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石生
在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社會,真正的教育應該與時俱進,應該能促進學生全面、自主、有個性地發(fā)展。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改主要在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及課程管理六大方面有所改變。相對于傳統(tǒng)的注重知識傳授,新課改強調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為了達到新課改對于生物教學的要求,筆者在教學中除了強調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之外,更注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幫助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生物是一門自然科學,教材中具有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素材,如組成細胞的分子、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和差異性、遺傳的物質基礎等內容中蘊含著物質性的觀點,新陳代謝的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激素間的相互作用、遺傳與變異等內容中蘊含著對立統(tǒng)一、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等等。
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教育,結合教學內容,通過有機滲透,使學生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tǒng)一的觀點。教師要讓學生形成生物進化觀點和生態(tài)學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提高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問題和認識問題的能力。
二、引導學生關心、分析生物資源和環(huán)境狀況,增強環(huán)保意識
環(huán)境問題是當前國際社會所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之一,環(huán)境問題已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所重視的問題。環(huán)保意識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也是當今人類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在教學中時時滲透環(huán)保教育,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筆者還利用多媒體技術,為生物課堂創(chuàng)設一個具有豐富美感、生
動形象、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和過程的感受與理解能力。
三、關注科學發(fā)現(xiàn)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如在講授《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時,筆者運用多媒體課件形象地給學生介紹了普利斯特利、薩克斯、恩格爾曼、魯賓、卡門等科學家的經典實驗(如下圖)。在講述過程中,筆者讓學生大膽質疑,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比如在講到魯賓、卡門實驗時,就有學生問同位素是如何標記的?原理是什么?還有的學生問,氧除了有16O和18O兩種同位素,還有其它同位素嗎?一節(jié)課就這樣在一問一答中過去了一大半。在即將結束的時候,筆者問:“如果讓你驗證光合作用,你會用什么實驗方法,如何實施?”并布置學生回家設計探究“臭海棠”光合作用是否放氧、驗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等可行性實驗方案。
四、聯(lián)系生產實際,參與實踐活動,使學生正確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的關系
如在講授《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時,筆者讓學生分析案例:①農民種芝麻時,到開花前后要進行“打頂”(去除頂芽),這有什么生物學依據?②培育無籽蕃茄的生物學原理是什么?又如在學習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這一章后,筆者給學生出了一個特別的題目:你保護環(huán)境的方式是什么?筆者把學生分成幾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展現(xiàn)保護環(huán)境的方式。兩周過后,成果頗豐,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并總結方案。有的小組采用報告的形式,有的小組采用板報的形式,有的小組采用論文的形式,有的小組則采用調查和實際行動的方式來保護環(huán)境。
五、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如在講授《細胞的癌變》時,筆者通過介紹人類的癌癥知識,不僅讓學生明確了癌癥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而且使學生對癌癥的病因及防癌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認識到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防癌的關系。又如在學習《免疫調節(jié)》一節(jié)時,筆者給學生介紹了艾滋病的病因、危害性、傳染性及傳播途徑,不僅傳授了知識,而且教育了學生要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六、結語
在生物科學和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需求,新的生物課程改革要求有新的生物教學方法。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為了實現(xiàn)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的教學目標,生物教師不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且要使教學更貼近生產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求實、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更要指導學生將學到的生物知識運用到生活和生產實際當中,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喬文秀.淺談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09,(3).
[2]林少巖,任延麗.在生物教學中實現(xiàn)情感價值目標的幾種策略.考試周刊,2008,(43).
[3]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2007.
[4]國家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生物,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