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語文教師看來,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所承擔的教學任務不同,關系似乎不大,兩者之間很難找到契合點。其實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只是我們很少有語文教師能有意識地把兩者有機地聯系起來,殊不知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寫作是閱讀的鞏固和發(fā)展,又是語文能力最好的體現。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正確處理好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關系,努力尋找作文訓練的突破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在學習古典詩詞時進行擴寫
我國是詩歌的國度。古典詩詞精美凝練,往往意近旨遠。因此,我們在學習古典詩詞時可以進行擴寫訓練。這樣既能加深對詩詞的了解,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擴寫跟“擴句”是一樣的道理,就是把古典詩詞通過合理想象加以補充,進行具體的描述,使之得以擴充,變得具體生動。古典詩詞擴寫的基本要求:①擴寫時不能改變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一般只把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行動、語言、心理活動和環(huán)境描寫加以具體描述。②想象必須緊扣原文中心,憑借古典詩詞的主要內容,想象符合原文的事情和適合人物的身份,不能憑空臆想。③擴充的內容一般是和中心有密切關系的部分,不要把每段話、每句話都進行盲目地擴充。擴寫后的文章仍要上下連貫,前后呼應??梢?經常進行擴寫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展開合理的想象,不斷進行再造想象。例如筆者在講《琵琶行》時,就要求學生對第二段有關音樂場景的描寫進行擴寫。當然,不光是學習古典詩詞時可以進行擴寫,現代詩詞也一樣可以實踐,一些簡短的散文等等都可以作為擴寫訓練的素材。
二、在閱讀意猶未盡時進行續(xù)寫
目前,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美”的人文思想,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的呼喚,也是對語文教改浪潮的呼喚?,F今的語文教學,更加注重一種人文主義精神。從教材所選課文上看,許多文章都堪稱美文,通過學習不僅訓練學生分析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發(fā)展其個性,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最終實現人格的完善與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學習這些文章,往往給學生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梢娢覀冎挥屑訌娎m(xù)寫訓練,才能更好地去欣賞課文。續(xù)寫就是順著文章的內容結尾的意思,通過合理想象,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補充給原文一個新的結尾。續(xù)寫作文的基本要求:續(xù)寫的作文中心要與原文中心保持一致和連貫;續(xù)寫內容的想象要合理,要符合原文人物的精神品質、環(huán)境的特點;一般地說,續(xù)寫的開頭要順著原文的結尾意思來寫。例如筆者在講《項鏈》時,就要求學生續(xù)寫“在瑪蒂爾德得知項鏈是假的時候……”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主旨的把握,而且使學生的認識又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三、在學習名篇佳作后進行縮寫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蔽覀兊恼Z文課本包羅萬象,或抒發(fā)真摯的情感,或表達真切的感受;或描寫壯麗的山河,或描繪可愛的生靈;或上下五千年,或縱橫幾萬里……這些優(yōu)秀的、富有生命力的篇章,語言精美細膩、形象傳神,具備了規(guī)范性與典范性,但是這些優(yōu)美的文章篇幅往往都比較長。因此,我們可以對學生進行概括提煉能力的培養(yǎng),這時不妨練習練習縮寫,縮寫跟“縮句”的道理一樣,縮寫作文,就是把一篇比較復雜、文字較多的文章,根據要求縮寫成一篇短文。縮寫作文的基本要求:一是縮寫時不要改變原文的中心與內容,不改變文體,保持原文結構,把篇幅較長的文章縮減成一篇短文。二是縮寫的語言可以充分利用原文的語句,要保持前后連貫,千萬不可支離破碎。為此,在縮寫前必須認真閱讀原文,掌握原文中心,再逐段理解文意,編列出段落提綱,最后按文章中心、作文要求進行縮寫??s寫訓練比較適合一些篇幅較長的小說、戲劇,甚至是一些比較復雜的散文等等。
四、在體悟文章主旨后進行改寫
古語云:“不觀千劍無以識器,不操百曲無以知音?!逼綍r的閱讀教學,就要注重字、詞、句、篇的積累,注重美文、時文的積累,注重生活觀察的積累,注重寫作練筆的積累等等。通過積累,學生具備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使寫作成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因此,我們在學習了大量的課文,體悟了文章主旨之后,就要善于活學活用,這時,改寫訓練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案膶憽本褪遣桓淖冊闹行?只是改用與原文不同的表現形式,將其內容寫出來。我們常用的有兩種改寫方法:一是改變人稱,即把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或把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二是改變文體,譬如將詩歌改為記敘文。改寫作文的基本要求:一定不能改變原文中心。由于改變了人稱或文體,具體的寫法也會相應地發(fā)生變化。比如第一人稱可以直接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我”看不見,聽不到或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就不好改寫;如改用第三人稱,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寫人、記事、描寫環(huán)境,卻不能像第一人稱那樣直接抒發(fā)感情;又比如詩歌語言簡練,跳躍性大,意思含蓄,表達比較深刻,如果將詩歌改為記敘文,就可以用敘述、描寫的方法把內容具體化。通過這樣的訓練,我們可以使學生掌握不同形式的文章。正如美學家朱光潛在《選擇與安排》中所說:“變遷了形式,就變遷了內容?!?/p>
當然,在閱讀教學中植入作文訓練的方法遠不止這些,還有待于語文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加以補充。
(錢燦群 江蘇省靖江職業(yè)高級中學214501)