不少于5000字。每年一此的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由于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得法,無形中促進了我校學生語文能力及成績的提高,尤其是筆者所帶的班變化特別大,進步也很快。為了檢閱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使課外閱讀持久地進行下去,教師應定期并有針對性的舉行課外閱讀交流活動,具體分為以下幾步:(1)精心選文,為交流作準各;(2)分組評析,為交流奠基礎(chǔ);(3)全班交流,互有所得;(4)總結(jié)評機交流活動更一扛臺階。閱讀交流活動可以有多種類型,如“讀書報告會”、“作品理解專題辯論”、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演講會”、新知識、新信息交流會”、“知識競賽”、“介紹新書”、“讀書筆一記傳閱、評議”,等等。通過讀書交流,不僅使學生閱讀的興趣大增,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讀書才華。
五、結(jié)語
書,是我們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的記錄。書里的世界很精彩,每一本書都是一扇窗戶,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戶,讀書,使人通過這一扇扇窗戶,看見外面世界的精彩。人在世界上生活,每個人只有不斷地了解世界,才能不斷地去適應這世界。進而去改造世界,才能更好地生存、發(fā)展。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是在不斷地讀書學習著的,教學生“會閱讀”僅僅靠課本遠遠不行,必須通達大量的課外閱讀去實踐。讓我們把綠色帶進課堂,教給學生一把鑰匙,讓他們自己解放自己,讓他們在課外閱讀的實踐活動中更好地發(fā)展自己,因為這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使命!
參考文獻:
[1]白金紅.指導閱讀教學中的讀書方法[J].小學語文教學,1997,(06).
[2]高太仙.指導閱讀方法培養(yǎng)語文能力[J].山西教育,1998,(Z1).
[3]張云華.指導閱讀不可缺圍繞教材是根本[J].中學數(shù)學教學參考,2001,(11).
[4]余敬忠.培養(yǎng)良好習慣指導閱讀方法[J].云南教育,2001,(16) .
[5]李治杰.網(wǎng)上指導閱讀的研究與實施[J].新課程(教師),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